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孩子六岁前,一定要让他知道什么是“不”!

2018-10-10 00:21:23 松果小编
今天,谭谭认真聆听了被称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教授的课程,受益匪浅。 结合里面的一些要点,以及自己的思考,梳理出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家长。    先从一个真实案例开始。为了敲诈钱财,有四个未成年的孩子绑架并杀害了他们的同学。这四个孩子都是未成年,其中三个辍学,一个在读。在随后走访他们家长的过程中,家长们看见被害孩子的照片后,都痛哭不已,但同时也感觉困惑与懊恼。 而在了解到几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之后,其他家长们也都陷入了迷惑:在一般情况下,常说孩子的问题,一般都出在问题家庭里,比如单亲,比如父母长期不和等。但这起案件里的孩子,都是父母双全,而且家庭和睦,每个孩子的家庭经济也都没什么问题。可是他们为什么不读书,还走上了犯罪道路呢? 而警察们在详细调查后发现,这些犯罪孩子的父母都说到一个共同的问题:他们也想管孩子,可就是管不了,孩子不听你的。也就是说,这几个孩子都非常任性。他们平日几乎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接受约束,不认同纪律与管制。因为是未成年,几个孩子被宣布判刑15年。让舆论哗然的是,当宣判结束后,几个孩子竟然一脸得意,说:“我们就知道未成年人是不会判死刑的,他们杀不了我们!” 其实,导致孩子们走到这一步的就是两个字:任性!而导致他们形成任性性格的也是两个字:放任!而放任的主角,就是他们的父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与其说是这几个孩子酿造了这场悲剧,不如说是他们父母软弱的管教导致了这场悲剧。因为他们在从小和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社会行为模式:我想读书就读书,想上网就上网。父母不听我的,要么跳楼,要么离家出走,总之要父母屈服顺应自己。而不少父母因为可悲而盲目的爱还真屈服了它们,这种演绎的结果,就是形成了自己想干嘛就干嘛的行为模式,甚至是想杀人就杀人。       从个体发展心理学来讲,我们都要经历婴幼儿、童年、青少年、中年、老年时期。三岁之前,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三岁之后,孩子已经学会了沟通,也开始进入性格形成期,七岁左右进入习惯养成期,十二岁之后性格与习惯也都基本成形了。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也是一个道理,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三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七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也正因此,我们经常看到三岁左右的孩子经常大哭大闹,抱大人的腿或者在地上打滚儿要一个玩具要吃的等等。因为他们这个时期只对吃和玩具感兴趣。家长不买,孩子就会赌气,就会闹,直到他的愿望得到实现——这就是任性的雏形。这时很多家长都会满足孩子的要求,因为总觉得“孩子还小嘛,没关系”。如果你也在这样做,请立即停止,因为一味顺从只会让孩子觉得耍横是解决需求的不错手段,这也将成为他今后的常用手段。 而事实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孩子抱起来离开公共场所,如商场、小区、客厅,把他带到一个相对隐私、安全与温馨的地方,比如卧室。这个过程不要太多人参与,因为孩子的情感依恋是一对一,因此早期管教也要尽量做到一对一。因为接下来你要做的,是既不伤害孩子自尊,同时也让他感觉你是负责任可以依赖的。     当把孩子带到一边时,我们要做到“四不要”:不要骂,不要打,不要哄,不要走开。 有的家长性格暴躁,说不定骂骂咧咧而且手脚并用了,这是一种糟糕的教育方式,用糟糕的方式去矫正一种糟糕行为,那只会得到一种糟糕的结果——孩子可能不会再那么任性,但也将由此变得怯懦。孩子并不会真的认同你,他只会对你感到恐惧,并由此留下畏缩的心理阴影。三不要哄,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消停,就给孩子许愿让他安静,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妥协,并不能达到矫正的目的。四不要走开,你把孩子关在房子里面,自己走开,这就像关禁闭一样,这是一种惩罚,同样会给孩子留下恐惧阴影。 那我们怎么做呢?我们要做的就是拿一张凳子坐着,不说话,笑眯眯的看着他。你的孩子哭一会儿会,一定会睁一只小眼睛看一下你。这时候你可以说:“你哭累了吗?没哭累,可以继续哭。”孩子又会哇哇大哭。有些孩子甚至还会磕自己的头,甩自己的手。这时你一定要狠心忍住,这时也是双方交锋的一个重要节点。你需要做的就是,只要不会有真正的伤害就不要管,但可以回应他说:“哎呀,疼不疼?这可是你自己磕的。如果不疼的话你也可以继续哭。” (孩子都是很聪明的,他的目的就是想用这种自残方式,让父母服软、妥协。在他此刻的潜意识里,就是父母应该无条件的爱我满足我,如果不顺应我,我就用爱来惩罚你。有些父母没能把好这个关,孩子就会觉得他所坚持的是理所当然。因此有不少孩子长大了,就会动不动用自残跳楼等方式来处理问题,最终酿成巨大的家庭悲剧。) 好,我们继续回到矫正孩子的现场。到当孩子看到你仍不妥协,他还是会继续哭的,直到哭累了才会停止。孩子消停了,这是轮到你来表现了。这是你应该起身走出屋子(孩子会感觉意外,他的注意力其实一直都在你的身上,他不明白你怎么就出去了呢?)然后你再返回,拿一根热毛巾给他擦一擦脸。让他明白到你在一直陪着她,关心着他,爱着他。 孩子哭结束了,他也很累,就让他休息会儿,再坐下给他说,孩子你伤心妈妈能理解。你为什么哭就是想要那个玩具?可是那个玩具你家里有很多啊,而且都跟它差不多。那你下一次能不能不哭闹?跟妈妈先讲一讲,你为什么要这个玩具呢?它跟其它有什么不一样的吗?你要说出你的理由,如果你能说服妈妈,那说不定下次我会给你买。你要学会沟通,而不是以哭的方式表达。如果孩子确实喜欢那个玩具,而且理由很充分,你可以用延迟满足的方式给他实现一次。为什么要延迟满足呢?因为必须对这次哭闹行为一个惩罚,惩罚的方式就是“延迟”。这样既然满足了孩子的合理需求,还交会了孩子用沟通的方式处理问题。    相反,如果孩子的理由不充分,或者完全出于胡闹,这个时候他也会朦胧明白自己真的错了。然后你再告诉他你为什么不给他想要的东西。而且提出非分要求时,即使无理取闹也是没有用的。此时的孩子,依偎在你的身边或者怀里,也就渐渐明白“有些东西是可以有,有些东西是不可以有,任性不对也是没有用的”这个道理。同时,你也可以给予他一个“合理满足”的机会。也就是他可以提出一个合理的需求,你给予他“延迟满足”。延迟的原因同样,“给这次哭闹行为一个惩罚”。   延迟满足,就是孩子很喜欢一样东西,当时不要实现,要过段时间给他实现或调整。比如说巧克力三天给他一个,也可以跟孩子说你这次不吃这个巧克力,三天过后我可以给你两个,这样教会孩子学会了忍耐,等待、克制。现在很多家庭在餐桌上就可以看到孩子的行为,好吃的放在自己旁边。只管自己,吃饱嘴一抹就下桌了。孰不知吃饭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性格。家是一个整体,饭桌是家的核心,家的象征。大人不吃,小孩也不能吃,你饿,爸妈上班也会饿。家里要长幼有序,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最后是我。懂得自己的角色,自己的位置孩子也才会有自己的安全感和界限感。分享食物,考虑别人。家庭很小的行为,同样也是孩子生命中很重要的思维方式。    即使今天,我们也不时看到很多青少年悲剧事情出现。比如考试没考好就跳楼,跟父母吵几句架就要喝药,恋爱失败也要自杀,遇到挫折一蹶不振。帮助已经出现问题的孩子,是一个重要课题。但如果你的孩子还在幼童期,就一定要提前进行性格矫正锻炼。让他学会以沟通方式面对问题,能够理性面对挫折。在让孩子告别“娇气”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坚韧。比如我们家长,应该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陪着孩子运动锻炼。当孩子刚开始长跑的时候,他的感觉气憋不过来,心跳加快,很难受,感觉快要快死了。这时候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坚持,忍受痛苦。只有经历的磨难痛苦越多,他的抗压能力才会更强。他只有变坚韧了,脊梁才能承受今后更多的生命之重。   所以说孩子六岁之前是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对他说不。不要以为孩子小,听话,就不给他规矩。到了十二岁以后才去管,就已经错过最黄金的培育期了。最辛苦的当然是我们家长,可只要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我们辛苦一点又算什么呢。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