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鲁白教授谈教育,我们究竟教育孩子什么

2018-10-06 16:12:06 松果小编
清华大学教授鲁白认为中国教育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对此我深表赞同。今天我们继续分享他的演讲,我们到底教育孩子什么? 鲁白教授说几年前他和儿子参加普林斯顿大学的开学典礼,校长Shirley Tighman(雪莉·蒂尔曼)做完演讲后,很多中国家长把她围住,问道:“普林斯顿将如何保证孩子们在读完大学之后有好的出路, 进入一流的法学院、商学院和医学院 。”中国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毕业后进名企,赚大钱。 校长Tighman(蒂尔曼)说:“你们不应该在孩子刚进学校门就想着出去的事。找什么工作不是目的, 做有趣的事, 过有意义的生活才是。” “进入普林斯顿,无疑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这可能是你们孩子人生中最欢快最浪漫的时光。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他有最优秀的同学,最棒的老师,一流的课程;他有丰富的课外活动,还有这么美的环境。 他要思考的问题不是四年以后去投行,还是去律所,而是他今天怎么利用普林斯顿给他提供的资源,去发展、发掘自己,知道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擅长的是什么,如何才能在将来做出最有意义的贡献。” 她还说,他要是确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普林斯顿对他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 校长的话发人深省,让我们不禁思考大学究竟教什么?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按照蒂尔曼校长的说法,首先大学要发掘学生兴趣,点燃他对某个科目或者领域的激情;其次大学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找到长项和短板;最后大学才是发展技能,开发潜能。所以,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成为自己”。 蒂尔曼校长讲过一个有趣的案例:普林斯顿曾经有一位学生,叫詹姆斯·麦迪逊,后来当了美国第四任总统。他在普林斯顿的学习期间,学了拉丁文、希腊文、哲学、自然科学、地理学、数学和修辞学,成为了一个辩论和写作方面特别强的好学生,他毕业了以后,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他跟校长申请留下来再读一年,于是他又学了一年希伯来语和政治哲学。这可能是美国最早的研究生了。可是学完以后,他还是不知道要做什么,于是他就出去旅行,还曾住在父母家里。 最终,他发现他的激情就在于参与爱国行动,发挥他写作和辩论方面的才能,成为一个领导者,致力于建立一个自由独立的国家。后来他真的成为了整个美国的领导者。这就是一个学生通过在大学的学习,最终发现自我的故事。  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蒂尔曼校长、我很认同鲁白教授观点,而且我认为不只是大学教育,孩子一生的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发现自己并成为他自己,这种教育应该贯穿孩子的一生,而不是等到大学才去做的功课。 从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仔细观察孩子的喜好,努力了解孩子的长项和短板,引导孩子做他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并把它培养成为一技之长,以便在成年后可以以此为生,自立于社会。 孩子做着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同时可以自给自足,为社会创造价值,这无疑是幸福快乐的人生。放眼周围有几个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又可以养活自己的? 但是我们很多家长却像围着蒂尔曼校长追问的家长一样,只希望孩子去大公司,赚大钱。一个热爱文学的孩子如果去IT公司做技术,每天跟枯燥的代码打交道;一个喜欢体育的孩子每天坐在格子间里管理几百人,应付让人头疼的人际关系,即便年薪百万又有何乐趣呢?不过是每天痛苦的应付工作罢了,即便可以应付的来,这样的人生何其痛苦? 所以,为了孩子的一生幸福,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了解我们的孩子,了解他的个性喜好、先天优势智能,帮他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让他成为他自己,活出他自己的精彩人生。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