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作素材来自于收听【吗吗答】APP中的公开电台而写,标题为《觉得自己有讨好型人格,怕别人不喜欢我》,2018年8月4 日,部分内容基于该电台内容进行展开写作。
电台一开始,倾诉者先是说有的时候,明明觉得是别人的错,但是一旦别人对自己不满,她就会很害怕,而且不敢怼回去。倾诉者(为了方便就暂时称呼这名倾诉者为小A,在这里对这名倾诉者说声抱歉)也说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会直接怼回去,但是对于她来说,哪怕明明知道是对方做错了也不敢怼回去。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就像就算别人踢了你一脚,你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想是我做错了什么他才会踢我一脚,他对我不满,我很害怕。
关于为什么总是把错误归结于自己这个问题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已经有写过,所以我们今天就主要来聊一聊遇到冲突,为什么不敢怼回去。
一、家庭关系的投射
倾诉者在一开始谈自己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提到她认为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从小父母就教育她——别人伤害你,那是别人的问题,但是你不能怼回去,你要是怼回去了就是你自己的问题。
事实上任何一段关系,都是两个人的事,不是说只要一方保持善良,而不管另一方是否愿意接受善良,这个关系都能很好地维持下去。
你可以攻击我,你是不道德的,面对这种情况一般人的想法都是觉得你不道德,那我也没有必要对你道德,但是放在小A的家庭当中呢,就变成了你可以不道德,但是如果我攻击你,我就是不道德的。这种情形,像极了传统式的中国家庭,即父母可以伤害孩子,但是只是他们的权利,或者说被(曲解为)一种爱的行为,但是孩子是不能反击的。为什么?因为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道德中,孩子对父母表达不满或者攻击,在道德上非常不正确的一件事情。
所以可以看出来,小A的父母是把自己在童年中的关系复制了,并且投射到自己和自己的子女的关系当中。小A的爷爷奶奶不一定是很霸道或者很无理的人,但是小A父母对自己的父母一定是极少表达不满并且他们的父母在他们心里是处于一种权威型的形象。
二、追求完美的道德感
从这句话当中可以感受到的一个强烈的信息就是道德感,而且是对自身的道德感的完美的束缚和要求。
这其实是在追求自己道德上的优越感和完美的道德感。是把自己至于或者要求自己置于一个圣人的地位,要求自己达到绝对的道德上的完美,不能容忍一点瑕疵。
我不知道小A自己或者小A的家庭是不是完美主义,可能是可能不是,但是小A在其他地方一定有类似的完美主义的倾向和要求。
追求完美,它是一种由自卑驱动的,看似自卑实则是自恋的行为。
精神分析当中经常提到一个术语:全能自恋。
那么我为什么说完美主义的背后是自恋而且是全能自恋呢?或许有些读者会觉得我凭什么这么说呢,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完美主义者的核心信念就是:我要事事做到完美(或者在某一件事情上要做到完美),若是有一件事没做好或者某一件的某个方面没做好,他们就会极度焦虑,也就是说他们要求自己做到完美,不能接受一点点的瑕疵,而这种对自己极其苛刻的要求背后,隐藏着的是自己对自己无所不能的幻想。所以我们说是全能自恋。而全能自恋就会导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会过于夸大自己的能量,比如攻击他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会有一个远超于客观事实的评估。
三、父母没有作为一个很好的容器
其实很多人不敢怼回去,也有一个害怕的成分。害怕怼回去关系就会破裂,害怕怼回去之后别人对自己心里的种种负面的评价,也害怕怼回去之后对方会怼回来,所以有时候为了平复自己的恐惧就选择了忍受,回避冲突。
当然,我们先谈最后一点的恐惧。其实害怕别人反击、报复的恐惧是很正常的。(这里用专业术语解释就是克莱因提到的被迫害妄想,但是因为受众多是没有心理学知识的,所以就不谈这么深入)就像走在大街上,碰到一个陌生人,你扇他一巴掌会不会害怕他反击?肯定会啊。你打别人一巴掌别人不得还回来?适当的忍耐是一种生存的必须技巧。但是那些过于忍气吞声的人,往往是夸大了对方反击的程度,甚至这个程度可能被他们夸大为毁灭性的;同时他们也夸大了自己的攻击性,他们想象中对别人造成的伤害比实际上大了很多。
一个不能很好的容纳子女攻击性的父母,势必会导致孩子会夸大自己的攻击性。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举个例子:比如当子女向父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需求,诸如不喜欢他们安排他做的事情或者对父母表达不满,父母会非常受伤,而这种受伤呢,可能通过愤怒、暴怒或者悲伤、哭泣的方式表达出来。
就比如说一个孩子和父母说我不喜欢你总让我上补习班,父母的反应是当即暴怒,叫你上就给我上,少唧唧歪歪的。其实父母的愤怒背后呢,是对于自己权威受到质疑,感觉到自恋受损,由此产生的愤怒。或者是觉得自己的控制欲被破坏了,孩子脱离了自己的控制,让他产生了无力感,而他则用愤怒来防御他的无力感。
而事实上孩子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正当需求和想法,但是父母好像很受伤或者很愤怒,所以他就会觉得,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也是一种攻击。
而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来源于父母内心的脆弱。
就像是对于一个皮肤非常脆弱的人,你只是轻轻地戳他一下,他就受伤流血,久而久之你就觉得好像一个简单的,戳一戳的动作,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伤害,会让你愧疚或者是害怕。
四、低自尊
低自尊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就是忽略自己的感受,而过分注重他人的感受。
我们再回到小A父母说的话:别人可以伤害你,但是出于道德感,你不能伤害别人。
这里面有一个部分被忽略掉了,那就是当别人伤害你的时候,你自己的感觉,包括在小A的叙述当中,也几乎没有提到别人伤害她时她自己的感受,可以看出,她更多的是注重别人的感受。
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觉得愤怒是不好的,所以她较少地去表达自己的愤怒。
所以,当别人怼你的时候,你究竟要不要怼回去?我的建议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觉上,并且尊重自己的感觉。
同时也是因为低自尊所以会害怕别人讨厌自己,对自己不满。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把这篇文章和我之前写的那篇为什么总把错误归结于自己结合起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