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与咨询你更喜欢哪一个?
2018-07-02 11:32:18
松果小编
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朋友明明是想来咨询的,但是,当电话打过来,于是就开始跟老师聊起天来,一边想要急切的向老师咨询自己的问题,另一边却急着想让老师全身心都在跟自己发生链接,而不是自己与老师全身心发生链接,当老师真的跟她发生链接,真的在当下去倾听她的所有的感受与她的问题的时候,她那一刻是比较专注的,但是这个专注、这个精神的集中度在这个当下的片刻瞬间并不能够保持的很久。
原因因为她的那个惯常的防御模式、那个“聪明”的大脑要告诉给她,你不能一直在咨询下去,一直在咨询下去,那么这种互动方式就意味着她(他)必须要付费给这个老师,而如果想要不付费给老师,那么她的那个“聪明”的大脑就要想办法与老师进行周旋,用聊天的方式可以不用付费,因为聊天意味着老师也有收获,无论是大收获还是小收获,但前提是这种聊天的方式就给了自己不想付费的先决条件。给了自己“内心深处”不想付费的这个信念的合理化解释,好让自己的心有所安慰。
在这种信念的主导下,她的大脑就会想出各种办法来与老师进行周旋,比如说把老师从咨询的位置上拉下来,给老师提提问题,让老师也谈谈自己,当老师真的开始谈自己的时候,她又开始迅速的把话题转移到她自己的身上,让老师不能畅所欲言,这种典型的头脑的操控,是一个深度的没有安全感的人的所作所为,但这种“头脑”耍的小技俩,一个没有觉察力或觉察力弱的人是无法发现的。
即便是老师想要顺着问题解答,但是对方也会想尽各种办法,用聊天的方式来明示或暗示的主导这种一问一答的咨询方式。
但无论用哪种方式,老师首先是负责任的,也最终会将答案给到对方,但对方却用这种聊天式咨询的方式,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又可不用付费,这就是对方那个聪明的大脑,想出的办法,实在是高明的绕过了自己的“心”。但最终在实修方面来讲,他还是最终败给了她的“头脑”。而再次忽略了自己的“心”。
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就要饱尝与他周旋的这份体验,反过来说,也可以说是老师自己要体验这份感受。那么这种互动的方式,就成为了双方彼此各自的一个功课,这个功课,端看双方谁先看到,谁先看到谁得解放?
这是一份难得的体验。同时在考验着双方的智慧,看看在各自的内心深处,究竟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一方想玩,而另一方就要陪伴,如果不想陪伴,那么当下就要决断,决断靠什么?靠超强的觉察力,一旦决断,任何问题便不会发生,任何因果也不会发产生。
在这里,杠杆必须是平衡的,如果双方都不清楚自己想要的什么,那么这个杠杆的一方就开始发生倾斜,当发生倾斜时,因果便开始。
在这个点上,也是我们很多朋友经常会经受挑战的时候,挑战的不是别人,挑战的是自己,而这份挑战其实就是个人心智上的超越与成长。
那么举例:作为看到此篇文章的你而言,你属于哪一方呢?你又希望自己做哪一方呢?
任何时候,在没有看到全局的时候,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一方,都认为对方是有问题的,但是,当你站在这个平衡点的上方时空中去看这件事的时候,你会看到事件的真相。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实修小案例,生活当中还有许许多多正在发生的人事物,他们都在考验着我们的智慧。那如何去处理这一件件的小事儿?就成为了我们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