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成瘾将被世卫组织正式列入精神疾病,美国青少年大脑权威给家长的建议(转载)
2018-06-19 11:18:56
松果小编
据环球网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年初决定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相关规定将自19日起生效,WHO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
台媒6月18日报道称,WHO在今年初宣布,该组织将在今年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加入“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并列为精神疾病。
WHO表示,游戏成瘾的症状包括:无法控制地打电玩(频率、强度、打电玩的长度都要纳入考量)、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
WHO称,相关行为要持续至少12个月才能确诊,但也表明,如果症状严重,确诊前的观察期也可缩短。
报道称,部分国家此前已承认游戏成瘾是重大的公共卫生议题,许多国家都有治疗游戏成瘾的戒瘾机构。
目前,网络成瘾像一场流行病一样,袭击这个中国;尤其是青少年,已经成为这个疾病的“发病”重灾区。以下是来自网络成瘾的相关实验和美国青少年大脑权威专家给家长的建议
1 “远离媒体24小时”的实验
2010年春,马里兰大学的200名学生参与了一项“远离媒体24小时”的实验。实验的要求是这样的:
在24小时内,禁止:上网、看报纸和杂志、看电视、使用手机和ipod、听音乐、看电影、上社交媒体、玩电子游戏等。完成实验后要写下自己的感受。
如果不小心破了戒,不要放弃,继续完成24小时的任务;如果没能撑到终点,请如实告诉你坚持了多久,什么导致了任务的失败,这项实验对你意味着什么。
孩子们是这样描述自己感受的:
英国学生:“空虚将我淹没”,“和外界断了联系”,“我已完全麻木”
中国学生:“目光呆滞,无所事事”,“我心里空空的,觉得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乌干达学生:“我觉得自己出了毛病”,“我一分钟一分钟计算时间,哪怕多忍一秒都办不到”,“我好孤独”
墨西哥学生:“我在焦虑中度过,脑子里出现各种奇怪的念头,从绑架到外星人入侵,什么都有”
美国学生:“我进入了抓狂模式”,“我觉得自己正在被虐待”
许多学生用描述药物成瘾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上网成瘾,戒网一会儿就像酒鬼手里的酒瓶被抢走一样。
有讽刺意味的是,各大网络媒体一边大声疾呼“救救孩子们”,一边却在实验报道旁提供很多链接或交互按钮,让你“关注”、“转发”、“上传照片和视频”,难怪孩子们一天不接触这些社交媒体就会抓狂。
这些在数码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的脑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2 “网络成瘾对大脑的影响
智能手机已经深深地潜入到我们的意识之中,三分之二的手机使用者报告说曾经出现过感觉手机振动的幻觉,研究者称为“幽灵振动综合症”。
青少年觉得自己必须通过数码设备或网络和外界保持联系的这种需要,既体现在行为上,也反应在生物化学层面。
每当电话铃声、提示音或音乐响起的时候,孩子们的头脑就会感到兴奋;他们查看新消息或新帖子时就好像打开礼物一样,多巴胺在大脑内释放,让人感到愉悦。
大量证据表明,网络成瘾和药物成瘾非常相似,吸毒会改变大脑左右半球的连接特征,其他使用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的重要脑区之间的连接特征也会改变,网络成瘾也具有类似的神经活动特征。
不同的是,网络成瘾和药物无关,是纯粹的心理过程。这是一个“心理胜于物质”的典型案例。
3 适度游戏健脑,网络成瘾伤身
在各种数码和网络活动中,电子游戏最让年轻人痴迷,也是花费最多时间的活动之一。
早在1958年,第一款具有真实互动功能的电子游戏“双人网球”在长岛的国家实验室无意中诞生,游戏者使用装有按钮和旋钮的控制器调整发球和击球的角度。
在那么早的年代里,等着玩这款游戏的人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2012年,科学家在中国对7名电子游戏成瘾者进行了一项研究,并将他们的脑扫描与未成瘾者比较,结果发现,成瘾者在风险偏好上的得分更高;他们的大脑额叶和其它脑区连接得不够好,但是和涉及尼古丁成瘾的脑区却紧密连接。
一般来说,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会在21岁之前玩大约10000小时的电子游戏。10000小时的投入,无论在什么领域,都可以让你成为专家了,至少足以帮你拿到一个学士学位!却被用在了游戏上。
那么,适度玩游戏对头脑有好处吗?这个问题有点复杂。
简言之,和任何形式的学习一样,适度游戏对头脑有益,适度游戏和游戏成瘾还是有区别的。
与阅读和其它形式的“平衡的”脑刺激相似,磨炼电子游戏技能有一些好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进行的研究显示,玩电子游戏和一些脑区的面积增大有关,特别是内嗅皮层、海马、枕叶和顶叶的增大。上述区域对工作记忆和视觉空间技能非常重要。
许多教育者已经开始使用模拟技术来教授各种技能,飞行学校让学员在模拟飞行器上练习飞行,护校用计算机模拟病人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并让学员练习如何处置。
这些消息对于教育者来说是好事。
但是,如果沉迷于游戏并且上了瘾,对其它事不闻不问,他们的头脑将遭受短期和长期的负面影响。
研究者发现,那些每周6天、每天10小时玩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他们大脑中负责语言、记忆、运动控制、情绪控制、目标设定以及冲动、不当行为抑制的灰质区域全都发生了变化。
4 怎么判断网络成瘾
怎么判断网络成瘾呢?以下就是相关的行为和心理指标:
1、用大多数业余时间上网和玩游戏。
2、上课睡觉。
3、不交作业。
4、成绩下滑。
5、隐瞒有关上网或玩游戏的事实。
6、脱离其他社会群体(如俱乐部和运动队)。
7、不上网或玩游戏就会变得焦躁。
8、患上腕管综合症(关节和手腕疼痛,因为过度使用键盘,手部反复运动引发)
9、失眠
10、废寝忘食
11、为了上网或玩游戏而不注意个人卫生。
12、头部、背部和颈部疼痛。
13、眼睛干涩、视觉模糊。
5 青少年真的擅长一心多用吗?
成瘾并非痴迷网络的唯一危害。每天玩一小时或更长时间电子游戏的青少年,他们表现出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比一般青少年更多。
大多数青少年认为自己精于一心多用,比如他们听着音乐写作业,并坚持说这样能让他们更高效。
为什么会这样呢?调查发现,在阅读报告时看电视,让学生感到更满足。也就是说,一心多用是为了更多的愉悦感,而并不是学习变得更高效。
实际上,学生的记忆在测试时如果受到干扰,他们的表现就会下降。一心多用不仅会干扰学习过程,而且会促进皮质醇和肾上腺素这样的应激激素的分泌。
这些激素如果长期处于高水平的话,可能会让人变得更加冲动或富有攻击性,丧失短期记忆,甚至患上心血管病。
也就是说,一心多用会不断消磨我们,让我们思维混乱,感到疲劳。
帮助青少年避免一心多用的最佳方法就是让他们列出各项活动的优先级,组织好时间。
你要鼓励孩子列清单,也许他对此十分抵触,但你要把话说清楚,在他们完成某些任务前不许看电视、玩电脑、吃点心,那么你的赢面会大一些。
当然,一些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戴耳机听音乐的确容易放松,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但你必须通过观察来判断,他们学习的效率是否真的有所提高。
6 最后写给家长的话
互联网的确可以开阔年轻人的眼界,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里接触大量的新鲜事物,就这一点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比他们的父辈幸福多了,但这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已经没法回到那个没有数码科技的时代,但我们至少可以每天从中抽离几小时,哪怕几分钟也好。
限制上网并不容易,但父母至少可以让孩子把电脑搬到能够经常实时监控的共享空间,用一些软件屏蔽一些不良网站,但是和孩子沟通的主要责任必须由你自己承担。
当他们做作业时,或是已经过了上床时间,你要熟悉他们在网上干什么,知道什么网站对他们诱惑最大。
最后,请不要以官兵捉强盗的心态来应对孩子们的上网行为,孩子们需要家长们的帮助,唯有这样,他们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拥有健康的社交生活,而不是沉溺于虚拟的数码世界。
以上部分内容精选于网络,感谢环球网、心理八八、弗朗西斯·詹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的主任)提供的内容和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