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会爱上家暴男——家庭轮回

2018-06-11 20:37:31 松果小编
我认识一个女人宁愿呆在每天家暴的环境,就是不离婚,老公三番四次打,拉着头发在地上拖,拳打脚踢,但是她就是要呆在那个环境里。她也会哭诉会抱怨,但就是不会离开(除此,闺蜜也和我说过她朋友也是每天被酗酒老公打的进了几次医院,离婚又复婚了,而且这些男人也相似,都是打的时候很凶狠,事后还说什么感恩老婆啊,或者下跪求情啊,类似不可思议的话,且他们背后还有一个不闻不问的公婆)。他们不离开也是因为这个环境很熟悉,虽然恶劣,但是熟悉,熟悉会带来安全感,而安全感是人的本能追求。 她小时候也是这样看着父亲打母亲长大了。她虽然意识告诉自己,这样不对,我要逃开这类人,不幸的是,潜意识情不自禁地选择了这样一个人,进行这样的生活,而且很难出来,尽管很难受,但是让做出改变,面对未知的生活,她更害怕,内心没有力量去承受未知的其他风险生活,就算现在再糟糕但是熟悉啊。而这一幕又被她孩子看见了,她孩子每天看着爸爸打妈妈会带来什么刺激呢?孩子得了眨眼症,最后也去看咨询师去了。因为医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医生能力有限的,凡是医生说功能没问题,去看咨询师可以找到答案。而我在想孩子用自己生病的方式来告诉父母,你们别吵了,来看看我吧,关心我吧,我都病了,他用自己的病来转移了父母的争吵,或者说保护了妈妈,所以孩子的病是承接了父母的暴力后躯体化反应。父母认为孩子有病要看病,真正需要看病的是父母,孩子只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反映的是夫妻关系。继续这样,孩子的成长环境直接影响进入青春期,因为大量的神经症是在这个时期爆发的,包括成年后进入恋爱关系。 我另一个朋友家,孩子得了抽动症,因为他家里是 和爷爷奶奶住一起,爸爸婉约细腻,妈妈粗犷直接,爸爸对妈妈不认可,爷爷奶奶又很护着孩子。孩子混乱了,不同人面前展现不同的自我,分裂。最后就抽动症了,咨询师建议,爷爷奶奶已经和他们分开住了。家庭里只能有一种声音,父母要统一教育方式。但是其实这个背后,我还能看到为什么爸爸就是要和爷爷奶奶住一起,也是有故事的,以及他很想离婚,他有一颗细腻的心,却冥冥中安排了一个粗暴的老婆,但他父母以“为了孩子好,不允许他离婚”,他痛苦不痛苦?他觉得老婆根本不懂自己。(插一句,其实父母离婚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真正伤害的是父母天天在孩子面前说彼此坏话,指责,抱怨,摔东西,离家出走。 如果说彼此和平分开,对孩子说,“父母不合适,但是我们都爱你”同时允许对方来定期看望孩子,还要在孩子面前说爸爸是爱你的,他是一个很好的爸爸,他会修理家具,会做饭等等。这样孩子性格就会积极阳光。)所以,他告诉我,他也抑郁了。每个家庭的故事说起来都有一本书,但是我最关心的还是孩子承担了什么。 如果你想你的孩子健康,就一定要营造一种健康的家庭关系,夫妻互敬互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让她感受爱人和被爱,心灵比较稳定。对孩子而言,你给她玻璃还是钻石,几百元衣服和100元没有多大区别,如果你能高质量陪伴抚摸微笑,充满爱意眼神,经常搂搂抱抱,鼓励她,安慰她,及时回应她,这对她而言就是很好的心理营养,如果有个满满的心里营养,她才能在以后的成长挫折中发展出抵抗的能力,才有能力快速在挫折中恢复。否则,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在恋爱中失恋就跳楼的女孩子。如果你去深入了解,也是家庭里没有温暖的,当这个男人作为唯一的支撑都抛弃了她,她才会那么孤立无援,一跳解千愁。 如果你孩子从小看的是家暴,长大,她很容易寻找到这样一个人,像父亲一样的,虽然她自己不情愿,但潜意识力量会让她遇到这样一个人,又轮回了家庭的模式,代际相传,“身体力行”地完成她对父母的认同。 如果从小家庭是冷漠的,家庭成员彼此隔离的,她以后也不会和爱人很亲密,她不会允许和爱人的关系超越原生家庭的浓度,否则内心有背叛内疚感。 如果她小时候,父亲总是不在家里,而母亲总是抹眼泪,诉说男人种种不好。那么成年后,她对男性极度不信任,也会遇到一个这样的老公,最后老公也变得不回家了。如果这个孩子是男孩子,他会用弱小的肩膀像母亲靠拢,男孩子小时候处于俄狄浦斯情结,会恋母。他看到了妈妈的眼泪和辛苦,心里默默发誓对妈妈好,于是妈妈也会吧对老公的感情投入儿子身上,这样母子的链接就很深,以后这个儿子长大娶老婆,会发现,老公经常很在意他妈妈的看法,而忽略自己,心里苦楚,母子分化不好,老婆是失落的,他们这时候又生了孩子,于是老婆的 这种苦楚又被她的孩子看见了。。。。 家庭轮回链条是生生不息的,每一代就像长江的水流到下一个出口都会带着黄沙,泥浆,而你结合的另一个人他又带着他的成长烙印,除非某一代开始觉醒,打破这种轮回机制,才会重生。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