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不下的出轨率:我们是怎么对婚姻丧失对婚姻的敬畏的?
2018-06-02 13:25:44
松果小编
从前结婚,亲人的祝福是“恭喜恭喜!”
后来结婚,祝福的声音多了“保重保重!”
《人物》曾经采访过中国性学第一人潘绥铭,问他这些年来,最让他感到意外的变化是什么?
潘绥铭说:“最意外的是中国的婚外恋。无论男女,比例都在上升。”
出轨这头房间里的大象,终于逼到我们面前。
十几年前,出轨还是一件需要盖着捂着的事情,如今已经变成了婚姻杀手,成为夫妻关系破裂再寻常不过的原因。
我们对待婚姻为什么越来越草率?
01
夫妻根本不想爱
钱钟书在《围城》里写道:“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
现在的男男女女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们越来越习惯物化商品化男女的关系,相亲的时候,我们听到的第一句介绍也无非是条件。
你有房我有车、你是公务员我是体制内、你有短婚史我离异无小孩...
条件与条件相亲...至于“我想遇到什么样的人”、“我爱不爱他”那都是次要的。
哪怕这是婚姻里最重要的组成因素。
潘绥铭说过,中国夫妻中,只有30%是真的相爱的,剩下70%根本不相爱。但是他们也照常过。
后来他们才会明白,结婚时的将就,向条件的妥协,最终都会证明:草率的开始,必然是痛苦的过程。
大家都不够爱,哪里来的动力修正自身呢?
太难了。
于是在激情退却后,两个人会疏于沟通,争吵不断,互相贬损。
过程太痛苦,爱太匮乏,婚姻又无法结束,许多人就会选择出轨。
02
婚姻是一场孤独的修行
2016年的秋天,上海街头有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名为“孤独沙发”。
现场是上百张双人沙发,穿着睡衣的女子,站在沙发上,她们象征着盼望老公回家的女人们,手举标语,像缺席的丈夫喊话:
“我做了一桌你爱吃的菜,只有我一个人吃。”
“你知道你多久没有吻我了吗?”
“你知不知道,我已经怀孕四周了?”
“如果不是为了孩子,这个家早就散了。”
...
这些呐喊的背后,都是浓重的化不开的孤独。
那老公们呢?
也孤独。
生活里有一个人以爱的名义,以责任的名义,把你修剪成面目全非的样子。
家庭和谐是首位,为了这一点,任何妨碍的性情和放飞的自我,都必须斩草除根。
你的任何行为,都必须照顾另一个人的感受,否则就是自私,就是不负责任。
不同的是,妻子感受到的是不被陪伴的寂寞。
老公们则是不被理解的孤独。
而我们又缺乏必要的沟通。
彼此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两个人没有亲密的往来,没有灵魂的交流,我们变成了“我”和“你”。
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世上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哪一件都藏着委屈。
这句话,也是众多孤独者出轨的原因之一。
03
没有能力离婚
前几天我在办公室咨询同事,是不是不管什么人,离婚都会涉及划分财产等等。
“婚姻不幸福?那就不幸福好了,如果离了,我一个人更难。”
“他出轨?只要他还要这个家,那就继续忍吧。我也没有别的选择。”
于是有能力离婚的,都在尝试离婚,或者是已经离了。
没有能力离婚的,就在这个泥沼里一直打着滚。
这样耗着的婚姻,当然是痛苦又压抑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两个人担心孩子从此家庭破碎,但又没能力给孩子更好的照顾,于是一直将就。
然后就会产生更多的矛盾,更多麻烦。
比如吵架、争执、一夜情、小三...
04
出轨成本低
在昨天的文章里,我们也说到了这个问题。
观念的开放、软件的便捷,都保证了你只要想约,都能找到一个对象。
大多数出轨的男人都会得到女性的原谅,从马伊琍到谢杏芳,这是赤裸裸的现实。
成本低,代价小,诱惑大,回报高,怎么看都是一桩性价比高的交易。
于是一个个已婚人士,都走到了出轨的道路上。
05
无性婚姻、压力太大、寻求刺激、缺乏安全感......都会导致出轨。
当道德滑坡,当出轨成本变得低廉,当你能毫不费力的与另一半以外的人发生关系,当婚外情不再被当做十恶不赦,我们就在这个大环境里,一点一点,不知不觉的丧失了对于婚姻的敬畏。
我们会在开始时一头热血,结束时一地鸡毛。
也会在自己不忠时,轻飘飘的说一句:我只不过犯了一个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
我想说,不是这样的。
婚姻嫁娶很重要。
它是两个人最高级的承诺。
也会让你懂得苟且、屈服与敷衍的羞耻。
它会像一种护佑,使你免于打扰,免于惊动,免于被现实的狭隘与偏见所毁坏,被暴力、算计、诬蔑所践踏;还像一种开启,使你迎来爱,迎来可能,迎来光。
记得《时代》里,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即将辞别人世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不要结婚——在你准备好忠诚之前。”
她已过30的孩子,疑惑的问:“妈妈,可是世事无常啊。”
母亲说:“那就在不忠诚之前离开,你是自由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