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的成长
2018-05-28 11:43:46
松果小编
以一首李治的六言诗“八至”来引发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思考: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最能体现亲密关系的意义在第四句“至亲至疏夫妻”,因为夫妻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从肉体和利益关系看,是世界上相互距离最近的,因此的确是“至亲”莫若夫妻。然而世间的事情往往是复杂的,伉俪情深固然有之,貌合神离而同床异梦者也大有人在。夫妻间也有隐私,也有冲突,也有反目成仇的案例,正所谓“爱有多深,恨有多深”,不相爱的夫妻的心理距离又是最难以弥合的,因此为“至疏”。
提到“亲密关系”,一般人头脑里本能就会想到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的关系。恋爱初期,两个相爱的人互相吸引,相互间都把自己最好的最优秀的一面展现在对方面前,并且对另一半怀有很高的期待,总是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对方就是专门为我们创造的灵魂伴侣,他/她让我们体验到就是真爱!这个时期两人的亲密关系充满激情。
但这种充满激情的亲密关系并不会维持太久,很多时候会随着婚姻的到来,满地鸡毛的婚姻生活会让这种激情幻灭,当双方都将展现完全而真实的自我在对方面前时,我们会觉得对方不再是自己心目中的那个男神或女神,夫妻之间的分歧与磨合就是在这个阶段见分晓,过了,夫妻之间关系跨入一个新的阶段,没过,往往导致婚姻最终失败。
要让夫妻间的亲密关系日趋稳定,则要经常内省,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去重新认识自己想法形成和感觉的过程。其目的是让我们能和自己内在事物和平相处。在婚姻中,最需要摒弃的一个概念,是好人和坏人概念,你需要诚实接纳自己与伴侣是两个不同的个体, 需要放下对他的期待,不把自己的需求寄托在他身上,婚姻中很多矛盾在于我们把需求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当对方没有满足我们时,我们往往会失望,当我们学会放下这部分需求时,我们就会对另一半重新充满理解。
我们不再对伴侣有过多的要求,而是看到彼此关系的一体性,把他当做自己的功课的同时,其实自己也是他的功课,这种功课意味着两人灵魂的相契。这个时候,往往意味着我们已经找到最真实的自己,会对伴侣充满真正的爱,会真正“看”到她/他,看到她/他的内在,会懂得真正用爱去疗愈她,而不再只是控制。控制与爱的区别就是,爱是以对方的接受方式去付出,而控制则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当我们懂得了爱,相互间的亲密关系才会真正的轻松,自由。
这也就是在亲密关系中获得的自我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