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话题(原创):赢在分数的起跑线上,不一定是高考的优势。
2018-04-04 13:55:20
松果小编
快节奏高竞争的社会中,父母大多对孩子竭力培养,以至于用昂贵的开销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有些父母在孩子还没有上小学时就将孩子送去补习班,学习各种文化课和特长课。过早地培养孩子的确能在孩子赢在“起跑线”,但这样做多数情况下并不值得。
首先,经济上得不偿失。
大部分儿童的思维从七岁开始才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儿童从这时候开始才能进行真正的运算,和理解性地重复记忆的内容。通常来说七岁之前,即便你的孩子可以倒背圆周率,那也只是强硬训练做到的机械记忆而已。实际上你的孩子并没有学到什么思维方法,也很难理解学习的内容。反观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的费用,明显与收效相比很是浪费。相比于把有限的钱用在超前教育中,不如把钱用在日后的培养中,反而对高考更有利。
其次,可能对孩子的性格有不良影响。
如果需要进行超前教育,就难免对孩子加强管束,并且施以惩罚。而孩子的人格形成关键期是七岁以前。因此如果策略不当或者管教过严,容易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性格也是人生综合竞争力的一部分,坚强自信的性格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深远持久。性格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虽然不是直接的,但是不容忽视。而且超前学习,会有更多的挫折。重复的挫折可能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与“厌世”、“消沉”等负面性格特征有关。
还有,可能对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不良影响。
超前学习离不开死记硬背,这是一种很令人厌恶的记忆方式。早期体验决定了人对一种事物的认知基调。因此过早学习的孩子更容易在未来中产生厌学心理。早期教育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启发式、鼓励式地培养孩子长远的学习兴趣。长远的学习兴趣更能令孩子得益终生。
班德原创,请勿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