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发火的样子,是孩子最恐怖的画面!
2018-03-25 07:29:53
松果小编
发脾气真的有效吗,孩子会就此改正吗,会养成早起早睡的习惯吗,会不乱放东西吗,会马上读书学习吗,会立刻变得懂事吗……
1
在这里我想说,发脾气是无效并且损伤亲子关系的。
很多家长应该知道,我一直强调家庭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就没有家庭教育的基础。那么,发脾气肯定是危害家庭关系的行为,是不好的。
那么,家长怎样才能不在孩子面前发脾气呢,如果不发脾气,又如何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教导孩子好好学习、生活呢?别着急,咱们一点一点地分析。
我经常跟我的女儿小丸子讲风和太阳的故事。风和太阳比赛谁能把路人的衣服脱下来。风呼呼地吹,猛烈地吹,结果路人把身上的衣服裹得很紧了。太阳笑眯眯地出来,用温热的阳光照耀,路人觉得很热,很快就把衣服脱下来了。
我们都要意识到,内心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改变。要改变内心,就像风和太阳比赛如何脱掉一个人衣服。呼呼的北风只能让人把内心的衣服裹得更紧。发脾气其实是关紧内心大门的方法。
当你要跟孩子发脾气的时候,马上提醒自己一下:发脾气永远不解决问题的,是无效的,影响亲子关系的。你的怒火会降低一半。
2
发脾气的两个恶性循环
一是形成恶劣的亲子沟通模式。
我们经常看见,孩子越顽劣,家长脾气越大;家长越是气急败坏孩子越难管;父母发脾气升级的同时,孩子的坏行为也在升级。
我至今还记得我的一位小学同学,他算是那种“很不听话”的男孩,他的爸爸在管教他上面不但大发脾气、暴打,还用铁链子把他拴起来。但这位同学不但没有被打乖、拴乖,反而更加桀骜不驯,到了小学二年级就已经无法坚持上学,彻底辍学了。
家庭管教经常陷入奇怪的惯性,比如,朝孩子怒吼一通之后,发现孩子的坏行为并没有改变,于是家长就会想,既然怒吼不行,下次就打一顿,打十下不行,那就打二十下。家长常常以为是自己的“力度”不够,其实是方向反了。
我建议所有奉行“孩子就是要打一顿才记得住”的家长,请你们有好奇心和实验精神一些,来试试“给孩子犯错自我修改的机会”的方法,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宽容,多一些信任,多给孩子一些时间。
我知道,看着孩子犯了错误而不马上纠正、教训,其实是非常考验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但是,也请相信,孩子有自我纠错的能力,甚至,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自我纠错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享受这个过程的权利。
有了这种心态的调整,自然也就减少了发脾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