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4种特质(初涉心理咨询者必看)
2018-02-23 07:32:36
松果小编
在心理咨询中最忌讳的事情就是胡乱的贴标签。很多人因为一些原因听到或者看到一些标签类的心理学术语就去了解然后这那这那的想去弄明白,然后各种的贴。有个给自己的,也有给别人的。如果是一种合理的系统性的评判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就怕片面的判断就武断的判定你是这是某某症之类的贴标。
这种贴标签的最不好的地方在于暗示性和从众心理。举个例子说,A君因为晚上没睡好第二天上班没精神,不能集中注意力,反映迟钝,然后小C 就断定A 有抑郁症 然后A本身很敏感也很容易相信别人。这种情况下就坏了开始怀疑自己了,慢慢的演化成焦虑越来越严重最后产生各种问题甚至真的得了抑郁症。这样的事情可不仅仅是例子而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的。
所以为了给大伙儿科普,我特意去找了心理学前辈的资料贴在下方,希望各位理性的对待,不要盲目啊!
心理健康的标准:(选自宝宝健康之友文章《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的4种特质。。。)
美国学者坎布斯(A.W.combs)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的4种特质:
1.积极的自我观念。能悦纳自己,接受自己,也能为他人所悦纳,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面对和处理好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尽管有时也可能会觉得不顺心,也并非总为他人所喜爱。但是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观念总是占优势的。
2.恰当地认同他人。能认可别人的存在和重要性,即能认同别人而不依赖或强求别人,能体验自己在许多方面和大家都是相同的、相通的,能和别人分享爱和恨、乐与忧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并且不会因此而失去自我,仍保持着自我的独立性。
3.面对和接受现实。能面对和接受现实,而不论其是好是坏或对自己有利或不利,即使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希望与信念,也能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去面对和接受现实的考验。能够多方面寻求信息,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正确把握事实的真相,相信自己的力量,随时接受挑战。
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利用。能对自己、周围的事物、人物及环境有较清楚的知觉,不会迷惑和彷徨,在自己的主观经验世界里,储存着各种可资利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并能随时提取使用。善于发现和利用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同时也能借鉴和学习别人的长处、优点,以此来解决自身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增进自己行为的有效性,并且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知识库。
以上列举可以看出,一般说来,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他们能够深切领悟人生冲突的严峻性和不可回避性,也能深刻体察人性的阴阳善恶。他们是那些能够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个性的人,并且和环境和谐地相处。他们善于不断地学习,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地充实自己。他们也会享受美好人生,同时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
其实,不去钻牛角尖,而是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就能与整个环境和谐共处,健康常乐了当自己怎么都想不明白时,找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分析一下,点拨一下,整个人生就云开雾散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