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情结(转自武志红)
2017-12-23 10:26:55
松果小编
对于弗洛伊德来讲,他会说攻击性和性是人类的两大动力。既然攻击性和性是人类的两大动力,假如你承认这个假设,好吧!那么孩子在6岁之前主要就是家里头待着,而且父母对他(她)来讲是最重要的,不仅是养育上的重要性,他们(她们)在基因上、在生物学上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所以,性和攻击这两大动力也会在孩子和父母之间淋漓尽致地呈现。也就是说,对孩子来讲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就是性欲指向异性父母,非常直白。
比方说,有些朋友会发现你在梦里头在和自己的父母做爱。当你发现做了这个梦之后觉得非常害怕,你觉得自己简直糟透了,自己怎么是这么一个呕心的人。
当然,男孩可能就是梦见和妈妈做爱。对女孩来讲会有些变化,你可能会梦见被父亲强奸,你会觉得天哪,这是一个什么梦呢,父亲怎么这么可怕,这么坏!
这实际上在讲的就是一个你内心的一个渴望。如果你觉得世界上只有你是这样的,当然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坏的人了。但是你如果学了心理学,特别学了精神分析你知道,原来这是人类共同的部分。当你知道这个之后就如释重负,不觉得这个多么糟糕了。
有些朋友可能不会梦见这么直接,你可能会梦见一些面目不清的人。为什么面目不清呢?因为你的心理承受力比较差,如果你发现和你做爱的对象就是你的父母,你自然就会吓坏了,是吗?
所以很多面目不清仅仅是为了给你一些保护,如果仔细地把他们的那张脸或者把他们的身体完整化,你会发现打一个寒战,你会醒过来,最后发现那是你的亲人。当然,最常见的是父母,还有可能是你其他的家人。
虽然一般人,不是特别精神分析的话也会说,比方说你的抚养者,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能会是他们(她们),或者是还有兄弟姐妹。但是我做咨询久了之后,就会觉得父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为你就是他们的孩子,你是他们的基因共同塑造的,所以这个不可替代性是非常强的。

攻击欲指向同性父母,对男孩来讲严重到你就想把父亲给杀了。
这就是说,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你想和一个父母乱伦,你想杀死另外一个父母,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因为父母对你来讲是最亲近的人,他们塑造了你,而你居然么狼心狗肺,所以俄狄浦斯情结在咨询中非常难以面对。
以我咨询的经验就会发现,按说创伤分为三种:
第一种:被抛弃创伤,比方你有严重的不安全感。
第二种:被吞没创伤,乖,听话,听我的就会导致。
第三种:再有性羞耻感,比方一谈到性,一涉及到性,你会各种各样的防御,各种各样的抵触。
被抛弃创伤是最难治的,比方你严重的不安全感,经常觉得别人一离开你,你觉得自己要死掉了,活不下去了,你怎么治啊!光觉知,光领悟还不行,你真的需要时间和这个世界上某一个人建立了深度的关系。
这个时候你的不安全感才能得到一种真正的疗愈。比方那个人可能是你的亲人,亲密关系,也有可能那个人最初是一个治疗师。
为什么像我们的咨询有时候3年、5年这么长(时间),因为假如你有严重的不安全感,过去你的世界中没有一个人和你建立起深度关系,但是现在你和咨询师建立一个深度关系,之后就发现你逐渐地就能够和生活中的很多人建立深度关系。
所以说,严重的不安全感通常是由深度关系才能解决,治疗起来很困难。
俄狄浦斯情结治疗起来也非常难,难在哪儿呢?它就像一个迷宫,人性的迷宫。因为前面我们讲被抛弃创伤、被吞没创伤的时候讲的都是什么,父母是坏人,你看父母没有把你养好,导致你有严重的不安全感。中国父母都说乖、听话、孝顺,结果导致了你的被吞没创伤。
好吧,都是父母伤害了你,你是受害者,你身上的那些邪恶和黑暗都是被伤害导致的结果,但是一旦涉及到俄狄浦斯情结无处可逃。是你想和父母的一方发生性关系,是你恨他们的一方,想杀掉其中的一个,所以这个时候你无处可逃,你要为你的这个罪背负责任。
大家要知道,虽然被抛弃创伤很痛、很难受,但是我们人类通常更不承认一点:我有错,我有问题。
所以,一旦涉及到俄狄浦斯情结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样,绕啊绕啊绕半天,经常有时候咨询要很长的时间,就取决于前面的被抛弃创伤治疗起来需要时间,而这个俄狄浦斯情结特别复杂,解读出来也需要时间。

可能很多朋友就会问,过去讲课的时候经常大家第一时间就会问那该怎么帮孩子度过这个阶段。
这里面就藏着这么一个感觉,我们很害怕它就想压制它,实际上是所有的人性的种子都是这个样子。我们需要让它呈现出来,观察它,但是这里面有一句话:流动而不成为。让你各种各样的能量、各种各样的东西呈现出来,但并不是我们真的要成为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在想像世界里头展现我们所有的东西,因为影视作品、小说不就是想像嘛,它不是真实的,所以大家要区分想像和真实的区别。
我们稍微讲一段讲SM,讲性的施虐和受虐,如果你是把它当作一个想像游戏,或者当作轻度的这么一个东西,你在掌控之中,那么这个时候就会变得很不一样,它确实能够给性带来很多东西。
但是你一旦玩得过头了,玩得非常极端的地方,那可能杀人的动力就变成了事实。所以我们要区分这种想像和现实,即我们需要把我们人性的种子在这个外在世界里头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现出来,那些特别可怕的东西就让它在想像世界里展现出来。
所以为什么那些凶残的案子,像高承勇的白银连环案,大家这么关注它,因为它是一个极端的事情。而且当我们观察这个极端的事情时,其实也相当于在处理我们内在的想像世界。
我们通过看高承勇的案子,觉得他有多可怕、多变态,我们看了一部分也相当于我们在理解的那部分,而且试着把那部分从自己自己身上把它切割出去。在想像世界里头有相当高的自由度,这是很重要的。
在西方世界还有这样的事情,那些恐怖的连环杀手,他如果最后没有判死刑或者在监狱里待了多久,等他出来的时候如果写个自传什么的能挣很多钱。很多人觉得天哪,这太变态,太不可思议了,但这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去按照法律来,让这些种子适当地呈现出来。

当然,俄狄浦斯情结里头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讲俄狄浦斯期,就是说俄狄浦斯情结爆发的这个阶段是3岁-6岁。在3岁之前,父亲对孩子来讲它缺乏直接的重要性。
过去的时候,我一直会有些犹豫,但是等后来听了一些老师的讲课他们也这样讲,因为毕竟我不是专门来观察婴儿和幼儿的,所以很多东西其实我都是学来的。
有些心理学家是这样讲的,3岁之前父亲对孩子基本上没有什么直接的、太大的影响力,但是父亲很重要,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支持你的老婆,这个时候对男人来讲也是一件难办的事情。如果你发现你是一个很容易吃醋的男人,你很容易感觉到疏离感,你会发现你的太太和孩子构成了一个很紧密的二人小世界,你有时候觉得自己融不进去,这个时候太太也做一些努力,把丈夫拉进去。
但是对丈夫来讲,你特别要知道这个时候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支持你的太太。3岁之前,总之父亲对孩子来讲重要性没有那么大。等进入3岁以后,父亲就会变得非常非常重要,而且父亲是一种用特别的方式来显示他的重要性。
美国的神话学家叫约瑟夫·坎贝尔,他讲了这么一句很夸张的话,他说:父亲是所有敌人的原型。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你看在这课上我是妈妈的角色,虽然我来讲俄狄浦斯情结。刚才我在这儿的时候,你们都围过来提问,待会儿我们运营的总监一过来在这儿一坐,立马你们就都走了,为什么呢?他是一个威严的父亲,他让你们走就很有力量。
如果其他的,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小孩)让你们走,你们还是待着不走,但是这个威严的父亲一出现立马就起了一个这样的作用。
看上去你会说这样很不好,为什么讲父亲是所有敌人的原型呢?因为最初孩子都是在妈妈的怀抱中,特别对于在1岁前的孩子,特别是6个月之前的孩子来讲,他(她)只想要妈妈。
如果我们看我们内在世界,你会发现有些人有非常强烈的嫉妒心,你想独占一切。这个嫉妒心从哪儿来呢?其实它是来自于6个月之前原始的心理,6个月之前孩子只能感觉到她的存在,他(她)也感知到妈妈的存在,就觉得妈妈和他(她)是一体的。所以那个时候要独占妈妈。
这个时候,所有人如果介入到这个关系里头,都会被孩子当作为是敌人。当然,父亲会强有力地介入到这个母婴关系里头,所以婴儿会觉得父亲是他(她)的第一个敌人。
所以如果你们去反思你们自己的话,你看很多人经常害怕权威,特别你们害怕男性权威,为什么啊?因为男性权威通常意味着这是第一个敌人,他具备这种很强的东西,其实所有的男性权威都是父亲的原型所幻化出来的。这个父亲的原型有可能是你自己的父亲,有可能是你自己父亲演变出来的东西。
父亲有他特别的部分,他会提供父性的东西。什么叫做“父性”呢?母性和父性是非常不同的,母性是包容的,母性是指向亲密的。母性是通常不讲规则,不讲原则的,它讲的是那种亲密、融合。而父性是相反的东西,提供秩序、力量和分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知,至少我现在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男人再怎么努力,你也不如女人情商高。男人再怎么感性,也极少顶得上那些极其感性的女人。女人很容易像水一样流动感性,男人再怎么努力都做不到这一点。
不过同样的,男人的身上有这种秩序、力量,首先从力量来讲女性普遍没法跟男人比,再怎么说,这个差别很大。男性的头脑,还有一些特别的东西,这也是女性很难比上的,要花很大的力量才行。
虽然现在社会搞女权的时候,动不动就说男人和女人是一个样,其实这就抹杀了女人宝贵的地方。女人身上的这种感性,这种指向亲密和融合的部分,这是男性很难替代的。
父性提供秩序、力量,还有分离,因为母亲是融合和亲密,而父亲就要把孩子和妈妈这个关系撑开。所以有父亲在的时候,你总是觉得家里亲密度像是似乎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这种影响是有价值的。
我们会说父亲一个特别重要的功能,甚至有些人会把这个列为父亲的第一个重要的功能,它在干嘛呢?我们设想这是父亲,当父亲存在,它就撑开了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如果你们第一次来听我巡讲可能这种感觉不是很强,如果听我讲多了就会知道6个月之前,或者整体上3岁之前孩子都是和妈妈融合在一起。
如果到3岁的时候,孩子被妈妈养得比较好,孩子和妈妈建立一个二元关系,孩子是孩子,妈妈是妈妈,他们两个在一起。如果你构建得不好,会成为一个共生关系。“共生关系”,即是孩子会觉得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妈妈也觉得我就是孩子,孩子就是我。
他们两个人像是一个人,而且通常这样的状态之下,都是妈妈吞没了自己的孩子,所以这叫做“共生关系”。
父亲一个特别重要的功能,因为他的存在就可以让这个一元关系、二元关系变成一个三元关系,特别是他要撑开妈妈和孩子之间关系的距离,让孩子避免从二元关系里头坍塌成为一个吞没的、混沌的一元关系。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体验过母亲的另外一种东西,就是当母亲做得过头了,母亲那种混沌的吞没,一切的这种感觉。
我一个来访者讲过,只要他的妈妈靠近他的孩子他就充满恐惧,他感觉他的妈妈那种强大的母亲的力量就像是一个黑暗的、混沌的部分,把一切都吞没了。如果从那个古希腊的传说来讲,就是大地母亲神盖亚(同音)的阶段就是这个阶段。因为大地母亲神盖亚,她的孩子们都是巨人。
他们的父亲是谁?当然古希腊神话也不说,我们一般都不知道神盖亚的老公是谁,我们都知道大地母亲神盖亚和她的巨人孩子们,但是父亲就没有了。
而形成三角关系的时候,古希腊神话的另外一个阶段,就是宙斯和赫拉(我突然间忘了宙斯的老婆),还有他们的孩子,这时候就变成一个丰富的三元关系。虽然宙斯很有力量,但是他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权威,赫拉经常可以和他对抗作战。

讲到这儿,我稍微讲一下中国家庭真的是非常问题地大,也为男性说一点男性不容易。因为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包括中国现在其实有一种倾向——谋杀父亲。
都知道孟母三迁,谁知道孟子的父亲?孔子的父亲你们还能说说,孔孟荀岳这四大圣人你都不知道他们的父亲是谁,但是他们的母亲就被广为传诵。麦兜的故事也只有妈妈和孩子,父亲在哪儿?
这时候你们就可以说,因为中国的父亲不负责任,所以他们活该不存在,我过去也是这么思考的!但是直到后来我在写一个事情的时候,我突然之间很震惊地发现一个事实,你们谁知道岳飞的父亲?但如果你们看过我那篇文章就会知道,如果没看我的文章之前你们有谁知道。
我去见罗辑思维的罗振宇,大家都叫他“罗胖”。我跟罗胖聊的时候,罗胖是博古通今,知识面大得不得了。我说我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岳飞的父亲是谁,他哑口无言。
后来他的记忆中岳飞也是孤儿寡母,因为在《说岳全传》里头是这样讲的,岳飞出生的第3天老家发了大水,然后他的父亲被淹死,妈妈和他再一个水缸里头逃生。最后他们是孤儿寡母到了一个地方,有汤员外和王员外收留了他们。
汤员外和王员外都是地主,后来请了私塾的老师教自家的孩子,结果他们的孩子太调皮了,老师都镇压不住。
在私塾的外面一个小脑袋整天在那儿偷偷听课,叫他一进来发现他什么都懂,这就是岳飞。后来岳飞来管教汤员外的孩子汤怀,王员外的孩子王贵(同音),《说岳全传》是这样讲的。
但实际上,岳飞有一个非常理想的父亲。首先他的父亲是地主,再一个他的父亲非常仁义,老家是发过大水,发了大水之后,他父亲把自己的财产分给乡邻,所以非常受拥戴。他的父亲请了各种各样的私塾老师教自己的孩子文化知识,而且岳飞的师父周侗(同音)就是他的父亲请过来,岳飞的武艺就是跟周侗学的。
19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叫岳和)推动自己的孩子去辽国抗辽兵,结果后面辽国被金兵灭了。2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才去世,而这个时候岳飞已经在战场上闯出了名号。所以你看有一个这么理想的父亲,结果这个父亲的形象就被一个母亲的形象彻底给取代了。
我们都岳母刺字,但是如果你看真实的历史就会看出来岳母对岳飞起了多大的贡献,所以实际上你看中国历史故事存在这样的现象。某某名人你都会讲他如何孝顺他的妈妈,他的妈妈如何教自己的孩子,但是他的父亲你不知道,所以中国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社会。
我们讲男权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皇权社会,皇帝只有一个,其他男人都被阉了。而且中国的家庭也有一种把父亲阉割的倾向,所以,我们通常记不住我们社会有什么样理想的父亲。
但是实际上这个父亲非常非常地重要,如果父亲不存在,母亲和孩子就会坍塌成二元关系,所以在中国社会母亲和儿子普遍是共生在一起,这会导致中国严重的婆媳关系。
为什么会婆媳关系现象?因为母亲和儿子共生的,哪怕你们是成年了,母亲还是想跟儿子住在一起,而且对共生关系来讲,所有入侵共生关系的人都是敌人。
早些时候对儿子来讲父亲是敌人,现在到儿子成年了,对这个婆婆来讲媳妇就是敌人,所以中国的一种现状是这样来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