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拿你当宝贝,表面上看,好像真的很爱你,为你可以吃各种苦,遭各种罪,甚至起五更,爬半夜,似乎无我的为你好。初始让你感动,长了让你窒息。你想抗争、战斗,却不知道敌人是谁?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种爱,常发生在最亲密的人之间,比如夫妻,恋人,比如父母和孩子。
心理学称之为爱的纠结,把这种关系叫作偏爱之下的软伤害。来咨询的常常是被爱的一方,因为她已经被爱的受不了了,而施爱方似乎还是一脸的困惑,很茫然无辜。
偏执的爱表面上看,像是为你好,最在乎的是你,但其实他真正在乎的,是你是否符合他!因为是偏执的,所以常伴有病态的人格,难以改变,这种人对自己偏执的爱,没有内省和觉察力,看不到自己的不合理,也没有求助的愿望。
被爱方在受到长期的压抑、控制和各种“关爱”的折磨后,躲无处躲,藏无处藏,便以各种躯体的疾病表现出来,甚至形成各种神经症症状,这就是很多心身疾病形成的根源。
偏执的人常伴有强烈的情绪化,或者以一种忍忍的坚韧不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执着劲表现出来。正常人要想抗争这种病态的人格,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不及时醒悟,容易跟着一起发疯,怎么才能帮助来访者解脱呢?
有朋友说:“我想,对于偏执的人,虽然不够客观,但他们一定有自己的道理和想法,或许,对他们应该侧耳倾听,他们应该比任何人都需要一个好的倾听者,让他们一吐为快比遏制他们,给他们讲道理更能让他们觉得舒服,当这个过程结束后,再深入他们的内心,也许就来得更容易些吧!”
说得真好,用心倾听是心理咨询中很重要的技术,它是你能够走入对方内心最重要的途径。要懂他,才能帮他。很多接受过心理咨询服务的人,都说被心理咨询师理解,感觉内心舒服多了。
心理咨询是助人自助,心理咨询师不会为来访者的咨询效果打任何保票,因为心理咨询的效果是不能单方面决定的。来访者的求助愿望,表达和领悟的能力等,都和效果有很重要的关系。
有偏执性思维的人,思维常常是单向的,俗话说:一根筋!他们自己有时是难以觉察和超越的,经常以自己认为“对”的想法为中心。我们所说的偏执,是指他们的思维方向弄错了,如果他们用对了的话,就成了他们成功的必备素质,所以还有一种说法,说成功者,都是偏执狂。
在生活中,以偏执之爱,来对待最亲密关系的人,常常缺乏同理心,不在意被爱者的感受,不喜欢换位思考。被爱的人有时会觉得他很自私,就是对他这种强势的,没有边界的爱的反感。而他自己又会觉得很冤枉,因为他爱你爱的好辛苦!所以,他们只是爱别人的方式错了,纠结其中,双方会因为,爱之深,恨之切!
当施爱和被爱的,只要有一方是痛苦的,就说明这种爱,是一种愚痴的错爱。
作为被爱者,首先要有善意的理解和接纳,理解相对容易,接纳很难,心理学也不赞成以牺牲自我,来满足对方的需求。但要解决这个问题,也要放弃急功近利的想法,心理学有个说法认为,心理人格健康的人,和谁生活在一起,也不会影响自己的幸福。就是他们对事物都能保持清醒的觉察,能及时跳脱出来反观而不自迷。说到底,生活本身就是由各种事组成的,事情都是为了让我们的人生过得更有趣,更有机会成长而由上天为你量身打造,特意设计的。如果你能以积极的态度玩好这些功课,你就会成为一个快乐不凡的人。
简单来说就是,不要用你自己的喜欢厌恶来评价这些事,认清它们只是你生活中展现的情景,或者现象。做你自己,同时接受对方的任何反应,用你的理解和爱去尽量化解对方的不良反应。相信对方也是有智慧的,当你坚持做你自己的时候,你们之间的一种新的、健康的关系模式就有希望被发现和建立了。同时你要留意对方有所改进的地方,并及时给与让对方快乐的反馈,当人们因为自己的改变而内心产生更大的快感时,他更容易记住这种感觉,而产生再次寻求的愿望。这样,帮助对方改进,就是有可能发生的。记住,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永远不变的,温柔的坚持,会胜过你情绪化的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