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你的自恋,很可能将婚姻带向毁灭》

2017-11-15 14:32:31 松果小编

文/胡岸青 这篇文章的题目早在一年多以前我就拟定在自己的草稿本中,但是一直不知道从何下手去写,后来我翻阅了大量的心理学资料,但是依然觉得无从下手,直到我读了德国心理学家StafanieStahl的部分作品,我才理清了思路。思路虽是理清了,但表达上依然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因为自恋,在心理学上涉及了很多潜意识的东西,所以,要想通过通俗的语言总结出来并让读者看得明白,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此,为了表达的需要,本文中我需要做篇幅较大的“引用”,这些观点所采用的语言有的不是我组织的,因为我对心理学的研究太肤浅,很难确切表达到那样的深度,那样的深度对现在的我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什么是自恋?自恋是如何形成的?在亲密关系中,一方自恋,另一方将过上怎样的人生? 我就是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心理学的汪洋中寻找答案的。


心理学上,自恋,是一个人在无意识状态下培养出来的用以阻挡受伤的阴影小孩免受内心隐痛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在变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我开始对“自恋”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为了便于让人理解,我还是从信念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这是迄今为止最让我受益匪浅的一个心理分析方法,也是我写这本书信心来源。 一般来说,自恋的人格是从小就形成的,由于童年时代许多基本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了这样的信念:“我没有价值”、“我是一个失败者”、“我什么都不是”,这些负面的信念让他们感到痛苦、沮丧。为了逃避这些痛苦,他们便在自己的内心构建起一个虚假的、完美的自己,以此来排挤内心那个没有价值的、可怜的小孩,所以,自恋的人总是努力逃避真实的自己,不遗余力地去感知虚假的自己,为了遏制内心的阴影小孩,他们会去追求虚假的卓越,虚幻的权力,以及臆想的成功和认可。 德国心理学家StafanieStahl在她的作品中有一段这样的话:“自恋的人能够尖锐地捕捉到他人的弱点,并且喜欢用讽刺的方式表达出来,他无法承受自己身上的缺陷,更不能容忍别人身上的缺点,他们喜欢用批评别人的方式来掩盖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和低下的自我价值。”这段话里面的观点,我十分认同,并且深有体会。 在夫妻关系中,一方自恋,另一方必受其害。因为不管伴侣表现得多么“好”,她的行为都没有办法改变自恋者扭曲的感知,这种扭曲的感知一方面来自于对自身缺点的忽视,另一方面来自于对伴侣细微的甚至是臆想的缺点的放大。自恋者的批评会让伴侣觉得自己不够优秀,这时,就算伴侣内心的成人知道这是他自恋的行为,并不是自己的过错,但受到贬低时,依然会觉得自己在对方眼里的自我价值不高。为了摆脱这种不良感受,伴侣心中的阴影小孩一定会极力去讨取自恋者的欢心,努力获得他的认可,然而,自恋者我行我素的行为永远不会让她们获得满足。这根本就是一个死循环! 接下来,我再引用一段心理学家说的话,这段话表达得非常确切,是我这个心理学初级爱好者远远不能企及的一个“语言表达水平”,译文是这样的:“出于强烈的野心和对权力的渴望,自恋者会成为不受欢迎的同事和上司。他们的病态心理会使自己与别人的交往变得更加困难,备受打击。但是,自恋者内心的那个缺乏安全感,又受到伤害的阴影小孩不会因为受到打击而伤心地离开,他会非常愤怒。因此,愤怒和怨恨是自恋者的主要情绪,虽然在遭遇失败之后,他们也会陷入极度悲伤、痛苦,甚至绝望,但是为了保护阴影小孩,他们会通过自恋的方法让泄气的自我再次鼓胀起来。” 在婚姻关系中,一方自恋,如果程度严重,很可能将另一方带向绝望,直接婚姻破裂!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