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我做事情总是顾虑太多,总是有“我怕……”的语句,我是一个医学生,每次操作都太小心,老师说你放心做就行,我说“我怕会扎到下边血管,怕损伤神经……”。比如周六我要外出,别人问我为什么起这么早,我说“今天人多,我怕堵车……”其实并没有堵车。做事总是顾虑太多,预想很多不好的结局,怎么办?
分析:过多的害怕、担心和顾虑与你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你的性格过于敏感,缺乏安全感,内在的信心和心理力量较弱。性格的形成与遗传、家庭环境丶成长经历及经历有关。完善性格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应对策略:
1.做事情的时候直接去做,不要刻意去想,更不要多想。不管内心有多大阻力或压力。坚持去做,行动大于思考。
2.之前你习惯于给自己不良的暗示,很多事情都是往不好的方向去想。今后做一件事情或者没做之前,先去想想积极的意义、结果和作用,逐步替换负性思维习惯。负性的思维习惯是培养出来的,积极的思维习惯也可以培养出来。
3.内在的信心与心理力量不足,可以多做运动,力量型的、速度型的为宜。身体的强健、速度、力量的增加,可以提升你的胆气和胆量。
4.多做一些你喜欢的事情、擅长的事情、可以成功的事情,提升自己的信心和自我评价,这样就不会过分畏手畏脚。
5.让那些担心、害怕的事情发生几次。看看结果如何?有的结果根本就不会发生,有时结果即使发生了,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6.改变自我意象。想象自己是成功的人士,或者那些优秀的人士就是你。想象优秀、成功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和那种镇定自若、神采飞扬的神情、表情,想象这些事情就发生在你身上,你和他们是合二为一的。
7.通过催眠、意象对话、冥想改变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放松技术,提高自我掌控能力。
8.对那些很重要、必须要做但又紧张担心的事情,可以提前预演或私下演练,了解相关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熟悉和了解后就不会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