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适得其所

2017-10-21 15:41:41 松果小编
我们内心为什么会有冲突?我们时常做着令自己难受的事情。我想,人类最爱干的一件事就是搞死自己了。 许多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不停地排斥和抵抗自己的人格特质。把自己置于风雨摇曳中,不得安宁,矛盾而冲突,困惑而无助。让自己失去生命的意义且越发显得卑微。 我们说,气质是与身俱来,她其实极少遗传成分。每一个婴儿在妈妈子宫里的经历都各不相同,于是,气质带着各自的倾向性来到这个世界。 我们的人格由天生的气质和环境文化、父母的养育与童年经历所形成的性格组合而成。每一个人都有他独特的人格特质,每一个人与世界相处,回应世界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有的人大咧咧,有的人就是天生敏感;有的婴儿天生好养,有的就是爱闹腾。。。。。。 我特别想说的是关于内向这一个性格,一直被贴了好多不好的标签:被动、安静、呆板、不活泼。。。。。。 对比外向,内向好像一无是处,无地自容。无论是长辈(尤其是父母)、同龄人还是公司领导,好像都更倾向于喜欢外向的人,说他们活跃开朗,能言善道。 我接触到的有几个个案,找我咨询说:老师,我自卑,性格内向,不懂得和别人相处,生活一直不开心,活得很卑微,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好羡慕那些开朗的人,和别人处得那么自然,有说有笑,受到人们欢迎。可我就是害怕接触人,他们让我压抑。我喜欢一个人独处,一个人的时候,真的好开心,我可以做很多事情,感受到很多东西,和别人在一起,我总会感觉到被打扰,浪费时间。他们总是成双成对,而我显得特别古怪,独来独往。我觉得自己不正常,我想像别人一样,我想改变,我想开开心心得活着。 听着他们如何贬低和排斥着自己的性格,如何追随着社会的眼光生活,如何努力得迎合人们的期待,同时又是如何不可自拔得陷入深深的抑郁,我的心隐隐作痛。 最让我心痛的是,这种误解、这种误导、这些个不好的标签,往往是身边最亲近的人贴上的。 内向和外向,只是各自不同的一种性格罢了,不知怎么的就被贴标签了。 内向,只是一种性格,无关好坏。 不是内向的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就比较差,而是,他们没有被安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而所谓内向的人身上的症状,只是被主流文化带到了沟里,没有能够正确的接纳自己这样的特质,反而耗尽所有心理能量与之对抗,试图迎合他人而扭转自己的性格。与自己天生的气质对抗,必定徒劳无功。 父母总是会对一个内向的孩子说:“不要老是窝在家里,你应该多出去,多和别的小朋友玩玩”。“看小明,多活泼多有趣多可爱”。“你就应该去抱抱阿姨,人家跟你打招呼呢!” 对于内向的孩子,他得到的回应总是父母失望的叹息,他知道父母心理的评价:我不可爱,我不活泼,我太安静。他也觉得自己就是如此的,他清楚父母的期待:像别的孩子一样蹦蹦跳跳,有说有笑。他也难过,我为何天生就是如此的。他也想成为父母心中那个可爱的小孩。他觉得:我不正常,我和别人不一样,我不好,甚至,我都不配拥有美好。 我坚信,每一种人格特质都值得被尊重。我真的觉得让孩子改变性格是特么不人道的一个事情,这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一种成长创伤。 精神分析鼻祖佛洛依德小时候很安静,总是自己一个人静静呆着,也不爱说话,望着远方。她妈妈的一个朋友见了后说:”你家孩子怎么不说话,他是不是傻啊?“妈妈说:”才不是呢,他长大后会是一个思想家。“佛洛依德的母亲一直用尊重与支持浇灌年幼的佛洛依德,他才能稳稳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如果父母们能坦然得接纳孩子的性格特征,对孩子说:你就是比较安静的,这是你的特质。你就是这样的人,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在爱与支撑下,孩子会找到自己的宝藏。 内向的人其实特别的敏感,并不像传说中的呆板。他们看起来静如止水,可是脑海里是缤纷多彩的。他们看似冰凉冷漠,可是其实内心极度渴望亲密。他们常在亲密与恐惧之间挣扎。 由于天性敏感和专注自我,拥有这样特质的人通常能成为艺术家和思想者,在创作方面造诣极高。 就像乌龟,静态便是它的养身之道。内向的人就是比较需要独处的空间和时间,那是他们汲取营养的独特方式,他喜欢静的方式,你就用静的方法去喂养,给他想要的养分,一样能长成苍天大树。 人格特质是孩子天生的宝藏,我们要呵护而不是干预。看到他安静的一面,也看到他专注的另一面。把他安放在合适的位置,那么,他也会是某一领域的佼佼者。 尊重和欣赏每一种不同的特质,不要总是试图去改变他,你觉得好的养分对他可能是毒药。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