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篇文章《在上海有七套房,孩子还要努力读书吗》。作者主要从“富不过三代”的角度来阐释“金钱不是永恒的,精神和文化才能传承千百年。”我想从个人的健康角度来说说这个话题。 心理所的教授推荐了一本书《人格决定寿命》。192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推孟博士开始一项心理学研究。挑选出1500名聪明的有天赋的儿童(推孟博士因为修订了比内-西蒙量表,在美国被尊称为“智商之父”),他的目标是通过长时间追踪看他们的发展轨迹及影响他们后来取得成就的因素是哪些。这个实验一直持续了80年,最后揭示的是人格与健康和长寿的关系。其中有一个观点跟快乐有关。“与那些严肃古板的儿童相比较,那些活泼乐观的儿童中长寿的人反而比较少。”“健康的人都很快乐,但快乐的人不一定健康”。书中有很多的论据,其中有一项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的快乐是每天晚上坐在沙发上一边吃薯片一边看电视,跟着娱乐节目哈哈大笑,那麽很显然这个快乐与健康和长寿没什麽关系。 我认为快乐至少应该分为两个层次。感官刺激带来的浅层快乐,自我实现带来的深度快乐。满足前者很容易,大多数能用金钱和权力买来。后者要得到难得多,你需要设立目标→努力追求→实现目标,快乐呈现在整个过程中,会特别强烈的在最后阶段感受到,因其来之不易所以更持久,更深刻,更有幸福感。 感官享受中,恋人的抚摸,婴儿的咿呀声,大自然中的风雨,森林的新鲜空气,衣服上阳光的味道,用心地去发现这些美好的东西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幸福。这些天地自然的事物因为太过平常往往会被忽略,也因为刺激强度不够,需要很强的感受能力才能体验到。 如果把快乐作为人生目标,而又没有自我实现的追求或者不具备自我实现的能力,那感官刺激就是获得快乐的唯一方式了。抽烟,喝酒,吸毒,滥交,网瘾,甚至一些虐待和被虐行为。经常看到一些新闻某某富二代飚车出了车祸,某某明星爆出吸毒丑闻,某某星二代嫖娼。他们在追寻自己的快乐,用最简单最懒惰的方式。 推孟的实验证明那些快乐或者说在心理测验量表上显示自己很快乐的被试更容易早逝,死亡原因一般是自杀,意外和凶杀。他们也更容易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因为自我约束带来的是感官上的不适,与他们的快乐原则相悖,最终影响到身体健康。 我们这一代小时候受的是严苛的教育,那时候资源稀少,而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我们长大了,一方面享受着高考带来的红利,过着相对宽松的生活,一方面咒骂着高考制度,应试教育,认为自己童年过得是非人生活。这种补偿心理让大家开始崇尚“快乐就好”的教育理念。从小把最好的生活环境提供给孩子,又给了充分的选择权,兴趣班想上哪个报哪个,玩几天不喜欢了说退就退。就连择校都开始找那些不以应试为主导的学校。动辄就是实在不行就送他出国,再要不然就是老子钱多的是,花几代也花不完。 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小孩子发现快乐真的很容易得到,没有学业压力,吃不完的好吃的,玩不完的游戏,看不完的娱乐节目,放假到处旅游,童年幸福。这些快乐在童年时以这样的面目出现,少年时代呢?这些还能满足吗?必须升级版到大人做的那些快乐事,吸毒,滥交,网瘾,飚车。再大了,成年了,怎麽办呢?不要长大。 大部分持久而深刻的幸福感与勤奋努力有关。 女儿的学业没有太大压力,一直没上过补习班之类的。五年级后的暑假报了奥数班。奥数第一天下课,垂头丧气的从教室出来,三个小时讲了9个例题,除了前两个后面几个题都不会,而且没听懂。老师打电话给我建议她转班,从提高班降到基础班。我跟她商量,她不同意转班。奥数班报名前是要进行考试的,按照成绩来分班。很明显她觉得自己入学考试能考到提高班是个荣耀。自此每天放学后她很认真的在爸爸的辅导下完成作业,复习当次的课堂内容,预习第二次的课程。学习态度比平时上学好太多了。几节课后老师表示她已经完全可以跟上班级的进度了。 每次跟女儿说起她在学校最开心的事,第一件是在幼儿园时老师请她教大家画螃蟹。第二件是三年级时连续四次数学测验满分,老师当堂表扬她,同学们发出赞叹声。高年级之后她快乐的事就是跟前几天吵架的小伙伴和好了之类的。 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一段关于威尼斯的描写,老师要求背诵。女儿抱怨背这个有什麽用啊?我跟她说,如果你记得这些文字,那我们下次去威尼斯玩的时候你就可以更深刻的感受到景色之美和人物之生动,否则的话你就只能说“意大利的雪糕真好吃啊”。 《人格决定寿命》中有一句话:“那些快乐长寿的人是对自己的生活满意的成功者,他们对快乐并没有刻意强求,他们得到的快乐是他们健康人生路上的副产品”
快乐是健康生活的副产品
2017-09-07 09:59:55
松果小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