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你努力想要过好人生,却反而更加孤独迷茫?
2020-04-04 00:45:38
松果小编
有时候我们真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外人面前会表现得开朗、合群,但是当自己独处的时候,会感到筋疲力尽、多愁善感,不想再走入人群中,甚至觉得自己的人格是分裂的,一些内在的声音会推动着我们去做自己言不由衷的事情。
是的,我们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被“合群”给绑住,在个人成长中被“焦虑”围绕,活得十分吃力。
如果你也有这样矛盾、冲突的心理过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化解我们内心的冲突,从焦虑矛盾,自我质疑的情绪中解脱。
我们接触到的人际关系、社会环境是多元的,如果只有单一的性格特质,很难处理好各种事情。
例如,如果一个人总是表现出孩子般天真单纯的一面,当他逐渐长大,需要融入成年人的社会时,他便会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
一般说来,一个人身上的性格特质越丰富,他的适应力就会越强,这是好事。
★但是,性格特质越多,对立的性格特质之间出现矛盾的可能性也越大,当一个人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冲突时,心理困扰与负面情绪便产生了。我们便会开始
在不同的场景中表现出相应的人格特质,就像带上不同面具一样
例如,有一位素日里和蔼可亲的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脑中出现了许多强迫性思考。他很想学习雷锋,但是他又担心别人说他傻;他很想给灾区人民捐钱,但是自己不算富裕,捐了钱又怕生活失去保障,类似的问题不断地在他脑中翻来覆去地出现,让他苦恼不已……
为什么他会产生这样的困扰呢?——因为他的心里存在着两个相互冲突的人格面具。
其中一个是他明显表现出来的“好人”面具——乐于奉献、服务他人,同时也能为他带来好名声;
另一个是面具是他没有意识到、但又真实存在的“普通人”面具——没有那么多别的想法,只想平稳踏实地过好生活。
两种力量势均力敌,互不相容,他越是想扮演一个“好人”,越是打压“普通人”的存在,“普通人”的抗议便越严重。
最终,他的脑海里就出现了强迫性思考。
当人格面具稳定、和谐地存在于人身上时,人会感到自我接纳、平和喜悦;当人格面具出现疏离、对立等问题的时候,心理冲突便产生了。这也是完美主义强迫症、讨好型人格、焦虑问题、抑郁倾向等诸多心理问题的真正成因。
如何发现你不了解的自己?
如何从焦虑、讨好、强迫、分裂等心理困扰中解脱?
如何真正的接纳自己?
如何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期待与你们的交流,并指导你们找到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