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爱

2020-04-08 15:46:41 松果小编
  经常听到女人说:“我为这个家里付出了这么多,他却背叛了我,真是狼心狗肺。”带着这样的抱怨和指责,女人们往往在婚姻关系中焦头烂额,却总是吃力不讨好,为什么呢? 每年类陈世美的新闻不绝于耳,妻子辛苦赚钱养家,一心供丈夫在外读书,熬到丈夫毕业,丈夫却出轨了,甚至要求离婚,对此现象大众和媒体一致的声音是谴责,这种男人忘恩负义无耻之徒,做道德评判总是最容易的,可是道德评判永远无法挽救一段关系。 现代悲剧的现实是很多中国婚姻都已经不再是亲密关系,更多的是责任关系,义务关系,亲情关系,这样的关系中,只要稍有情感资源,不再为生活柴米油盐发愁的人,大部分都出轨了,少部分正筹划着离婚。 比如辛苦陪丈夫读博,最后却被丈夫背叛,并起诉离婚的温州李女士,在法庭上她的丈夫哭诉了很多婚姻当中的痛苦感受,比如被妻子全家瞧不起,妻子强势,脾气暴躁等的痛苦情绪都被写进心里。 丈夫跟李女士倾诉过很多遍且多次为此亮红灯,但李女士却不当回事,为什么呢?刘女士的回答是,我平时那么忙,照顾家庭更没有时间精力,总以为老公在无病呻吟。丁女士的潜意识告诉自己,我只要不断的辛苦付出,照顾家庭,我就能够维持好这个婚姻,这个信念,像魔咒一样控制了李女士的生命,让她看不见真实的婚姻关系,看不见老公的需求。其实丈夫的心里从未嫌弃李女士付出不够多,却更希望看到的是彼此的情感交流,沟通婚姻中的感受,需要被关爱。 然而被潜意识魔咒控制的人听不见也看不见对方的真实的需要,无法流动情感的河,日渐干涸,出轨或者离婚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人总觉得我付出越多,如果对方想离开我,他就会觉得很内疚,于是就不会离开我,然而事实是呢,内疚感是人类最不愿意承受的感觉,所以古有剔骨还肉一说,现在很多男人宁可净身出户,也要离开这个婚姻。 当一个人在婚姻当中不断的牺牲自己,辛苦付出会积累越来越高的道德资本,形成的资本就像是一座堤坝阻拦了爱和亲密的流动,到了资本越高这个关系越趋近于毁灭,如果一个人自我牺牲,累积到的资本达到到了圣人的极端程度,通常肢体和面部表情会很僵硬,怒气冲冠必然伴随着怨气,付出的越多怨气就会越重,可以想象这样的道德圣人必然最终成为孤家寡人,因为没有人愿意接近怨气重的人。所以付出感并不会让对方留下,只会让对方觉得很内疚,想要逃离。 付出不等于收获爱,而感情里更需要的是读懂对方,给予对方想要的,才是真理。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