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开学后,什么是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

2020-04-27 17:44:56 知心♥️婚恋情感
今年因为新冠疫情,我们的学生迟迟不能开学,所有外面培训机构全面叫停。虽然开始了网上教学,但有些家长却心急如焚,担心孩子学业拉下。 的确,因为全面叫停外面的培训机构,所有孩子网上学习,老师无法看到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可能开始上班,无法监管,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平时靠家长和老师推动着走的学生,此时正是思想松懈的时候,上课期间,也可以放松 ,电脑切换其它游玩软件玩得乐此不彼,这类学生是跟着老师都不学的学生,我把他叫做三流学生。而另外一部分学生,他们在认真跟随老师学习,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搞懂老师讲解的所有知识点的。这是跟着老师认真学习的学生,我们把他叫做二流学生。还有第三种学生,他们在第二种学生的基础上,还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甚至还主动再去购买一些质量较高的网课进行扩展补充。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满足地吮吸着,探索着。这类学生不但跟随老师学,掌握老师学的所有知识,还对知识垂涎欲滴,主动去抓取,我把这类学生叫一流学生。少了外在的动力,这三类学生在学业上的成绩肯定会大相径庭的。 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流的学生,为什么我的孩子就成了二流学生,三流学生呢?其实上面三类学生反映的是一个学习自主性的问题,学习自主性强的孩子,成为了一流学生,自主性一般的,成为了二流学生,学习自主性差的,成为了三流学生。那学习的自主性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这得从我们的家庭中找到答案。 最早的自自主性开始于0-6岁,儿童的自我构建期,此时,孩子选择了做他要做的事,他就会变得对人的信任和依赖,因此心满意足,特别安静,特别专注。这样持续性地生活,最后形成了儿童的意志,独立性自主性也随之建立起来。此时孩子是归属于他自己的,不用归属于别人,他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意图,于是在今后的做事中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但如果这个时候的儿童被剥夺了他选择做他自己喜欢的事的机会,就会丧失了自我,内心充满挣扎,再别人和自我中迷失自己,于是,他可能屈从于别人,来寻求归属,没有了自我,自然在今后的做事中缺失自主性。 孩子的自我构建期自我构建起来,将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基础。但如果这个被成人所破坏,他将花费更长时间来构建自我。这个责任更多地落在了小学阶段。 小学阶段,如果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宽松的、民主的、引导性的。在维护孩子兴趣的前提,用爱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协助孩子,孩子可能建立了对学习的兴趣。如果你的孩子在0-6岁的自我构建期建立了自主性,加之小学阶段用爱与协助的方式去引导孩子,那初高中阶段,你的孩子可能就是一流的学生,自然会自主学习;如果你的孩子在0-6岁没有构建起自我,通过家长有效的方式去引导,你的孩子可能就成了二流学生。 最可怕的是,有些孩子在自我构建期没有构建起自我,而在小学阶段仍然是被要求、管理,打压,由家长老师推动着走,孩子本身就有了很强的逆反心理。只是暂时没办法逃脱权威的掌控。一旦没有了这个外在的推动力,有机会逃脱,孩子便像脱缰的野马,偏离了轨道。这样的孩子自然成为三流学生。 所以,表面是延迟开学导致孩子成绩的分化,倒不如说孩子学习的分化反应了孩子自主性的强弱。根源问题是作为家长的你,多年来对孩子教育的反馈,而非推迟开学的必然结果。所有也以此警示我们的家长们,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一个独立好学的孩子,请收起你的功利心,给他爱和自由,让他按生命的规律成长 ,让孩子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