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抱怨不被疼惜,不如“预支失去”

2020-04-28 23:40:34 阿花【婚姻情感】
无论男女,都有可能遇到真心不被珍惜的情况,碰到这样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办呢? 与其声嘶力竭地强求别人的懂得和珍惜,不如学会预支失去。 人是很容易恃宠而骄的,也是很容易被惯坏的,不要以为你是个例外,或者对方也是例外,这世间最多的从来都是人性的弱点,而不是例外。 只要你过分珍惜对方,过分宠爱对方,就很容易带给对方一种暗示,比如,你别无选择,非他不可;你的爱非常廉价且无底线,被他彻底吃定了;你的包容是没有原则的等等。 这种无限的爱,任谁都会挥霍,毕竟得来太容易了,甚至毫不费力,换做谁都会如此,举个例子,假如你被一个人步步追随着,宠爱着,体贴着,关怀着,难道你还会费力去周全和珍惜吗?大抵不太可能吧,因为人性就是如此。 当然了,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总难免不顾一切和奋不顾身,或者主动,或者热情,一旦你频频被敷衍和冷淡,或者说你感受到了冷暴力的存在,请你一定学会预支失去,这是对这段感情的尊重和珍惜,更是对双方的一种警醒。 世间的真爱本就不多,能够兜兜转转重回原点的爱,才是真心爱慕,除此以外,都是不够爱。 真心相爱的两个人,或者说对的人,是不会轻易分开的,就算有一万个理由走散,他们也能强词夺理出无数个理由用于在一起。 那些借口某些事情而分别的人,比如,性格不合;家人反对;身高不配;学历有偏差等等,其实都不够爱的虚伪外衣。 预支失去,可以有这几种办法,第一,断联,这个办法,其实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耳熟能详,言外之意就是说,我们要学会让对方在联系上彻底失去我们,当然了,这份失去是预演,不是真的失去。 所谓的预支失去,其实就是模拟失去的情景,让对方彻底感受到失去你的滋味,你是如何委屈和痛苦的,他也会通过失去来感同身受。 【01】 联系上,断联 断联,不一定删除或者拉黑。 所谓的预支失去,就是让两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淡,越来越模糊,能有多安静就有多安静,就算彼此之间的业务往来,你也需要交给别人来处理,这才是预支失去。 只要你稍微给对方一点放纵的空间,对方就会窥见你的软肋,比如,你压根放下;你根本舍不得;你难以离开;你不可能狠心和绝情等等,这种讯号对你来说是很不利的,但是之于对方却是非常牢固的把柄,完全可以撬动你的心意和情分。 既然你已经感受到对方的冷淡,不妨试着把联系的时间和精力收回到自己手中,你也学会冷淡,此时此刻的冷,其实比对方的冷还要冷,因为你的这种冷是主观意识所发出的,绝对拥有着态度感,相反的,对方的冷,不过只是一种恃宠而骄,基于你的主动或者深爱才有的优越感。 一旦你收走了自己的纠缠和恋旧,对方就会丧失优越感,这种落差感是真实且有警示力的,就算你什么也没说,对方也会感觉到安静中所蕴含的危机,比如,你完全可以道别;你是可以离开的;你也是有底线与原则的。 断联后,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千万别绷不住,更别经不起对方的套路,一旦对方开始反省和领悟,务必让其彻底改变,以绝后患。 【02】 付出上,收起热情和主动 不管是对方冷暴力,还是感情平稳,你爱一个人的时候,都应该适度付出,适度热情和主动,因为没人值得你飞蛾一样扑火,真正值得你这样做的人,绝对会心疼你,而且他会比你还要热情和主动,你都不必担心安全感、未来和冷淡等等问题。 一旦你遇到的人,总在不经意间给你冷暴力,或者有意,或者无意,或者恃宠而骄,或者个性使然,你又非他不可,那么你完全可以在付出上略有克制。 不要总是觉得克制付出就是不够爱,当你遇到的人不懂珍惜时,你再好,再温柔,再优秀,那又有何用?还不如学会平衡,善于博弈在爱情的天平上,这才是爱人爱己的正确态度。 收起主动,一般不难理解,不外乎就是不再各种打扰和纠缠,不再融入对方的生活,就算想念,也别那么情难枕,因为缺少爱情的陪伴对你并无大碍,既不妨碍你吃饭和睡觉,也不会耽搁你的社交和工作。 收起热情,那就更简单了,比如,关心,问候,耐心,宠爱,呵护,体贴,理解等等,有关于这些,你都可以暂时放一放,就算强忍着,你也要学会咽下去,而不是释放到两人的相处中。 【03】 见面上,绕行 见面上的绕行,其实非常简单,比如,你跟对方有生活的交集,而且非常紧密,或者多年的朋友,或者同事,或者邻居等等,那么你就可以适度绕行,就算迫不得已打了照面,也别寒暄或者交流,就是假装两人变成了陌生人的身份,充分给予对方冷冷的态度。 这种陌生和疏离,其实就是感情失去以后的绕行。其实,我们不妨来试想下,一对情侣分开以后,他们见面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大抵都会沉默不语吧,那么应对冷暴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对方感受到彻底失去你的悬空感,再也无法分享你温柔和体贴的失落感。 人只有在彻底失去后,才能回忆从前的美好,否则他是永远感觉不到危机感的,甭管你们是尚未开始恋情,还是早已携手走了一程,只要出现了冷暴力,只能说明有人疲于热情和珍惜,甚至连疼爱也少得可怜。 爱而不得的冷淡,以及得而不爱的敷衍,我们不必埋怨和唠叨,因为没人能做到感同身受,与其劝说别人来珍惜自己,不如用实际行动逼着对方反省和领悟,这种失去后的沉默,是有心灵震撼力量的。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