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碎片时间的心理学之【创伤】

2020-06-02 15:32:10 予鱼【婚姻家庭】
创伤,是一个经常提及的概念。我们很容易明白这个词的意思,但怎样才叫创伤?有了创伤人会怎样?该怎么办?创伤的现象普遍吗?似乎又很难清晰。 什么是创伤? 心理创伤,指创伤性事件给人带来的心理反应。 创伤的特点之一是因人而异,同样的事件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会给A造成创伤,而没有给B造成创伤。这与遗传、脑结构、人格类型、人生经历等各诸多方面因素相关。 例如小张、小王一起被困电梯中,对小张来说只是引发了一些紧张,并无大碍;对小王来说,却因被困想起小时候一次被关小黑屋的经历,由此引发焦虑、恐惧,从此每乘坐电梯都觉得很不舒服。 由此我们发现创伤的第二个特点是可以叠加。曾经经历过的创伤,会被后面人生中的一些事件触发,将过去创伤中的感受调动出来。如小王,小时候被关小黑屋的经历,事实上是他曾经的创伤。这个创伤在被困电梯的事件中被调动出来,与被困电梯事件叠加起来,再度形成创伤。反之,如果没有童年经历带来的创伤,被困电梯事件也许就不会成为创伤。 第三个特点是,年纪越小留下的创伤,给人的影响越深重。例如,如果一个小孩被困电梯,引起的恐惧、焦虑会比成人更多、更难消化。我们将在后面的心理机制中进行解释。 我的一个来访者在一次咨询中回忆起某次父母吵架直至动手的过程,细节非常清晰,并且确认自己是躺在床上目睹这次冲突的。来访者事后与家人求证,这个事件应该发生在TA不到一岁的时候。这个创伤事件带给来访者的影响是,遇到矛盾、冲突会本能的压抑、回避,压抑到一定程度,又会剧烈的爆发出来。 创伤的心理机制 心理创伤,大多源于我们成长早期0-6岁这个关键阶段。由于孩子的心理结构还在完善发展的过程中,无法消化来自外界的冲击,如暴力、忽略、否定、抛弃等,只能将这些痛苦潜抑下来。 与此同时,与这些痛苦相关的情感、需求也会与痛苦一起被埋藏起来,但被压抑的这些痛苦、情感、需求就像是火山下的岩浆,始终涌动,寻找突破口。 这些涌动的岩浆,也许表达为一些情绪上的焦虑、抑郁,也许表达为一些强迫性的生活习惯,也许表达为一些特定的关系模式。当这些情绪、行为模式继续发展,给人造成较为严重的社会适应性问题,人就有机会停下来,反观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这也就是创伤被激活后给人提供的修复创伤的入口。 就如前文提到的来访者,因社会关系中的一次爆发事件,引起自己的反思,自己为什么动辄易怒,为什么在冲突中容易失控,因此诉诸心理咨询,从而发现幼年时的一次创伤事件。 有创伤就需要咨询师吗? 我们所有人的生命能够走到今天,都是因为我们有丰富的保护、调节能力。过去生命中我们其实无数次创造出各种应对方法使自己活下来,并努力活的更开心、更有质量。这是我们人类的生存动力,不容小觑。 一些冲击性事件,如意外、疾病、失业、丧亲等,都有可能激活旧有的创伤,导致无力感、无价值感、焦虑、抑郁等情绪,这是我们的自我调节与保护能力无法应对当前情况。通常这些情绪等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减轻,但如果没有减轻、或者持续时间太长,就可以考虑专业咨询师来帮助你了。 有人没有创伤吗? 就如前文提到的这位来访者,我们有时候会觉得,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有这样的父母,这样的经历,以至于我有现在这些困扰? 我也曾有这样的感觉。但我进入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后,才看见每个人,对,每个人,都带着各自的创伤生活。 打骂、羞辱会造成创伤;溺爱、包办也会造成创伤;冷漠、忽略会造成创伤;过度保护和控制也同样会造成创伤。 从根源上说,胎儿从母亲的子宫里被分娩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突然失去了那浑然一体的安全,被暴露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从此每时每刻都受到饥饿、寒冷的威胁,需要大声哭泣才能获得哺育与关注,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原初创伤。 从这个角度说,没有人是没有创伤的。不同的是我们应对创伤的方式与态度。 如何看待创伤? 之所以我们会受到创伤和挫折, 是因为我们内心有期待,有渴望。 我们期望被好好照顾, 感到安全; 我们期望被温柔对待, 感到自己被需要; 我们期待我们的探索被鼓励, 感到自己有能力; 我们期待在失败时被允许, 感到自己不会被抛弃。 当我们拨去创伤带给我们的那些痛苦,我们就能看到痛苦下面的那些期望,而那些期望会带给人重新尝试的力量。 就如这位来访者,这个创伤事件使TA体会到,在自己的这些问题背后,其实是对父母的爱、对和谐关系的渴望。在这样的动力下,来访者在人际关系中开始发生变化,与他人的沟通越来越顺畅,对冲突也没有那么回避了。 对孩子的养育中应该注意什么? 我们知道,越早形成的创伤对人的影响最大,那么为人父母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尽量少的形成创伤? 在此提供以下几个角度: 重视自己:家庭中的情绪、情感、状态无一不深刻的影响着孩子,重视自己的情绪状态、行为方式,避免将过多的情绪压力传递给孩子。 关注孩子:不止关注孩子的饮食起居,还要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 支持孩子:在孩子失落、挫败的时候,不止给予指导、帮助,还要给予情感上的支持。 相信孩子:孩子同样在发展自我保护、修复能力,过度的担忧也会传达给孩子。 保护孩子:世界对孩子来说充满复杂与挫折,孩子除了自己需要面对,父母也需要给孩子适当的保护,以免孩子长时间处在不安全的感受中。 如果人人皆有创伤,也许影响我们的并不是创伤经历,而是我们对待这段经历的态度,赋予这段经历的意义。它可以只是伤害、痛苦,也可以是动力、勇气,让我们有机会面对,经历一次成长与蜕变。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