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何家会伤人》有感
2020-03-31 18:44:16
松果小编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这是《为何家庭会伤人》的副标题,同时也是作者武志红对中国家庭的美好期望。家,千年来无数诗歌和歌曲赞颂了父母无私的爱,是象征温暖与爱的地方,是幸福的开始。而这本书却揭示诸多中国家庭的阴暗面,这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引人注目,而是为了更好帮助父母和孩子维持家庭的平稳,从而达到父母与孩子真正的平等。
我认为此书大概阐述了两点理论。
一, 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在中国家庭中,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的家庭不计其数,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文化中男权思想引起的,夫妻结婚后,大多数女子必须去往丈夫家居住生儿育女,而当孩子出生后家中人对母亲的关注度减少,女性很难把新家当作家,从而使女性把孩子当作她的唯一,倾尽自己的感情和精力,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对妈妈来说,我绝对比爸爸重要”的观念。
1,你就是我身上割下的肉啊!
因为母亲一直把孩子看作是自身的一部分,所以母亲对孩子的爱和痴情很可能是满足自恋的一种途径。另外一个根源也许是母亲的权力欲和占有欲。一个软弱无力,完全服从母亲的孩子不言而喻是一个专制并有占有欲的母亲的自然对象。
艾.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阐述过他关于母亲与孩子关系的理论,我基本认同他的理论,母爱是一种消极的爱,因为两人是不平等的,一个担任给予的角色,一个担任接受的角色。例如书中作者的研究所同学便是如此,母亲将他当作自身的一部分,不愿意轻易放他去外地上大学,仿佛她人高马大,已经十八岁的儿子还是她子宫中没有脐带供养营养就无法存活的胎儿。母亲不愿与孩子分离说明她对孩子的爱仍然是通过孩子投射自恋的表现,分离是疼痛的,而真正愿意忍受与孩子分离,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平等独立的人,且分离后能继续爱孩子的母亲才是真正母亲的代表。
而亲子>夫妻的溺爱会导致怎样的后果?我可以拿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明,我的家庭便是典型的亲子>夫妻,父母是奉媒妁之言,在结婚几年后迅速冷淡了感情,而我从小便是被母亲溺爱的孩子,一言以蔽之说自私霸道并不为过,这给我的性格构造和人际关系造成了不怎么好的影响,而我与父亲的关系也不怎么亲密,有时候父亲消失一天我都没有什么感觉,而一个孩子失去了父母的任何一方便是不完整的,新闻曾报道此类症状的极端案例,因溺爱过度孩子要求母亲下跪,还有经久不衰的婆媳大战,关于这点我并无体会,不再阐述。
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就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同共生有机体结合相对立的是成熟的爱情,那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人合二为一。爱情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
每个人都应该明白,无论是将要成为父母的孩子,还是已经做父母多年的夫妇,孩子不是你的全部,伴侣才是能够陪你一生的人,一旦过度信任血缘关系而不将伴侣,孩子当作平等独立的人,而将“小孩子就该听我的”“夫妻,亲子关系即使不去刻意维持也会存在”当作理所当然,其后果将是不可挽回的,不是孩子成为破碎家庭的牺牲者,就是父母在一次次的争吵中自我毁灭。
二, 言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受。
许多家庭是在何种情况下破碎呢?在鸡毛蒜皮小事的争吵中,在一次次退让忍受耐心耗尽的过程中,失望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经年累月的一件件小事中不堪忍受下爆发的。有的人性格偏执,非要证明自己是绝对正确的,从而不断引发争吵,事后还会把诸多细节记得清清楚楚翻出旧事来指责。其实,只要不涉及到自身道德底线的问题上,夫妻何必纠结谁对谁错,家庭需要每个人的珍惜,体谅,尊重他人感受才是家庭的主题。家人们需要互相静静倾听彼此的苦闷,而不是“我是他妈/妻子,我能不清楚他吗”从而自以为是,让傲慢蒙蔽了家人间彼此交心的机会。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孩童的体验是那么广博,而大部分人随着年龄渐长,看待自己的视角却变得越来越狭窄。”是啊,我还曾记得儿时躺在草坪上望着云遮住太阳又飘过,那时我是多么无知又自在啊,我认为一望无际湛蓝的天空触手可及,世界就在我手心中。而年纪愈发增长,眼界却变得愈发窄小,变得除了自己什么也容不下,到最后连自己都容不下,一点点的小事打破我的计划都会歇斯底里狂哭乱吼,认为世界都崩塌了。但现在看来虽能理解却觉好笑,眼中只有温饱的人,一辈子也就只能为温饱奔波了。曾经我的手心中有世界,一点小事我只会一笑了之,而越长大自己便是世界,自然崩溃得一塌糊涂。我现在能看见,我的父母思想变得多么僵硬,他们靠着刻板印象度日,固执己见,不接受新鲜思想。无论何时,只要你把人,物或事归类,你的知觉就有可能被期望或已有的类别概念所扭曲,按照一定的定势进行知觉,而在家庭中,在世界上,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要把每一个人看成独立的人,把每一件事看成独立的事,士别三日都当刮目相待呢,世界在不停变化,人在不断成长,用以往的经验用来解决当下的问题,还要看套不套用呢。若你真的想处理好家庭关系,就不能嫌麻烦简单了事,而是真心以待,认真去倾听交流,平等对待。
阅读《为何家庭会伤人》 我发觉自身一直以来的困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过分相信血缘关系的力量,却不觉彼此间行为的伤害,简单来说,一定要尊重子女的成长自由,要平等地沟通交流,要注重彼此的真实感受。《家庭会伤人》说过“爱是一种承诺,需要克服懒惰和恐惧,愿意冒险暴露自己,冒着被拒绝的危险去付出。因此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意志和抉择的行为。”如果你真的珍惜这个家庭,就不要把想法憋在心里要暴露出来,不要认为对方是你的亲人就能自然而然真正懂你,每个人,每段关系都需要彼此平等以待,需要心交心的交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