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时候真的需要你“唠叨”一点

2020-03-30 11:56:12 松果小编
在孩子小的时候“唠叨”着灌输正确的事情,然后在他们的青春期及时“闭嘴”。 目前,关于孩子们到底什么时间能恢复正常入学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于是,有一些着急的媒体代替家长发出了灵魂一问:学生的上学时间为什么迟迟难以确定?另外,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一些自媒体开始刺挠家长:“勤奋的孩子和懒惰的孩子,开学后就能看出差别了”;“你现在让孩子放松,等开学后一切都迟了”,等等,光看题目就足够让家长自责+焦虑,好像亲手把孩子推进了火坑。 久而久之能发现一些引发焦虑的文章的视角:见不得家长快乐,更见不得孩子快乐。随手都能甩出一堆道德和价值论调来收服一些心软的看官——问题是,疫情期间出不得门,家长们有电子产品打发时间都觉得无聊,为什么孩子就不能偶尔看个喜欢的动画呢?网课开了之后,矛盾更激化了:家长的日常是在家办公+一日三餐+调试网课+督促娃娃+辅导作业+课后陪玩,孩子的日常是不能出门+上课+不能出门。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能回味到的最甜美的时光是野外自由奔跑打闹,女孩子喜欢提个花篮,摘摘花,捡捡雨后的蜗牛,偶尔还能从庄稼地里拾得遗漏的花生或红薯;男孩子们喜欢组团,打水仗,抓水牛,糊泥巴,掏螃蟹,扮演动画片里的人物和桥段,偶尔吓吓女生……这些开心的童年,都是在外面度过的。 所以,当孩子不能出门、不能自由奔跑的时候,窝在家里偶尔看个电子产品并不能成为“罪过”。最可怜的是家长,工作已经拼尽全力了,工作外一边适度满足孩子的小要求,一边想方设法保护孩子的视力和思想,一边自我教育成为开明、理智的父母,而后,还要被网上各大公众号恐吓一番。 疫情期间除了很多心理危机干预课程之外,也有不少讲述亲子关系的公开课,都是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在做,所以很多观点相当客观、实用,听完之后不仅没有增加焦虑,反而有种妥帖的踏实感。 这更让我们知道,父母不是超人,孩子也不是全无主观个性,任凭改造。大致在中小学阶段,孩子的教育着实依赖于父母和授课的老师。这个阶段抓教育的本质就是在抓家长,所以这个阶段的父母真的是相当辛苦,尤其是双职工家庭。一般在孩子2岁之前,情感联结顺利的话,孩子后期的性格发展和社会功能会逐渐跟随父母的指引,不会有大的差错。 一个与父母(尤其是母亲)情感联结顺利的孩子,日后再顽皮,心里始终有一个空间是留给母亲的,是可以后退的。即使是一个在逃的嫌犯,当他遇到上门询问的警察,想要伸手摸枪的那一刻,他的眼睛瞥到母亲从另外一个屋掀开帘子进来了,他的手离开下意识的缩了回去,忘记了那把枪。这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最大的意义。 如果在1岁半以前,孩子交由老人或保姆来带,没有及时跟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情感联结起来,后期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母亲很容易失去对孩子的心理控制力,这个现象在孩子6岁前性格养成的阶段最明显。如果孩子的天生气质又属于易激惹、容易焦虑的类型,那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倍感疲累。所以,2岁之前的亲子联结相当重要。 6岁之前,又是孩子性格养成最关键的阶段。孩子过了6岁之后,父母就难以控制了。那么,在6岁前看到孩子出现了一些坏习惯,说了不听,听了又不做,当父母的只好在孩子耳边唠叨一遍又一遍,这种恶性循环该怎么破呢? 其实,在孩子青春期到来之前,他们内心的价值观形成,还真的需要父母的不断“唠叨”。他们需要听到那些别人不会轻易告诉他的话,需要知道那些别人不会轻易告诉他的一些好事或坏事,表面上,孩子看上去不耐烦,不想再听到这些,但是当他们有一天真的遇到某些选择,而自己又无法保持正确的判断时,父母平时经常“唠叨”的一些观念自然就浮现出来。 曾经有一个案件,是一个乖孩子参与了一起抢劫案,身边的人都非常吃惊:这个平时看上去听话聪明,一路稳稳当当的孩子,怎么会参与一起团伙抢劫?后来询问后才知道,这孩子根本就不知道那是抢劫,他不知道那个行为意味着什么。他的父母相当开明,不唠叨不碎碎念,不让孩子接触坏的事情或同伴,久而久之,孩子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恶”这个说法,当犯罪心理学的教授去见这个孩子,告诉他一些价值和法律约束的时候,孩子很惊讶,他说,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这些。所以,在孩子的一些坏习惯或行为上,父母的唠叨其实就是一种观念输出,教会孩子拥有最初的价值观,哪些是正确的、遵守规则的,哪些是坚决不能触碰的。 等到了青春期之后,父母则要适当“闭嘴”了。少说话,少干预,不要跟孩子长期处于拉锯战的状态。这个阶段的孩子其实很多道理都懂了,甚至比大人更会讲道理,他们什么都知道,而且自尊心尤其强盛。这个阶段,如果家长能在教育孩子最基本的道德约束、法律约束的基础上,给足孩子面子和空间,这个青春期会很快平稳过去。 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有才华,敏感,骄傲又自怜,他们的智力发育早已跟得上他们的思想,可是他们的知识储备有缺口,他们的实际经验值几乎为0,他们需要被保护却收不住日益成熟的羽毛……此刻,只有含蓄坚定的爱能让他们小心翼翼地维持自己的“人设”,形成“我到底是谁”的准确概念,然后有尊严的为以后做准备。 给青春期的孩子们一点面子吧,毕竟,谁还没有年轻过呢?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