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抑郁症的误解
2020-03-29 10:23:03
松果小编
抑郁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曾经看到一条朋友圈,“抑郁症就是矫情”,并配上了不屑的表情。这是对抑郁的人最大的误解。
在接待来访的抑郁症患者中,有超过一半的人都在纠结于一个点,那就是身边的人认为抑郁症只是缺乏面对生活的勇气。
“即使周围人潮涌动,内心仍然孤立无援。”
“随时随地都感觉走在悬崖边上,摇摇晃晃。”
“我想辟谣,抑郁症在平时也可以很开心。”
“我怕你发现我有抑郁症,但你没发现我很煎熬这件事让我更煎熬。”
“世界没什么让我真正开心的事情。”
“炒菜盐放少了,我就关掉火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吃药带给我的:失眠、焦虑、出汗、消极。”
“最严重的那段日子我无法工作生活,我的大脑是死的,就像行尸走肉。”
“主动寻求帮助对我来说太难了。”
被误读的抑郁症
“人们不会看起来是抑郁的,因为抑郁并不是一种表情。”
多数人以为,抑郁症患者平时看起来一定垂头丧气、落落寡欢、消极厌世。
其实,几乎所有抑郁症患者的日常,都比你想象的要阳光。
努力微笑、努力活着、努力社交、努力开心,你自认为不需要费力的事情,抑郁症患者都要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才能“看起来像个正常人”。
抑郁症患者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害怕别人看穿自己的脆弱,进而攻击自己,害怕别人知道了自己的情况就会转身离开”。
抑郁症,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从上述情况看,现代人以为自己有的抑郁症,其实都是某种程度的抑郁情绪。
如何从语言辨别抑郁症
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的语言有一定的特点。
心理学家通过收集分析抑郁症患者的言语行为,得出了抑郁症患者的语言行为特征:较多使用“我”,即第一人称,较少用第二三人称;较多使用极端词汇,如“绝对、所有、全部”;还有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会使用很多负面情绪词语。
如何疗愈自我?
不管是抑郁症还是抑郁情绪,都要找到方法去应对,
那么怎么样做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呢?
不要硬把自己从床上拽起来,顺其自然。
尽量远离压力源,寻找让你抑郁低沉的情绪源,隔离它,并开始做一些转移注意力的事情。学着接受自我,消化自卑的情绪,找可以信赖的人说话宣泄。
听轻音乐,舒缓的音乐,音乐疗愈法是平时较多使用的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