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抑郁那些事

2019-11-07 19:35:53 松果小编
首先我们来说到底什么事抑郁。抑郁可分为抑郁情绪和抑郁症这两种。 那么这里的抑郁情绪它并不是病理性的,是属于性理性的,抑郁情绪其实是一种思考方式,思维习惯,有什么事情都想摆脱的懦弱胆小。它可以是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思维习惯,性格特质,但它也不等同于抑郁症,也许只是一种抑郁型人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抑郁人格是比较容易患抑郁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抑郁人格的人都有抑郁症,这一点上有本质的区别的。 那么抑郁症又是怎么呢?首先,抑郁症属于病理性的,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临床特征,是一种心境障碍。主要的表现有心情的低落与环境不相称。也就是说抑郁症患者的心情低落并不一定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还有自身情绪的内化过程。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由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厌世。 同时抑郁症也是分三个不同的阶段,这个大多数人都比较了解,分别是轻度抑郁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对于轻度抑郁的患者是不用服用药物的,药物是针对中度以上抑郁症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因为轻度抑郁症患者虽然有抑郁症的心里倾向,但是并没有因为抑郁而产生生理上的不适,不需要用药物来加以控制,只需要对自己的情绪和周围的环境加以控制,辅助有相关的心理质询来疏导情绪,对其进行引导。 中度以上的抑郁症它们是伴有因为心理抑郁引起的生理上的不适,伴有自杀的倾向。重度抑郁症甚至会有生与死概念的模糊与颠倒,出现于生本能相对应的死本能。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到相关的正规的医院就医,有专业的义务人员对其进行治疗。 在这里需要着重说的部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对待抑郁的一个理性的态度。 一方面,我们要对抑郁这回事有充分的了解,大致的关于抑郁情绪,抑郁症的相关情况我已经在上文中说明,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这里要说的是——在对于自己的情绪认知不充分,对于抑郁症认知不足的情况下不要妄下定论。每个人是生活中总会遇到不顺心的是,有一些短暂的抑郁情绪,但是这些抑郁情绪未必是抑郁症。当你不知道怎么解释自己的不开心的时候也不要用“抑郁症”去解释,这对于你自己来说是自己对自己的一个认知与判断的过程。但是这样草率的下结论去解释自己未必是件好事。因为这里就有一个自我的心里暗示与催眠的过程。当你心里一旦认定了自己是抑郁症患者的时候,你的行为和想法就会自觉不知觉发向抑郁症上靠拢,最后“假性抑郁”说不定就变成“真抑郁”了。 这一类“假性抑郁”的群体大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喜欢逃避现实生活。换句话说就是“我抑郁,我有理......”好像得了抑郁症就像是万能的病,可以做一些放纵,出格的事,因为我是抑郁症患者。 请相信我,得抑郁症也一点也不好玩,真的一点也不好玩;抑郁症不是一种时尚,患有抑郁症的人真的很痛苦。 接下来我们说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患者大多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他们不是放不下过去,而是过去对他们的伤害太大。让他们没有办法在这样的伤害下去接触到开心的细胞,在这种情绪之下他们很难感到开心。所以也不要以关心的姿态去要求抑郁症患者“你要开心,你要快乐,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你没有办法体会到属于他们的痛苦,在加抑郁症患者大多都是“善解人意”的,他们会觉得你是在关心她,这是你对他的期待,他们必须完成,但是就是没有办法完成,这会给他们很大的心理压力,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痛苦之外的另一种痛苦。 2、抑郁症并不可怕,相反他们大多数是比较善良的,他们一般不会和别人较劲,只和自己较劲。也就是他们一般不会去伤害别人,只会伤害自己。把一些不好的情绪内化,自己在角落里慢慢挣扎,慢慢咀嚼,但是很少向他人发泄。这从某种角度来讲也是因为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严重缺爱,自卑又想要获取爱,又怕别人不喜欢自己,这样的矛盾心理造成。 3、曾经的伤害太大了,以至于他们已经有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让他们他注意力放在那些使自己痛苦的事情上,怕自己在受到这样的痛苦。因此他们也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也很喜欢和自己较劲,很脆弱。 所以说,患有抑郁症的人自己内心是非常痛苦的。对于旁观者的我们需要对抑郁症患者有更多理性的看待,不要把他们边缘化,更好更科学的去接纳他们,他们也是人,只不过有些不开心。我们要给他们适当的爱与温暖,在科学的了解与理解的基础之上,让他们可以从灰色的世界里更快的走出来。 对于正处于抑郁症中的朋友,也不要太过悲观抑郁症并不是绝症,他不是不可以被治愈。它与身体上的疾病有很大的一个区别在于,自己身体的健康是没有办法受我们主观意识上控制,但是抑郁症是属于精神心理的范畴,它是掺杂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和能动性的。在抑郁症的治疗里药物和相关的心里治疗也只是对自己的自我认知和情绪进行调节帮助,最终能不能康复,要不要康复,最终的决定权在于自己 人生本蹉跎,但愿好事多磨,愿我们都可以被世界温柔以待。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