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怎么办?
2019-10-30 13:56:45
松果小编
我们每天不可避免的要和各种人打交道,比如亲朋好友小聚、寒暄,和同事或领导谈话,与客户沟通,甚至面试、演讲等等,这些都是社交。对有的人来说,交友、聚会、面试、工作等社交活动是正常不过的行为,但对另一些人而言,情况则大不相同,他们对这些活动避而远之,不敢社交、不愿社交、不能社交。
你或许认为后一种人是天生羞涩、内向的性格导致,其实不是。不管内向还是外向的人,都可能会有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比如:在别人面前觉得害羞或不好意思,因此不主动或不愿意和他人说话,不敢与权威人士交流,与普通人打交道也有障碍;不愿意成为别人注意的焦点,不敢当众发言、演讲担心别人觉得自己不好,愚笨或担心看起来很害羞吗?在离开使自己焦虑的场合后,依然会回顾当时的场景,持续感到焦虑。社交焦虑不仅表现为情绪的害怕、恐惧或焦虑,在身体上也有所表现,如心跳加快、出汗、发抖、口吃、脸红、肌肉紧张及恶心、腹泻等。
很多人认为,社交的成败在于这个人是不是会说话,但真正的关键是个人的心理状态。电影《国王的演讲》讲述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的故事,他自小懦弱、口吃,后来在语言治疗师的帮助下,克服了心理障碍,在二战前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说。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克服心理障碍。
我想告诉大家,社交焦虑非常非常普遍。
心理学研究者对美国及许多其他国家的调查显示,有40%的人认为自己经常是害羞的,有40%的人认为自己以前比现在更害羞,还有15%的人承认自己在特定的某些场合会感到害羞。而只有5%的人认为自己从不害羞。
有科学调查显显示,人类最害怕的事情清单中,排在第一的不是死亡,死亡排在第二,知道排在第一的是什么吗?第一是公众讲话。所以有位作家说,如果参加葬礼的话,要在葬礼上讲话,还不如躺在棺材里。
社交焦虑的形成有历史原因,在心理学上,我们叫它创伤。创伤指的是发生在至少一年以前,现在想起来依然在身体和情绪感到不适的事件。根本性的解决社交焦虑问题,你需要系统、深入的梳理,因为它的根源来自创伤,需要不断面对和践行,直到新的大脑通路形成。社交焦虑的核心是恐惧和羞愧感,怕自己表现不够好,怕被人笑话,因而不被接纳、认可、喜爱。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交焦虑,需要系统的梳理造成焦虑的问题。但我们也有方法可以缓解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社交焦虑,当恐惧和羞愧来临时,社交焦虑的人通常非常紧张害怕,所以列举自己可能会感到焦虑的场景。 在会面、活动、发言和演讲之前,自己练习彩排整个过程,直到非常熟悉掌握 想象一下,在整个过程中,哪些点你是最害怕焦虑的?你准备怎么化解和关怀自己。思考可能出现的最坏的情况是什么?如果出现了会怎么样?你准备怎么办?告诉自己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紧张我不是唯一的。至少你可以提醒自己,“我又担心我不够好,我又觉得我不够好了”。能够将情绪和我们本身分离开来,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