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丨有这些特点的人,会把自己的生活变成地狱模式
2019-10-23 09:53:57
松果小编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这几天天气突变连续下雨,就连一个南方的朋友说,没想到你们中原这块会跟我们那边梅雨季节一样,一下雨能下这么久,我那衣服有的都发霉了。
想想也确实,这些年只要一下雨就开始连着下,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可能地球oL就要开启困难模式了?
不过这个没人说的好,有些太科幻了。但在现实中,也确实有一些朋友却把自己的生活过成炼狱模式。
我时常觉得,如果一个人经过一些年之后,还在原来的岗位、还重复着曾经的事情、秉性还和几年前一样没什么变化,那这样的人基本上就要被社会淘汰了。
毕竟时代在进步,我们面临的问题也不会只是眼前这些,我们会需要面对越来越多复杂的问题,没有任何进步,新问题就会解决不了。
在平时的辅导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的是一些35岁往上、生活基本上已经有了自己的轨道、之前一长段时间都很懵懂、刚刚想要通过改变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朋友,而且其中多数为女性。
她们想要解决的问题多数以情感(如恋爱、精神或出轨、第三者、感情破裂、婚姻挽回)为主,也会涉及到亲子、职场等问题。
并且都有一个非常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之前的一长段时间里,面对问题时选择的应对方式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采用的是“自己认为对的方式”,但这种认为背后的认知水平往往没有因为年龄提高而提高,还处于学生阶段。
用过去不成熟的眼光看待现在的问题,并不断重复这样的状况,这大概就是有些人生活质量越来越差、烦心事越来越多的原因吧。
可能在有一段时间,对于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不如意,我们会满是抱怨,觉得为什么自己会要成为最凄惨的那个。
我想你也觉得自己只知道抱怨的样子真的太丑了。而且毕竟我们都已经是成年人了,要还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那部分原因,就太说不过去了。
是的,生活最终活成什么难度,选择权在我们自己,就像你去玩游戏,游戏会提醒你选择难度一样。只是这里的选择并不会给你一个界面,导致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进行的是被动选择。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哪些因素促使我们不自觉的把生活难度调到地狱。
01都是别人的错
就像前面提到的,大部分想要借助外界专业帮助来解决自身问题的是女性。这并不代表在一段感情、婚姻里,男性就是没有任何过错的,或者说,在我所接触的案例里这些男性是没有过错的。
但是他们并不会主动去向外界寻求帮助来解决自己正面临的问题。或者在一部分人眼里,我现在正面对的不是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求助呢?
就好像,一个需要经常出差,却每次出差都与不同的姑娘按时间和项目约会,甚至有一次需要他爱人到外地把他从公安局“赎”出来,而在他眼里,就是因为她爱人做的不够好,所以才让他流连在不同价位的女性之间。
这种把所有责任推给他人的行为,还真是让自己活的干干净净又脏的理直气壮。
可陷入这种“自己没错,都是别人错”的模式中,其实就是源于内在极度的自卑、对父母早年否定教育的反抗、缺乏自我认同,只能用钱从别人那里购买。
可如果在他的眼中“所有人都是错的”、“是所有人辜负了他”、“都是因为别人,自己才变成这样”,那活在人类社会里、总是与他人有交集的他,人生大概会一直满是自卑、仇恨、谎言、敏感、欺骗、没有安全感吧。
02看不到真正的问题
可你说,在他眼里真的自己就一点错都没有么?
我不知道。不过还有另外的例子,是一个女孩,她的情况可能会让你有一些意外。她一直都会去撩有妇之夫,撩到手再把人家甩了。没错,曾经她很用心的爱过一个人,但是那个男人脚踏三条船,让她非常的伤心。她想借此来报复那些家中有着正宫,心里还想着彩旗的人。
每次撩成功她都会感觉到一些精神的愉悦,并且也不断的告诉自己“看,男人都是这样,你不值得为他(曾经那个)悲伤”。
看起来是在报复,其实只是想要从失恋、被伤害的痛苦中走出来。而不断撩着异性的她,真的会开心么?
她获得了一些报复的快感,还有男人都一样的安慰,但内心深处她并不开心,甚至她想要达到的目的也没有达到。
有不少朋友问过我,一个人十分讨厌,该怎么忘记那个人。
我就回答他,你越是想要忘记你也就越忘记不了。因为想忘记本身不就是另外一种惦记么?
在这位女朋友身上也一样。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带有目的性的,即便有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真实目的。就像她一样,虽然她想通过这么做走出来、忘记他、缓解伤痛,但她这么做却是自己不肯放下、不肯忘记对方、不肯接受事实的,另外一种自我毁灭式的对对方的惦记。
而这种惦记也证明了她的心里有一丝期待,期待那个人能回来找她。这样,她就不用面对那个因为一个不值得的人付出身心的自己,“那么个人渣你都这么喜欢,你真是丢人”。
一直看不到真正的问题,是她生活变得越来越差的主因。
03可我就是不想
可真当你把这些告诉她的时候,你觉得她会大彻大悟、回归自己么?
可能接受了其中一部分吧,就像她自己说的“我认可你说的,但现在我就想这么做”。
大概在她的心里,对那份感情的执念、对伤害的执念还很深吧,所以即便认同了,也还是会按照“想或者不想”来做出选择。
这种“明知道这样不好,但就还是想要这么做”的状态,其实并不是只有她有。像另外一个朋友,因为之前过于肥胖而被医生告诫一定要减肥,不然性命难保,可遇到美食还是控制不住。
在多数人的心里住着很多个自己。当然,这并不是人格分裂,而是在我们成为一个独立自我之前它们都是我们自己。
就比如,小时候我们的行为是基于本能和欲望,慢慢成长起来我们有了理性,这就产生了本能我和理性我;接着我们开始进入社会,需要遵守社会约束、需要圆滑,这就又产生了一个社会我。
但很多人的真实自我没有成长起来,没有将这些不同的我统一起来,所以这些不同的自己总是在生活中拉扯我们。
而又因为本能我是最先出现的,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所以也总是在遇到选择时会遵从“我想如何”,而不是“应该如何”。
可很不幸的是,客观规律不会因为我们期望它成什么样,而变成什么样。执着于“我想”,如果我想跟客观规律不是符合的,那除了碰壁还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呢?
重复“我想”模式的人,也大都有一个还可以的童年,或者被忽略的童年,前者继续延续“只要坚持,父母就会满足自己的模式”,后者则是想用我想来弥补小时候的缺失。
可无论哪种表现形式,拒绝看到问题,只会让问题变得严重。
04虚假的自信
除了“我想”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比较极端的模式,就是将自己的自信建立在对比、成绩之上。
为什么说这种模式不好呢?
自信也称自我效能感,它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影响。简单点说,就是遇到问题,我觉得自己能做到的时候,在真正做时就会有比较小的压力,容易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事情本身也会带给我们一些积极影响,反之则是消极影响。
生活就是我们与外界在不停的互动,在这个互动中我们影响外界,外界又影响我们。这种影响有时候是积极的,比如我们做一些事情,付出一些努力,努力得到认可,我们感觉舒服、有成就感。但这种良性循环并不是一直存在的,恶性循环也会出现。
在多数朋友眼里,我做一些努力,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结果,我就会难受,这就形成了与外界交互的恶性循环。
而努力究竟能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这是一个人力不能绝对掌控的事情。
可当我们把想要的能否得到、有没有比别人强来当作自己自信的基础的话,这种不可控性就会很容易让我们陷入刚刚提到的恶性循环。
接着,我们就会想要把不可控变为可控,重新让自己比别人强、重新让自己做到。有时候可以重新做到,这会让我们觉得状态还好,但有时候也会连续做不到,这样因为很努力导致的期待增加与没做到之间的矛盾,会让我们更加怀疑自己。
带着不自信去做事情,就相当于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面对问题本身,还要面对自己的不自信,这就会直接影响我们做事的结果,接着带来的就是恶性循环越来越多,状态越来越差,生活质量越来越下滑。
所以,自信这个东西是我们对自己的一种评判,但这种评判必须是弹性的,能够经得住不好方面打磨的,并由我相信自己能做到变成我始终相信自己能做到。
05缺乏理性思考
生活中确实会遇到一些比较情绪化的朋友,有时候我们会用“性情中人”、“直脾气”来描述他们。也确实,当他们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会毫无遮拦、很直白的把内心的想法讲出来,甚至会因为心里面很不舒服,而直接表现出暴力倾向。
他们就属于我们刚刚提到的本能我比较强大,理性我比较弱的那一类。
在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都会有心理、情绪、生理反应。就好比,遇见喜欢的人,自己会开心、遇到歹徒,会紧张害怕、梦想变成现实,会激动,难以置信等。
可这些反应在刚出现的时候,是基于本能、潜意识的。就像刚刚那个总是想要撩别人,借此发泄心中不满的女性。在她刚得知自己被欺骗的时候,内心充斥的是不满、不相信、不甘、愤怒、仇恨、为自己不值。负面的认知与消极情绪一并出现,随之也会有一些生理上的反应,比如过度紧张、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
但是对于这件事情来说,我们同样可以产生类似“这是上天在提醒我要及时止损,还好我没有付出更多”、“还好在谈婚论嫁前知道他是这样的人”这样偏向于积极的认知。
当然,这里的产生积极认知,并不是指在遭遇事件的同时,我们立刻就产生这样积极的认知,达到这种状态需要挺久的修炼,需要我们有能力总是看到事物积极的方面。可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失去”的接受程度是非常低的,所以在遭遇由失去这个核心发展出来的失恋、欺骗、背叛、损失等事件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也还是负面的。
但这不影响我们可以在情绪稍微稳定一些后,去重新审视这件事,去获得一些更加利于自己人生前行的认知。
可陷入情绪化的朋友,往往会很容易被情绪支配,甚至觉得自己必须得报复才行,但本质上是,对于这样的问题,他接受不了、这样的负面情绪,他调整不了,所以必须得借助报复来平息内在的情绪。接着又因为不断重复这样的模式,一边完成发泄,一边让自己更陷入情绪。
06活在面子中
无论在哪个半球,面子问题似乎都存在,但是很多人对于面子都有一种误解,那就是面子是自己通过努力和修行收获的,而不是我天生就有的、不是借助别人的影响,我就有的,更不是别人必须给我们面子。
像之前我遇到的一位很年轻的朋友,刚刚开始高二的学习生活,平时在学校也算是表现不错的,但却因为一些小事情把一位同学打了。
这些事情呢,诸如另一位同学老对他翻白眼、老质疑他、他作为班长,也老不听他的话,用他的话来说“这让他感觉很没有面子”。
他觉得“我是班长,他就得听我的,不仅不听,还老跟我对着干,我就得教训教训他”。在他的认知中,只要获得班长这个头衔,别人就要无条件的服从他、尊重他,不然就是不给他面子。
他的认知其实暴露了他内心的诉求,或者说是基于他内心的真实诉求,才会觉得获得班长头衔后应该被这么对待。
那么与服从、尊重相对应的反面是否是自卑、自我评价低、自我价值感低呢?
是的,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用各式各样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内心的欠缺,有时候我们会很直接的去追求,有时候就会产生类似他这样的,对身份真实含义的曲解。就相当于他不自觉的塑造了一个虚假的我、拥有班长的身份,而那个虚假的我是应该被尊重、服从的。
而最终这一点没有在现实中出现,他对身份的定义、预测与现实产生了冲突,为了让现实重归掌控就沿用原始的方式——暴力。
就如同心理学上经常说的,展现出暴力、攻击性的人,多半是以这样的形式来掩饰内心的自卑。而那些强调暴力的人,如果你耐心观察的话,也会发现,他们也是挺自卑的。
并且你也会发现他们总是会用强调我是谁谁谁、我父亲/母亲是谁谁谁、我的某某亲戚是谁谁谁、我有什么什么什么,来抬高自己的身份,借助他人的价值来提高自己的价值。可真实的他们是什么样的呢?
而活在这种模式里的李刚之子、持刀龙哥最终的境遇是什么,你心里也是清楚的。
想想有时候挺难的,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却不能随心所欲,不仅不能随心所欲,稍微任性一些,就会让自己的生活进入地狱难度,真的是太难了。
这句话里面是不是也包括了上面提到的,缺乏理性思考,觉得生活应该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或者能够随心所欲的生活才是幸福的、我们想要的,并且,不管我们自己究竟怎样,外界的一切都必须顺从、尊重我们,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好恶。
然而这么任性,生活并不买账呀,它比我们还任性,你不符合我的运行规律、我的要求,那么拜拜,直接淘汰你。
人类的发展史本来就是建立在认识世界、利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也不知道是科技树走歪了,还是技能点错了,才让我们不自觉的让自己具备把生活活成地狱难度的能力。但还好,如果你想要做出一些改变,也总是为时未晚。
感谢你的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