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 | 世界精神卫生日 你的心理健康 “亮红灯”了吗?
2019-09-25 06:55:00
松果小编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国家卫计委昨天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占总人口的15%左右,其中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429.7万例。
精神障碍患者男多女少 贫困者多
据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信息系统的统计,在我国的精神障碍患者中,男多女少,男女比例为1.07:1,有精神障碍家族史的占4.6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高达83.6%,18-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76.1%,患者贫困率达55.3%。
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王斌说,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整个社会中是一个弱势的群体,贫困率高、文化程度偏低,并且缺乏足够的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各地抑郁症患病率 最高为4.1%
对于人们普遍关注的抑郁症话题,北京安定医院院长马辛介绍,我国抑郁症的患病人数有所增加。抑郁症患病率各地区的差异也是比较大的,在1.6%-4.1%之间。
抑郁症与躯体慢性病有共发病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躯体疾病像肿瘤、糖尿病、关节炎、慢性疼痛、心血管疾病等这些慢性疾病,和抑郁症互为危险因素,有共同发病的风险。有研究显示,关节炎、背疼、头疼的患者患抑郁症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9到3.2倍,抑郁症患者发生肿瘤、心血管疾病、中风的风险也是比较高的。但是抑郁症经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完全可以治愈。
马辛说,由于公众对抑郁症的认知率比较低,大部分患者很少因为心理问题,或者精神疾病问题而去医疗机构就诊,往往都是以躯体的不适症状或者躯体疾病去就诊,所以也导致抑郁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率偏低一些,这样会延误治疗的时机。
精神疾病是慢性病 需长期耐心治疗
很多人认为精神疾病是终身疾病,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精神疾病是一种慢性病,只要给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持续的耐心,进行正确的治疗,病情就能够稳定甚至是好转。但目前,有大量精神障碍患者没有条件和机会进行医治。而且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治疗精神障碍疾病的专业机构数量很少,而且服务能力严重不足,据了解,我国的抑郁症人群保守估计有4千万左右,但是只有2万多专科医生。
美澳等国90%抑郁症由家庭医生诊疗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教授于欣说,把常见精神障碍疾病下沉到基层保健或者是初级保健是非常重要的,在发达的国家,很多慢性疾病是在初级保健提供服务,就是我们所说的家庭医生,再通向专科医院。比如在美国、澳大利亚这样的发达国家,90%以上的抑郁症都是由家庭医生来诊疗的。
我国三分之二县区无精神科医生
而我国有大量的相关工作都是在地市或者是省级医疗机构完成的,现在全国还有三分之二的县区没有精神专业机构,也就是没有精神科医生。据统计,全国现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1650家,精神科床位22.8万张,平均1.71张/万人口,平均1.49名精神科医师/10万人口。
未来五年 县级综合医院要设精神科
2013年,精神卫生法实施后,我国正在逐步完善精神疾病治疗服务体系。在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发布的未来五年我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基层精神卫生机构的建设,各地要在县级综合医院设精神科,至少要开设门诊,人口大县要根据实际需要考虑建专科医院。
小测试:你的心理问题有多严重?
这是由英国医生Goldberg等编制的一个主要用于社区人群筛查和评定非精神病性精神疾病的自评问卷,已经过国内大量研究使用及验证,适用性强。
①是否干什么事情都不能专心
②是否因心烦而睡眠很少
③是否感到在各种事情上都不能发挥作用
④是否对一些问题没有能力做出决断
⑤是否总是处于紧张之中
⑥是否感到无法克服困难
⑦是否从日常生活中不能感到乐趣
⑧是否不能够面对困难
⑨是否感到不高兴和心情压抑
⑩是否对自己失去信心
⑪是否认为自己是无用的人
⑫是否所有的事情都感到不值得高兴
每道题答案是“是”获得1分,“否”不得分。当评分大于或等于4分,说明你的心理健康已经出现问题,需要改变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睡眠、享受音乐、多做运动、向朋友家人倾诉烦恼等方式缓解紧张的情绪,必要时就医进行治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