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练习,与情绪共处
2019-09-12 06:19:06
松果小编
邀请身体来到一个舒适、稳定的姿势,坐着或者躺着。当你准备好,轻轻闭上眼睛,感受这个姿势带来的身体感受。留意身体是否有任何紧绷的地方,如果可以,让他们放松。也许让眼睛、脸部放松,肩膀、背部放松,双手、双腿也放松,全身都放松……如果有些地方仍然紧绷着,那也没有关系,就允许他们在那里。
现在邀请自己深呼吸三次,深深的吸气,缓缓的吐气。三次后,回到自然的呼吸。
接着,让注意力专注在呼吸,用一只手的手掌心轻轻碰触腹部。感受腹部的膨胀、收缩、起伏、移动、紧绷、放松……或者感受身体中任何明显的呼吸感受,不论是在鼻端或者胸腔。允许呼吸此刻的样子,不论是快、慢、深、浅、规则、不规则……带着温柔跟好奇,感受呼吸,同时也不排斥当下浮现的其他身心体验。
当你发现注意力游移、走神时,只需要温柔的回到呼吸,一遍又一遍,知道分心走神很正常,完全没有关系,更不需要因此责备自己,批判自己。
当你发现任何明显的情绪出现时,放掉呼吸,把相同的温柔觉知带到情绪的感受,与它呆在一块,呆一会儿。
有帮助的是,觉察情绪时在心里为情绪命名、标记,例如感到悲伤时,心中默记“悲伤、悲伤”,感到焦虑时,心中默记“焦虑、焦虑”,感到恐惧时,默记“恐惧、恐惧”,感到无助时,默记“无助、无助”……如此直到情绪消失或减缓。如果情绪减缓,就让注意力回到腹部或者呼吸。
如果情绪仍然持续着,那就允许它在那里,给它一些时间换空间。邀请自己暂停一下,不急着去改变、压抑它,也许在心中说“好的,现在就是这样,这是OK的,没关系的,这是可以的”。带着温柔和关爱,贴近去感受情绪本身。探索情绪带来的身体感受。留意在身体哪个部位感受到这份情绪,也许胸口、腹部、肩膀、颈部、背部或者其他地方。
可以问问自己:情绪在身体哪里?它要我关注什么地方,哪里正感到受伤?留意这些感受的细微变化,它的位置、强度如何改变?如果对于“与情绪同在”感到抵触、抗拒,或者情绪太过强烈,留意一下注意力是否已陷入大脑在诉说的故事、未来的想象、过去的回忆……尽你所能,把注意力带回到身体的感受,一遍又一遍。
如果发现任何自我批判或负面的想法,像是“我永远不够好”、“全都是我的错”、“没人在乎”、“未来没有希望”……知道这些想法就只是想法,也许感觉真切,但并非事实。记住,真实的你远比那些负面信念所说的你好的太多。
如果情绪依然强烈,仍然受苦。邀请自己给予自己一些安慰,问自己“此刻我需要什么?”也许是关爱、陪伴、原谅、信心或者勇气。你可以把一只手放在心口或脸颊,对自己说“不是你的错,你做的很好了。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的。我在听,不怕,我陪你。会好起来的,我爱你。”
如果你想要,也可以想象,自己被春日温暖的阳光所包围着、深深的拥抱着,想象全身充满着被爱的温暖。你可以想象爱你的家人、朋友或者师长的脸庞。想象他们在微笑着对你发送关爱和祝福。
这样照顾自己时,你感到身体和心情有什么变化?情绪是减弱,还是变得更强力,或者转变成另外一种情绪?
接着就让自己成为宽广的、温柔觉知,像天空一般广阔。天空一直在那里,而情绪如同空中的浮云,只是来来去去。情绪是一时的、短暂的,并非永恒,也不是你。
如果情绪已经减弱,邀请温柔的觉知,回到腹部呼吸的感受。就只是呼吸。就只是允许。就只是和自己呆在一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