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家庭生活环境及人格的形成
2019-09-05 11:49:34
松果小编
人的发展有阶段吗?阶段性发展有些什么特点?
美国神经病理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作为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所提出的婴儿期(0~1.5岁)、儿童期(1.5~3岁)、学龄初期(3~5岁)、学龄期(6~12岁)、青春期(12~18岁)、成年早期(18~25岁)、成年期(25~65岁)、成熟期(65岁以上)这样八个阶段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反思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
无独有偶,中国古老民谚里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
依恋期:(0~18个月)
母体十分舒适,但当婴儿与母体分离后,他便本能地感到自己的生存受到了挑战。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哺乳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理伤害。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其终生。
1.儿童:对遗弃的恐惧(自我归属感)
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有时候则不能。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他一方面使出浑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又为自己受到冷遇而感到愤怒。
母亲成为他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
成年:依恋型人格
2.儿童:对拒绝的恐惧
另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妈妈。她们出于种种原因不喜欢孩子,这种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
这种母亲的孩子我们称之为孤独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像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因此他们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们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婚姻生活里有痛苦在等着他们。
成年:孤独型人格
依赖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3岁)
当孩子的生存环境稳定后,他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转向了周围的世界,开始要离开母亲的呵护去探索他的周围空间了,这就是孩子人生的探索阶段。
这时候的孩子一方面需要尝试越来越多地离开母亲身边,从而证实自己日益增长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他们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失去母亲呵护的不安全感,因此他们同时又要求不断地得到安全感的依赖。这是个矛盾的心理要求。
1.儿童:对被控制的恐惧
溺爱孩子的母亲可能在孩子的第一阶段(依恋期)做得较好,可以较多地满足孩子对依恋的需要,但是她在第二阶段上往往出现问题。她可能过分呵护孩子,生怕孩子出现意外而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动。她们总是在冲着孩子嚷嚷:“回来,那儿不能去。”“回来,那儿会摔倒的。”这样,她就隔断了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界之路。
她这样做,可能出于爱护孩子的本能,但更可能是出于自己对遭受孩子遗弃的恐惧和自己对孩子的依恋,她不能忍受与孩子的片刻分离。孩子的反应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孩子拒绝回到母亲身边,总是设法与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逃离母亲的控制。另一种则是虽然人回到妈妈身边,但是情感却对母亲关闭了,即在情感上保持距离。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孩子,他们允许妈妈抱,但同时总是把脸拧到一边,不让妈妈亲,他们最担心的是不要被妈妈控制和“吸收掉”。
成人:回避型人格
2.儿童:对失去的恐惧
有些缺乏耐心的父母总是鼓励甚至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他们的探索和独立阶段,而忽视了孩子在离开父母之后又要回来确认安全感的心理需要,使孩子在片刻的“探险”之后常常得不到父母的情感支持,从而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他们常对孩子说:“去,自己一边玩去!”“没看见我正忙着吗?”“你是个大孩子了,别老缠着我。”结果造成孩子对独立的恐惧,害怕离开妈妈,这些孩子需要反复地确证父母是否随时都在关心着他们。他们总是眼睛盯着父母,唯恐自己稍有疏忽,父母就会消失。他们需要父母时刻都在身边。他们使用一切手段来吸引父母的关注。他们与依恋儿童不同,生气、哭闹、抱怨不是他们手中的武器,相反,他们知道如何通过讨好妈妈、做出好孩子的样子或者找出各种借口来得到母亲的注意。
成人:追求型人格
这时的孩子开始体验到了一个新的现实世界,他想要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他开始了自我形成的生命历程。为此,他必须完成两件事情,这些都会在一生中影响到他与自我的关系和与他人的关系,这就是:(1)他必须在自己的内心建立起一个稳定和持续的自我形象,以及一个稳定、持续的他人(主要指亲人)形象;(2)确定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评价,从而确立自己的自信心。
(1)自我的确认:
在3岁之前,孩子在父母不在自己身边时立即感到焦虑和被遗弃的恐惧。在三四岁时,孩子仍像以前一样,需要安全感。于是他就开始将父母的形象装进自己的头脑里,以便使自己在离开父母身边时仍然保持与他们的精神联系,保持着心理上的安全感。由于孩子开始把自己从精神上与父母区分开来,换句话说,就是开始独立了,他立即面临的一个任务就是需要逐步地建立起一个关于自己的内心形象,孩子是通过游戏来完成这一任务的。他们装扮成各种动物、人物、卡通角色等等,将特定角色的特点经过自己的认同后组合成一个独特的个性特点固定下来。
孩子在扮演各种角色中寻找自我、形成自我。这时的孩子表现为非常注意父母对自己所扮演的各种游戏角色的反应,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并强烈地希望和要求父母与自己一起来玩游戏。
a.儿童:对羞辱的恐惧
大部分的父母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的教育方法是有问题的。这样,孩子的人格就被按照父母的意愿扭曲了。
我们中国人历来讲究对孩子的“家教”,于是很多父母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和要求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点给予批评、拒绝、压制或惩罚:“女孩子不要那么疯,丑死了!”“这些东西是女孩子玩的,你是男孩子,羞死了!”“好孩子应该这样,好孩子应该那样”。……于是,孩子的人格就分裂成了两部分: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赞同和强化的部分,所谓光明面的部分;另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否定而被压抑下去的部分,所谓阴暗面的部分。从此,孩子形成一个单一的、片面的人格,不再是一个拥有完整的自我的人。孩子会本能地对自己的阴暗面感到羞耻,甚至否定它的存在。孩子将自己分裂成了“好的”和“坏的”,他会努力地压抑自己的所谓“坏的”一面,表现自己的所谓“好的”一面,并将它作为自己唯一的自我形象固定下来。他总是在努力地控制自己,控制他的自然的人性中被否定和压抑下去的部分不要“露”出来,以免受到羞辱。
成年:古板型人格
b.儿童:对被忽视的恐惧
另一些父母完全忽视了孩子的这种自我确认的重要心理过程,完全不在意孩子在玩一些什么游戏,认为孩子的游戏是幼稚可笑的,不屑一顾,更不会对孩子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给予积极的反应。如果父母从不参与孩子的游戏,不给予肯定,结果,孩子缺乏自我认识,缺乏个性,他们总是表现出多重人格的特点,并在自己的不同人格特征中间徘徊不定。他们情绪往往不稳定,常会无道理地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悲伤,一会儿生气。
他们害怕被别人忽视,他们最受不了别人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因为这样会使他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成年:顺从型人格
(2)能力的确定:自我评价
孩子在确定自我的同时,通常从4岁开始,试图确定自己对外界世界的影响,看看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和极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成功的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自我评价。他们开始与同伴甚至父母竞争(如争夺关注),炫耀自己的能力。他们尝试做各种恶作剧,并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如果得到父母的赞许,他们就会进行更进一步的尝试,直到受到父母的禁止或责骂,他们才会停止。
a.儿童:对失败的恐惧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尝试努力不是给予持续的鼓励和强化,他们生怕孩子会由于得到过多的奖励而“骄傲自满”。当孩子考试拿了95分而欢欢喜喜地回到家,向父母报喜时,他们就会说:“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你怎么不跟人家得100分的比?”
由于父母的鼓励和赞扬是如此不易得到,孩子感到永远不够好,于是永远在追求成功和赞扬。他们不能面对失败,成功使他们自大,而失败则使他们自卑和抑郁。但是无论多么成功,他们都不能享受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还不足够成功。
成年:强迫性竞争型人格
b.儿童:对竞争的恐惧
有些父母从不给予孩子鼓励,总是在批评和指责。他们总是对孩子说:“你看人家多聪明,多优秀。”“这孩子好不了。”“这孩子将来怎么办?”这样的教育使孩子不知如何表现自己的能力,即使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也往往不被父母认可。“学习不好,歌唱得再好也没用。”“这都是些歪门邪道的玩意。”孩子常常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敌意,他们从不公开地与他人竞争。
他们表面上从不竞争,也不愿意参与那些与竞争有关的游戏,他们胜利的方法是如何让别人失败,如背后说一些坏话,告状。
他们为了避免失败或批评,总是回避做出决定,却对别人的决定充满了不满或敌意,而且常常抱着幸灾乐祸的心理,等着别人的失败。他们缺少同情心和良心,回避一切竞争,却总是在抱怨不公平。
成年:巧妙妥协型人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