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总是喜欢这样的女人
2019-08-06 10:44:24
松果小编
小B,26岁,某外企公司白领,某大学经济管理系毕业,恋爱过四次,目前单身。
主诉:我在大学的时候爱上了一个女孩,那是我的初恋。她比较强势,在恋爱期间什么都要听她的,处处都以她为中心才行。时间久了,我感觉自己都没有表达自己的欲望了,很累,很憋屈,就分手了。
后来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因为我长得还算可以吧,家里经济状况也不错,所以公司追我的女孩还有几个。可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对她们一点感觉都没有,而我喜欢上的是我的上司,一个比我大三岁的女孩子。我开始刻意在她面前表现自己的优秀,并故意增加和她接触的机会。在一次合适的机会下,我向她表白了。开始她没有答应,但是我不气馁,对她展开了让公司所有人都侧目的追求,送花,约吃饭,找朋友帮忙制造浪漫的求爱方式等等,洋的土的方法用了个遍,终于把她追到了手。然后,我们开始了一段甜蜜的时光。可是,好景不长,几个月后我就发现,她很多地方和我大学时的那个女友很像,这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候的那个怪圈里,一方面喜欢着她,一方面又受不了她。慢慢地,她也发现了我的痛苦,她对此也觉得很难受,在坚持了半年后,我们分手了。
后来的这几年,我和女孩交往时,就有些注意这方面,感觉对方说话做事比较强势的女孩,我都敬而远之。随后又交往过两个女孩,刚开始认识时,觉得她们不是很强势。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交往一段时间,我就发现了她们强势的一面,最后都因此而分手了。我很奇怪,也很痛苦,感觉自己就像在重复做着同一个梦,这感觉让我开始害怕和女孩交往,感觉所有的女孩在我面前表现出来的温柔都是假的。然而,我又忍不住想要去喜欢那些比较强势的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是不是有病啊?
咨询师分析:这个案例中的小B是一个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男孩子,在择偶方面,却总是重复被同一类不适合自己的女孩子吸引。即使有所预知和克制,进行了刻意的调整,但依然无法躲避那样的结果。让他感觉自己的爱情仿佛被诅咒了一样,总是在同一个怪圈里重复,从而产生了对爱情的恐惧和不信任。
其实,像小B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在很多年轻人身上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总是被同一类女孩子吸引,却总是无法处理好和这类女孩子的关系,导致一次次的受伤,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总是被这类女性吸引,不明白为什么对其他类型的女孩子始终没兴趣。在这里,咨询师针对这个问题给大家做个分析。
在深度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强迫性重复”。其意义是指,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不觉中容易对同一类型的人产生强烈的认同和冲动,从而对他们产生爱或恨的感情,并且无法避免地总是被他们吸引,如同一个诅咒一般。
之所以会这样,很可能是因为这类人的身上有着我们成长过程中重要人物的心理特征,比如父母。而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这个重要人物在我们的重要成长阶段处在一个缺失的位置,简单说,也就是在我们最需要他们的爱的时候,他们的爱没有及时给予我们,从而造成了我们的成长经历爱的获取出现了空白区。成年后,我们开始恋爱,遇到那一类有着我们成长中重要人物的心理特征的人时,就会下意识的去靠近,希望从对方那里得到弥补。他们的出现,就等于给了这些空白被填补的第二次机会。我们会期望在与他们的交往和恋爱过程中,医治我们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心理创伤,满足成长过程中对自己非常重要,却被父母忽略了那些心理需求,填满那个空缺。
比如本案例中的小B,在会谈中咨询师了解到,小B的母亲在家里是一个很强势的女人,父亲在母亲面前总是低眉顺眼的,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小B从小到大也是如此,不敢对母亲发表自己的意见,什么事都是母亲说了算,一家人都要以母亲为中心。否则,母亲就会发火。小B内心渴望能有一个像其他人一样的温柔的母亲,给自己足够的母爱。然而,自己的母亲在家庭中更像是代替了父亲的角色,造成了小B内心所渴望的那种母爱的缺失。于是在他开始恋爱后,潜意识里会希望遇到一个强势的女孩子,然后用自己男性的魅力去征服她,让她变得温柔,从自己这里得到满足,从而从她们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那种母爱,医治好自己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心理创伤。
然而,在小B和这种类型的女孩子交往过程中,潜意识里总是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儿时母亲带给自己的阴影,往往没能坚持多久,就落荒而逃了。但是过段时间之后,他又会忍不住被同一类型的女性吸引,内心再次产生征服和治疗自己的渴望(这种渴望是无意识的,当事人自己并不能清楚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就产生了吸引——靠近——逃离——再次吸引的怪圈。这种心理现象,就是深度心理学中所说的“强迫性重复”。
有些女性也是如此,比如比较典型的“大叔情结”,就是一些在成长过程中有过父亲冷落,排斥,或者父亲不在身边(也可能是在如不在,一种精神上的不在)的经历的女性,她们忍受那些比自己大很多的男性和自己之间种种的不适,只是渴望从这样的爱情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缺失。
有着像案例中小B一样心理创伤的人的心理创伤是从小到大形成的,想要改变,或者说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弥补内心的缺失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不排除这样的方式有适当治疗的效果。就如同那些人造景观,虽然造的再逼真,终归是假的,缺少真正景观的灵秀之气,但未尝不是一种另类的景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