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中:三种常见扭曲的典型
关系中:三种常见扭曲的典型
2019-06-05 08:37:18
松果小编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清楚的是,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在于“交换”,双方的关系建立在精神层面的互换,或物质层面互换的基础上以维持平衡。物质层面的交换相对来说更为简单直接明了,精神层面的互换,很多时候就显得有些扑朔迷离了。
1.只付出不求回报
在我们身边总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对我们很好,“不求回报”。他们可能是我们的家人、爱人、朋友、同事、陌生人...这一类人分成两种,一种是根据当时处境,比如说临时你需要某个帮忙,他刚好有这个能力和心思,顺手帮你一下。另一种是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之中,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立场为代价,他人开心自己就开心,他人发愁自己也跟着发愁。前者是作为有自己的前提下在进行“乐善好施”的人群,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了自己而做,而非为了他人。后者,就稍微要可怕一些了。
明显可以看到的是,后者以他人的快乐为快乐,以他人发愁而发愁。从明面上看起来,这个人多么的有同理心啊,多么的善良啊。实则不然,这类人他没有自己,没有自己的人,他的快乐和痛苦只能建立在他人身上。他并不是自己,而他的感觉并非像他所表现出来的样子,他自己的感觉消隐在“他人”之后。他们自己是非常痛苦的,而这些痛苦他们不见得自知。没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感觉,还要装作那些“面具”是真的自己。这是挺残忍的事情,不过,这也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老道。所以,只付出不求回报,换句话说,一般的回报他是不会接受的。他要的是与他付出相等同的回报,换言之,一个人可以为了你去死,这并不是说他有多爱你,而是说,他有多想要你的那条命。而成年人的第一准则是:量力而行。
2.常说,你是“某个样子”
催眠,暗示,想必我们都非常清楚是什么意思,如果不清楚,欢迎找度娘在此约个会。在生活中,我们对自己的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在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我们接受了哪些暗示。暗示效力最为强劲的,是我们最为看重的、在意的、亲近的人群。所以,这里就需要我们自己保持对自己的觉察啦。重要的他人对我们的评价、界定(投射),然后我们接受了什么样的暗示(认同),促成了我们对自己目前印象的总和。当然这并不是单个的某个个人可以做到的,而是长年累月在我们生命中不断的经历的,与他人互动的结果,这个结果通俗的来说,就是——“我是谁”。
“我是谁”呢?当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必我们对自己会有一系列词语、句子、名字、自己的父母、等等来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为什么我会用这样的词去描述自己,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脑子里出现的是这样的事件?”
用一个互动过程来举例说明这个过程发生了什么:
A女士跟她的伴侣长期生活在一起,从两个人激情满满,彼此都很用心的在关系中投入精力和感情。到4年后,两个人的关系模式变成了伴侣总是会念叨A女士开车技术不行(哪怕A女士在驾照考核中成绩优异且胆大心细的在尝试学习)念叨A女士性格忧郁(哪怕A女士长期在进行个人成长和专业的学习)念叨A女士不懂理财也不懂什么是生活(哪怕A女士有赚钱的能力)。A女士对此表示认同,且认为自己总是做得不够好,A女士在各方面都比较小心翼翼。
从这个例子中不难看出,伴侣投射A女士是“开车技术不行的”“性格忧郁的”“不懂生活和理财的”,A女士对此表示认同。故而呈现出来的关系模式便是投射-认同模式,这部分关系模式在两个人变得亲近和可信任之后,在无意识中逐渐发酵成形。当我们亲近的人认为我们是某个样子时,我们也很容易认为自己是那个样子。关系越是亲近,那些藏在无意识深处的未处理的创伤便会“不自觉”的翻涌而来,以至于彼此无法自控的去面对亲密。这被称之为——早年客体关系在当下的再现,也可以称作“无意识的强迫性重复”(曾经在早年的关系中体会到某种痛苦,在当下以相同的方式去处理关系。)
A女士的童年重要关系中,不难看出是具有“讨好、自责、卑微”的成分。而伴侣的童年关系中,也伴随着这部分。长大后,我们要么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的另一个反面,要么变成了那个讨厌的人。至于为什么会变成那样?因为那些骨子里深刻的痛楚,总是会在不知不觉的地方就那么显露,一个不留神,当我们察觉不到自己的痛苦已经压过了自己经过学习凝聚起来的理智,那么很容易便失足了。毕竟,要再去面对创伤是难的,放弃那些让我们获益的法子也是难的,要变得努力和不偷懒也是难的。
3.都是别人的问题,反正我没错
这一类,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反正笔者有些时候也会这样干。一般是笔者承受不住那些在自己身上的责任和痛苦的感觉时,就很容易借这花招遁逃。总归呢,笔者写下这部分,还是为了让自己对自己的侥幸心理来个面对。首先需要承认的是,要如实的面对自己的真实处境,自己的偷懒,自己的不想负责,自己不想长大...都是挺痛苦的。而总结经验下来,一时的回避不见得是坏事,而总是回避,就挺容易出事。
从无意识的角度来说,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在未成年之前,我们尚且还有遁形的理由:毕竟还没有“长大”!而在成年后,我们若是不去面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觉察发生的事件的规律、属性、寓意....那便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了。
我听过:
“我好穷啊,我没钱,我爸妈也没钱,他们怎么不是富豪啊,我想做个富二代。”
“我父母对我不好,都是因为他们,我觉得我是废了,我好想死啊,我的人生没有意义。”
“我觉得我是运气不好,我要是运气好的话,做什么都能成。”
也听过:
“我女朋友总是不理解我,像个木头,没什么情趣。”
“我朋友很恼火啊,跟她说话好像听不懂的样子。”
“我领导真的是烦,对我要求好多啊,总是让我做这做那。”
其实总结下来,这些话无非都在说着同一个意思:我会这样,都是“别人”造成的,我可没有责任,你看我努力了,是他们不努力。
说句不中听的:我们不过是把自己内心对自己面对不了的部分,投放在了他人身上。看似是看不惯某个人,不过是为了回避自己对自己的不满罢了。把责任推脱在他人、他事、他物上,无非就是让自己轻松一些。可是实际呢,并不会轻松多少,这就成了自欺欺人的幌子。把本来与自己有关的,变成与自己无关的,久而久之形成习惯。那么什么东西是跟自己有关的?什么是自己?自己的感觉到哪里去了?
然后慢慢,你会发现自己越发的麻木不仁,如行尸走肉。没有意义感、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没有方向感、没有自我感、没有存在感。不知道看者发现了吗,这都是和“感觉”有关的形容词。当我们从小事上规避自己的感觉,那么最终便什么感觉都没有,这便是后果亦或是代价。承担自己所要承担的,才会有所谓的“自己”。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受了什么,也是逐渐凝聚自身的征兆。
我们已知的数据是,“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为什么呢?这大概是群体效应,大家都“没时间、没精力、没空间”给到自己,那自然很多人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咱们的时代性议题,也就在于:经济发展为前提的社会,如何使个体的存在感变得更高?要让自己的存在感变得更高,也只能从小事做起。
请试着练习列出:
今儿我去购物了,在什么心情下(难过、悲伤、快乐、兴奋、沮丧),为什么购物(让自己开心、让自己更美、让自己显得有逼格、让自己的生活舒适),想要满足或缓解自己的什么情绪,或是填补自己内心的什么空缺(感受的、情感的、身份的),对自己而言这个行为有怎样的意义(预示着在工作上新的开始、预示着女性身份的确定、预示着今儿我认真的为了自己做了一件益于自己的事儿、预示着我学习爱自己...)?
我们都不想变成自己不认识的样子、不想让自己活得过于失控、不想让自己陷入看似莫名其妙的困境、不想让自己生病、不想让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不想让自己没有活力...那么,试着从小事做起,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试着理解自己,试着看到自己,试着回到自己,才可能更改自己的既定“轨迹”。
笔者:宋杨
(本文图片引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