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爱”的三种形式:螳螂式、鹰隼式、裸鼢鼠式。

2019-05-21 21:16:09 松果小编
有爱的地方就有恨,可原始的爱,使人丧命。什么是原始的爱?那么我们首先得试着清晰原始:原始是我们生命最初动物性欲力的冲动性表达形态,通俗的说,便是我们自身原始动物性的部分。像螳螂食其伴侣(吞噬的)、像鹰隼将幼鹰推下悬崖(致死的)、像部分裸鼢鼠与其母结合以扩大家族,不需要父亲(乱伦的)。 爱,在关系中流转,以存在两个“人”为基础。也就是说,吞噬、占据他人的(原始口欲);攻击(显性、隐性)他人的(原始肛欲);剥削他人位置的、剥夺他人存在感的、否认其身份的(原始俄狄浦斯欲),并非“爱”。动物性的爱,只有主体和客体之分,充斥着自恋,认为对方只不过是自己的某某or某物。而这种“自恋”本身,便是残缺不全的,由于自身爱的匮乏,发展出来的防御性功能,爱是一种情感,有功能,却不仅仅是功能。 或者说,原始的爱中总呈现出来矛盾性,说着爱的,行为却是伤害的、倾凌的、否认的、挫败他人的、不尊重的。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像恨呢?爱的表现一旦原始,便悖离了爱的本义。 1.我爱你,那我就要“吃掉”你——螳螂式 婴儿刚出生时,可爱得使人们欣喜不已,鲜嫩的肌肤,柔软的身体,充满着新生命带来的新奇。时间倒回婴儿出生之前,看一看这些老爸老妈是怎么走到一起的。从当代的家庭模式来看,比较简单和传统的夫妻相处方式,大概是两人恋爱、结婚、生子,男主外负责挣钱,女主内负责照顾家庭和孩子。一家子人要是没有什么怨气各司其职,倒也和乐安美,要是一家子人都埋怨对方、相互埋怨。那么这就陷入了“螳螂式家庭”的困局。螳螂在交配时,是清楚自己要死的,而“螳螂式”,大概算是借了一个看似没毛病的理由,耍着螳螂的花招。 这个花招是怎么耍的呢?大概是婚前承诺满满(承诺满本来就是个馅饼),婚后一旦不能做到自己答应的,便开始找各种理由推卸责任(反正自己是没责任的)。这大概就是,又要生孩子,又不愿意承担应尽的责任,还要去指认对方做得太少。这样的家庭模式,并非是单方面的雌螳螂吞掉雄螳螂,而是大家都想当雌螳螂:“享受可以有我的,责任我可不背。”相互推卸责任,本就渗透着“都是你不好”的意味在其中,这种相处模式,久而久之,就变成互相啃噬对方的身体、灵魂、主体性。推卸责任这个动作,背后藏着一个事实,那就是双方不分彼此。成年人和未成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们能否正视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能否分清:你是你,我是我。 2.我才不把你当人,你可是鹰啊!我投射你负责——鹰隼式 鹰隼推自己的幼儿下悬崖,主要是为了让它学会求生的起码技能,那就是飞翔。而人啊,本来就不会飞,把自己的孩子推下悬崖,就变成了把自己所惧怕的,放在孩子身上,让他去承担自己的害怕。人从悬崖往下掉,三种可能性:摔死、挂在悬崖边、或是激发潜能,把痛苦转化成活下去的翅膀。很有意思的是,为了活下来,我们作为从孩子慢慢长起来的人儿,身上或多或少都接受了一部分投射。而这些投射,一方面是让我们痛苦的,另一方面,又是成就我们成为自己的。 在一个家族中,家族的每个人加起来构成了一盘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一部分由先天决定,比方说:我是谁的子女,我的父母是谁,爷爷奶奶是谁。一部分由后天自己的努力决定,比方说: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自己的学习成绩、拿到手的钱、升官掌权等等。父母学习都不怎么样,却要求孩子必须上清华,和父母自身言行一致的在学习着,孩子长期耳濡目染自身滋生出来的选择,明显是两回事。前者,本来学习成绩这也不是个问题,只有当我们把它看成问题时,它才开始变成问题罢了。 鹰隼推幼儿下悬崖,因为它也是如此学习的。父母推孩子上清华,他自己不是这样走过来的,这就显得有些跳空。正是这部分跳空,就变成了孩子若是真想去清华,就得把父母本来自己要承担的部分一并背上往上走。当然,父母通过这个过程投射出自己的欲望,孩子认同并深切体会为,“啊,咱们是一家人,我有义务去争取到,咱们一荣俱荣”并且去履行了自己的义务,那也挺和谐。而往往有些时候,“一荣俱荣”不成,就遇到了一家子合谋后,那个真实,也就是“一损俱损”。只看一荣俱荣是不够的,作为一个家庭结构选择的“接班人”,眼睛只是往上看是不够的,还得看到自己是在泥坑中,又是怎样痛苦的。而如果背负的还有上一辈的荣损,那么那一辈的荣损也得深刻体会后,才有力气走起来。把痛苦,转化成行动的力量。不然太重了,背不动,还容易给压垮。(另:投射认同,在感受世界的过程中,看到什么也都是自身内心的投射。而认同,这来源于早期对某个观点的认同,在当下发挥作用。) 3.挤掉父亲或是母亲的小孩——裸鼢鼠式 关系的形成,总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家庭结构中的关系、现状、事件的形成,也是如此。有些影响看得见也感受得着,比如说:“我的父亲是一个幽默且负责的人,这让我也受到感染,幽默且负责。”而有的影响,深刻却没那么明晰了。 以创生家庭为例:A先生和B女士两人结合,诞下一子为C。在C7岁时,A先生和B女士离异了,随后C跟着B女士生活。而A先生在不久后再婚,与D女士生下一子。B女士担心再婚对C的影响,之后未再婚。C很在意B女士对女朋友的看法,并依照B女士的特质挑选伴侣。再回看B女士的原生家庭,B的母亲跟父亲的关系呈现出来的是女强男弱,她的父亲在家中并无话语权,母亲总是叫骂该父亲“无能、不是男人”等等。B女士沿袭了她母亲的特质,独自将C抚养长大,她看起来并不需要男人,这也说明她认同了其母对其父的贬低。C依照B女士的特质挑选伴侣,这也意味着C非常认同其母。 该例子,可以直观的看出在我们的人格特质、喜好、伴侣挑选、关系模式等关键因素中,是如何蕴藏着“曾经”的影子。而这些影子,在无意识中藏得挺隐晦。当C和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时,一方面体现出了B女士的母性承担,同时也提醒我们不应忽视另一面:当一个家庭中没有男人、或是没有女人,那么这个家族中,是谁不需要男人或是女人?又是谁不需要父亲、或是母亲?或是谁又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女儿变成其他家的人呢?当B女士和儿子C相依为命的同时,父亲A一方面是被挤出这个家庭关系的,同时又是选择放弃这个家庭关系的。那么,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呢?这便是需要我们细细去体会的东西。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便是父亲的在场,父亲的在场,指的是父亲在家庭中的存在感的体现,存在感和存在形式需要区分。存在感是有情感连接、还有感觉进行确认的。存在形式为,人看起来是在的,但是很难连接上。所以,离异家庭是一种明显的父亲缺位,不那么明显的是,父母虽然没有离婚,但是父亲在家中的存在感薄弱,这也是父亲的缺位。平衡的家庭结构,父亲、母亲、子女都各自在各自的位置上,起着各自的功能,履行各自的责任。缺了一个,这个结构便容易失衡,父亲不在父亲的位置,母亲不在母亲的位置,子女也会变成其他的“人”。有的子女被当成小情人,有的子女被当成小棉袄,有的子女被当成物品... 父亲和母亲,并不单单只是一个男人和女人。父亲的功能是一种规则性的功能,明确禁忌、给到力量支撑;母亲的功能指的是一种情感性的功能,提供包容、柔情、支持。或者说,父亲和母亲的功能如何,也影响了个人定义自己的上限和下限两个边界。母亲的功能联系到道德的遵守、谩骂脏话、等等。父亲的功能联系到对法律的遵守。简单的说,细观自己,是理性为主还是感性为主,道德感和规则感如何,两者平衡还是处于失衡状态,这可以看出的是自己把对自己父亲、母亲的认同放在自己的身体中以什么形态工作着。 未成年时,我们可以说自己是被放在那个位置上,成年后,我们需要自己去意识到自己在自己的人生中,做了哪些选择。毕竟,从此之后,能为自己负责的,只有自己。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