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合理睡眠,保障身体健康
2020-05-01 18:38:57
妮妮☞心咨师☜
当前,我国居民的睡眠障碍及其带来的身心疾病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睡眠障碍会改变身体调节能力,造成脑内代谢废物的堆积。增加导致痴呆、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并容易引起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
如何才能科学合理睡眠呢?
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应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应不少于8小时,成年人每天应保持7至8小时睡眠
夜眠昼行,起居有常是人的生理性需求,每个人都应根据自身情况,养成相对规律的工作、学习、娱乐、休息习惯。注意尽量规律睡眠,不要熬夜,有条件的午休20至30分钟,节假日也要注意规律睡眠。迫不得已熬夜后也要适时补充睡眠。
造成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是心理问题,要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掌握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整方法。白天要有适当活动量,睡前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及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适当听音乐、深呼吸等放松训练有助于睡眠
每个人都会遇到焦虑、抑郁等情绪,在出现睡眠问题时,如果自我调节无效、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求助于专业人士帮助并不等于自己有病,更不等于病情严重,而是负责任、有能力的表现。
健康提示:睡眠质量决定着生命和生活质量,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睡眠,科学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工作、学习状态,共享健康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