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成长
倾听您的心声,帮助您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更加优秀,更加能体会生命的价值,让自己的内心更和谐,更能感知到幸福。过程中帮助您宣泄情绪,放下包袱,全心全意的心灵呵护陪伴,走出不再困惑,拥抱快乐! ¥780
-
倾听你内心深处声音,愿做您的良师益友
沛希老师,从事心理咨询多年之久,有着丰富的经验,无论您在生活还是工作,还是情感上的遇到的问题,沛希老师都愿意做您的倾听者,陪伴你走出阴霾,倾听你来自内心的声音,愿老师能成为您的良师益友,共同成长。沛希老师绘画心理分析和CBT认知行为疗法针对抑郁、焦虑效果很明显,随着社会眼里加大,无论工作、学习,都会不良情绪,沛希老师愿意帮助您解脱痛苦,给您一个幸福快乐的生活。 ¥319
-
个人心灵成长套餐
运用NLP技术,催眠技术,处理来访者原生家庭问题,童年创伤问题,帮助来访者清理心灵的负面情绪,启发拜访者透过现象看真相,看清楚自己,从而走出过去的困境,给自己树立一个充满希望,美好的目标,自己有信心的,坚定的去实现目标。通过用安抚内心的小孩儿,丰资心锚等技术,让来访者放下过去的负面情绪,重新认识过去的事情,看清每件事情背后的正面意义,从而获取新的能量,提高自己,让自己的能量增强,从而对未来充满自信和希望。 ¥6988
-
战胜自卑:如何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完美的梦,一个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更好自己的梦!可是在追寻自我的成长过程中,却逐渐与自己的梦越走越远,随着时间流逝渐渐的忘却了自己,随之取代的是“我不敢”、“我害怕”、“我自卑”、“我胆小”、“我羡慕”、“为什么”、“怎么办”...... 我们慢慢忘记了初心,忘记了最开始的自己,忘记了梦想,逐渐沉溺于现实的泥沼,或是为钱发愁,或是家庭一团乱麻,或是情感不顺,或是交际无力,或是子女疏远,或是莫名的感到孤单寂寞,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我们不停的比较,不停的求而不得,不停的给自己加压,不停的对自己嘶吼“为什么为什么我不行!”.“为什么为什么我那么差!”...... 放松...放松...放松...请安静下来,这一切都没有错,不要责怪自己,只是“病”了我们没有发现而已,一切都有解决办法,让我们一起来解决。 首先我们要学会重新思考和认识自己,让我们静静的深入的了解并告诉我你是谁? 然后让我们一起来一步一步接纳自己。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塑造自己朝向完美的自己靠近。 我的亲身经历:我曾经就是一个特别特别不喜欢自己,不爱自己,甚至讨厌自己的人,自卑感,孤独感,不善表达和交往,终于花了十年时间逐渐改变逐渐成长慢慢的变成了现在自己喜欢的自己!同时也是别人眼中的自己! 所以让我们一起来接纳和变成更好的自己吧! ¥212
-
爱出者爱返
许多人把“富有”, 当成人生的第一目标。 把成功的标准定义在, 名利的成就与物质的享受。 埋头追逐,陷入很深, 而无法深刻思考人生的目的。 因此,透过更多的“要”, 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日复一日,逐渐麻木, 连身处忧患,抑郁之中都不自知。 表面上好像拥有很多, 却发现自己离幸福越来越远。 一直的忙碌与追逐, 而忽视了自己心。 心若静不下来, 再多的忙碌,都只是掩饰。 掩饰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别忙着追逐而忽视了你的心。 心迷路了,幸福怎么会光顾? 让心回家,回归本性。 你会发现原来我内在的本自具足。 内心里什么都有,何需外求? 让心回家,回归本然, 体验生命的本真与自在。 若你的心还在漂泊 就让她回家吧 ¥313
-
心咨深度解惑(畅谈情绪问题)学生优惠
一对一解高效率解决来访者的心理冲突,我们看到仅仅冰山一角,用专业的心理视角,给您比较科学的分析。大量的案例,让你懂得自我价值,信念。每个人都有苦涩,也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际关系与压力,希望能在谈话中能给予心力支持。中肯的建议。 ¥170
-
心理咨询
该套餐主要用于进行通话心理咨询咨询主题:包括情感,情绪管理,职业规划,个人成长,恋爱指导,沟通技巧,人际,原生态家庭,孩子教育,各类心理疑难杂症咨询目标咨询:助人自助,授人以渔。帮助来访者解除心理痛苦,消除心理雾霾,让阳光照进心灵!备注说明:本人为心理咨询,购买时候需要沟通一下,确认我们是否匹配心理咨询,以便达到心理咨询的效果。 ¥299
-
内疚与自责:你错在哪儿了?
内疚心理的来源 有一个问题:当伴侣向你道歉时,你反问“你错在哪儿了”是好的方式吗? 很多人被这个问题吸引,觉得这的确是我们常做的事情。每当我们和伴侣争吵,发生分歧之后,对方的一个道歉似乎让我们有种情绪被堵住了,无法宣泄的感觉。“对方都已经道歉了,我还能说什么呢?”于是 “你错在哪儿了”成了宣泄胜利的一个口号。 可是 当人们说出这句话时,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想要引发对方内疚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情感上控制对方的目的。因为内疚与羞愧是人类体验中最隐秘、最难以忍受的情感,把握住一个人的内疚与羞愧,就相当于抓住了他人自尊的一个尾巴。 这种行为其实来源于每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在很小的时候,父母教育我们知荣辱明是非。每当小孩做错了事情 大人会刮一刮脸说“羞羞羞”。仿佛觉得让小孩感到羞愧,就能够矫正他的行为。羞愧这种情绪的确能够让人们回避羞愧的情境。但孩子回避的只是羞愧的感受,他们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在孩子们心目中只是形成了这样的印象——-每当我做出这样的行为时,我父母会羞辱我。父母的这种行为叫:“情感控制”它能给孩子带来被贬低的感受,使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 所以当看到“你错在哪儿了”这句话时,脑海中浮现的情境是一位怒气冲冲的妈妈拿着孩子作业本,指着孩子鼻子一顿痛骂,在怒吼声的结尾补上一句:“现在你知道你错在哪儿了吗”惊恐中的孩子忍住眼里的泪花,忍不住的是颤抖的肩膀和抽泣声,他一言不发默默承受妈妈的羞辱,只期待时间能够加速流动,或者妈妈骂的身心疲惫而离去,自己关上门放声大哭。面对不回答自己的孩子,妈妈继续破口大骂:“我问你话呢!你聋了么?!”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在人际关系中 让人感到羞耻的是最有力的控制,它带给人们无上的权利。所以 贬低学生的老师,痛骂下属的领导,往往能够对班级,团队有强大的掌控力。为了避免巨大的羞愧感让自己情绪崩溃,人们会找到一种防御机制,叫作“向攻击者认同”。人们会慢慢认同父母,老师 领导的说法,相信自己的确是笨拙的,所以羞愧感的巨大压力就减轻了,转化为内疚的体验。当我们不再站在自己的立场感受扑面而来的攻击和贬低,而是站在外部的视角和攻击者一同攻击自己,认为确实自己不对,是自己做错了,压力就减轻了。在社交场合,当人们感到羞愧时,会用小技巧化解尴尬,也就是自嘲——我率先攻击我自己了,你们就没什么话可说了吧。 ¥159
-
自我成长方案及自我成长问题解析
1.如何彻底放下压力,认识自己? 2.习惯了做老好人?好脾气真的比「炸药桶]更幸福吗? 3.当你不开心时,为什么不要急于“变开心”? 4.照顾别人的情绪之前,请先照顾自己的情绪. 5.经常内疚自责?如何减少内疚感对自己的折磨? 6.成年人都会面对“失去”,该如何处理自身情绪? 7.对自己期望太高?怎样走出“自我嫌弃”的困局? 8.躲不掉的焦虑,应该要怎样缓解? 9.如果你感觉自己有原生家庭的困扰,该怎样治愈呢? 10.「想太多」心里放不下的焦虑从哪来?为什么我们习惯性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11.如何快速走出负面情绪? 12.习惯性听话,不表达自己,这种心态好吗? 13.别为了「善良,而掏空自己. 14.拒绝别人,也能让人如沐春风. 15.怎么才能做到自我接纳? 16.拒绝「讨好],任性是被低估的美德. 17.学会不要害怕冲突,才能有「怼回去」的能力. 18.是真的为你好,还是没有找到边界感? 19.亲密关系与情绪控制. 20.敢麻烦别人,其实会更受欢迎。 21.如何面对恐惧和不再逃避人际交往. 22.如何自信地做一个内向者? 23.如何接住别人对你的否定? 24.如何面对父母的焦虑,以及缺爱的心理疗愈? 25.承认脆弱,能让自己更强大. 26.该不该复婚和没有勇气跳槽怎么办? 27.总觉得被挑战?你为什么总要跟别人比呢? 28.总觉得自己很糟糕?请拥抱你的不自信,重新定义自己. 29.害怕孩子重复自己的模式以及大龄未婚怎么办? 30.做事为何总是拖延?拖延症真相是什么? 31.如何减压? 32.低价值感的人生,你过够了吗? 33.焦虑水平高,总是担心未来怎么办? 34.当老板用kpi来压你,你也能这样逼自己吗? 35.害怕面对上司或是容易被上司激怒?学会处理与权威的关系. 36.总是担心未来,有社交恐惧,以及不敢提要求怎么办? 37.总觉得年纪大了,担心衰老? 38.三观合就能幸福吗?这是一个谎言. 39.完美爱人的标准,是给予更多的情绪价吗? 40.学会说“我真的不行”,从抑郁中赢回自己. 41. 不向「爱无能」的人要爱,不把「不被爱!归昝于自己很糟糕. 42.如何摆脱爱里的不安全感? 43.在关系中追求完美,是一种偏执. 44.亲密关系中的强迫性重复,可以是痛苦的重复,也可以是痛苦的修复. 45.为什么在爱情里,付出越多,离爱越远? ¥63
-
意象对话
当你落入一种情绪漩涡,你试过很多办法依然难以走出来,你希望能够很快的摆脱,其实,一种情绪是很好的探寻你自己的入口,是一次成长契机,带你通过意象对话找寻自己的内在,释放不良情绪的同时,也看到自己的完整。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