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疚与自责:你错在哪儿了?
内疚心理的来源 有一个问题:当伴侣向你道歉时,你反问“你错在哪儿了”是好的方式吗? 很多人被这个问题吸引,觉得这的确是我们常做的事情。每当我们和伴侣争吵,发生分歧之后,对方的一个道歉似乎让我们有种情绪被堵住了,无法宣泄的感觉。“对方都已经道歉了,我还能说什么呢?”于是 “你错在哪儿了”成了宣泄胜利的一个口号。 可是 当人们说出这句话时,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想要引发对方内疚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情感上控制对方的目的。因为内疚与羞愧是人类体验中最隐秘、最难以忍受的情感,把握住一个人的内疚与羞愧,就相当于抓住了他人自尊的一个尾巴。 这种行为其实来源于每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在很小的时候,父母教育我们知荣辱明是非。每当小孩做错了事情 大人会刮一刮脸说“羞羞羞”。仿佛觉得让小孩感到羞愧,就能够矫正他的行为。羞愧这种情绪的确能够让人们回避羞愧的情境。但孩子回避的只是羞愧的感受,他们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在孩子们心目中只是形成了这样的印象——-每当我做出这样的行为时,我父母会羞辱我。父母的这种行为叫:“情感控制”它能给孩子带来被贬低的感受,使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 所以当看到“你错在哪儿了”这句话时,脑海中浮现的情境是一位怒气冲冲的妈妈拿着孩子作业本,指着孩子鼻子一顿痛骂,在怒吼声的结尾补上一句:“现在你知道你错在哪儿了吗”惊恐中的孩子忍住眼里的泪花,忍不住的是颤抖的肩膀和抽泣声,他一言不发默默承受妈妈的羞辱,只期待时间能够加速流动,或者妈妈骂的身心疲惫而离去,自己关上门放声大哭。面对不回答自己的孩子,妈妈继续破口大骂:“我问你话呢!你聋了么?!”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在人际关系中 让人感到羞耻的是最有力的控制,它带给人们无上的权利。所以 贬低学生的老师,痛骂下属的领导,往往能够对班级,团队有强大的掌控力。为了避免巨大的羞愧感让自己情绪崩溃,人们会找到一种防御机制,叫作“向攻击者认同”。人们会慢慢认同父母,老师 领导的说法,相信自己的确是笨拙的,所以羞愧感的巨大压力就减轻了,转化为内疚的体验。当我们不再站在自己的立场感受扑面而来的攻击和贬低,而是站在外部的视角和攻击者一同攻击自己,认为确实自己不对,是自己做错了,压力就减轻了。在社交场合,当人们感到羞愧时,会用小技巧化解尴尬,也就是自嘲——我率先攻击我自己了,你们就没什么话可说了吧。 ¥159
-
自我成长方案及自我成长问题解析
1.如何彻底放下压力,认识自己? 2.习惯了做老好人?好脾气真的比「炸药桶]更幸福吗? 3.当你不开心时,为什么不要急于“变开心”? 4.照顾别人的情绪之前,请先照顾自己的情绪. 5.经常内疚自责?如何减少内疚感对自己的折磨? 6.成年人都会面对“失去”,该如何处理自身情绪? 7.对自己期望太高?怎样走出“自我嫌弃”的困局? 8.躲不掉的焦虑,应该要怎样缓解? 9.如果你感觉自己有原生家庭的困扰,该怎样治愈呢? 10.「想太多」心里放不下的焦虑从哪来?为什么我们习惯性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11.如何快速走出负面情绪? 12.习惯性听话,不表达自己,这种心态好吗? 13.别为了「善良,而掏空自己. 14.拒绝别人,也能让人如沐春风. 15.怎么才能做到自我接纳? 16.拒绝「讨好],任性是被低估的美德. 17.学会不要害怕冲突,才能有「怼回去」的能力. 18.是真的为你好,还是没有找到边界感? 19.亲密关系与情绪控制. 20.敢麻烦别人,其实会更受欢迎。 21.如何面对恐惧和不再逃避人际交往. 22.如何自信地做一个内向者? 23.如何接住别人对你的否定? 24.如何面对父母的焦虑,以及缺爱的心理疗愈? 25.承认脆弱,能让自己更强大. 26.该不该复婚和没有勇气跳槽怎么办? 27.总觉得被挑战?你为什么总要跟别人比呢? 28.总觉得自己很糟糕?请拥抱你的不自信,重新定义自己. 29.害怕孩子重复自己的模式以及大龄未婚怎么办? 30.做事为何总是拖延?拖延症真相是什么? 31.如何减压? 32.低价值感的人生,你过够了吗? 33.焦虑水平高,总是担心未来怎么办? 34.当老板用kpi来压你,你也能这样逼自己吗? 35.害怕面对上司或是容易被上司激怒?学会处理与权威的关系. 36.总是担心未来,有社交恐惧,以及不敢提要求怎么办? 37.总觉得年纪大了,担心衰老? 38.三观合就能幸福吗?这是一个谎言. 39.完美爱人的标准,是给予更多的情绪价吗? 40.学会说“我真的不行”,从抑郁中赢回自己. 41. 不向「爱无能」的人要爱,不把「不被爱!归昝于自己很糟糕. 42.如何摆脱爱里的不安全感? 43.在关系中追求完美,是一种偏执. 44.亲密关系中的强迫性重复,可以是痛苦的重复,也可以是痛苦的修复. 45.为什么在爱情里,付出越多,离爱越远? ¥63
-
意象对话
当你落入一种情绪漩涡,你试过很多办法依然难以走出来,你希望能够很快的摆脱,其实,一种情绪是很好的探寻你自己的入口,是一次成长契机,带你通过意象对话找寻自己的内在,释放不良情绪的同时,也看到自己的完整。 ¥225
-
情感陪伴
生活在纷扰的世界,有许多的压力苦恼,需要倒出来,做你的垃圾桶,让你的心里备感轻松。此时需要陪伴,心灵减压,让自己轻松的重新投入生活工作,如果堆积过多,会影响社交,人际关系的紧张,还有夫妻,伴侣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影响 ¥63
-
高敏感型人格的自我成长
你是否有下列这样的心情: ①不爱给人添麻烦 ②需要独处 ③容易有罪恶感 ④面对大量咨询时容易焦虑 ⑤讨厌去人多的地方 ⑥觉得自己做不好事情 ⑦曾为他人眼中的小事深觉受打击 或许有人告诉你,不要太担心,要坚强一点,去跟其他人一样享受生活……当你被不断地鼓励去像这样改变自己时,你就会发现很难爱上那个高度敏感型的自己。因为你在尝试改变,好去迎合他人,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你首先需要的是学会接受自己,接受自己本来的面目,努力讲将注意力从“我不能”转移到“我能。” ¥341
-
冥想:自我人格成长
自创冥想六式助你自我成长。 第一式归零,保持内心平静。 第二式问心,了解激发潜力。 第三式情绪处理,控制内心。 第四式力量调动。(重点)激发,平衡,成长,随心所欲! 第五式构建安全感。 第六式随时随地冥想,运用拓展训练。 学习此套餐,需要有毅力,自我改变的决心。每天坚持,三个月让你见识到不一样的自己。 课程安排,每次辅导后自行练习,随时解疑释惑。 前半小时需要联系你的经历往事,调动,疏导内心情结。后半小时话术引导冥想。 ¥399
-
探索未知的自己
绘画心理疗法,是借由绘画的表现,作为心理探索的模式,用自己的作品来与潜意识相互对话,通过在纸上画出以房,树,人为基础的图像中,可以看到绘画者潜意识的驱动力,从而检测到其人格,性格,压力,承受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绘画要求: 1、请用铅笔在一张白纸上任意画一幅包括房子、树木、人物在内的画; 2、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但要求你认真地画; 3、不要采取写生或临摹的方式、也不要用尺子,在时间方面没有限制,也允许涂改。 4、尽量不要画火柴人。 5、画完后请你写上自己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 ¥299
-
梦,知道答案
弗洛伊德早就发现:梦是潜意识的作品,梦用象征的形式反映了人内心深处的心理矛盾、欲望和情绪。解释梦,就可以知道人的内心中发生的事情。 一、通过解梦,我们可以: 1、与潜意识联结,了解深层自我。梦就像一个手电筒,帮助我们看清内心看不清楚的一切。 2、增进自我接纳,理清内心情感体验,通过解梦能梳理平日“藏”起来的、被忽略的重要感受,找到很多问题的根源。 3、识别身体发出的信号。 二、什么梦具有分析价值? 1、记忆深刻的梦。 2、反复或多次做的类似的梦。 3、感到特别恐惧、焦虑不安的梦。 4、醒后觉得一定要告诉别人或者觉得绝对不能告诉别人的梦。 ¥498
-
个人成长、恋爱修复
有些童年创伤的确与父母有关,但就算父母犯了错,我们也不要把童年创伤全都归咎于父母。这是因为,一些负面经历之所以成为创伤,不仅和事件本身有关,也和孩子的先天气质、对事件的解读和应对方式有关。 而就算有童年创伤,也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不会获得幸福和成功。在许多名人及普通大众中,他们的童年都过得非常艰难,包括家庭破碎、受过体罚,甚至是严重的虐待。所以,重要的不是童年发生了什么,而是我们怎么去处理,怀抱什么态度。 面对不幸的童年,人们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埋怨别人,把童年创伤作为拒绝成长的借口——都是你的错,是你让我变成这样的;一种是把童年创伤作为个人成长的养料——这些都是我经历的事情,它们都很宝贵,能够帮助我实现个人成长。 ¥639
-
心灵疏导
您学习和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和我诉说,我来帮您疏导和理清您的问题根源,给您心灵的抚慰,并为您提出解决的建议。为您排忧解难!让您更加坦然面对生活!自信地拥抱未来! 拍单流程:1.下单,有免费解答信息,在信息里简述个人问题,困扰; 2.预约时间,在约定的时间里一起倾听您的心情,一起解决您的困扰。预约时间按时咨询,如果临时有事,提前告知⊙∀⊙!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