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与孩子一起成长
2018-12-26 22:09:39
松果小编
爸妈们执着地浸泡在心灵鸡汤和海量育儿理论里,期待能更好的找到陪伴孩子成长的方法,但真正的过程中还是免不得常常焦头烂额!我也一样,我是两个青春期孩子的妈妈,现在,给大家介绍几个小小片段一起交流。
⛳️
以前有次接放学,孩子说:“妈妈,今天我英语考了96分。”我说:“怎么这么少啊?”孩子弱弱的说:“做人要乐观!”
好吧,那一刻我竟无言以对!一个四年级的小朋友云淡风轻地告诉我:做人要乐观!
突然发现自己正无可救药地深陷某个思维陷阱:我们紧盯着丢掉的那个x,看不到已经拿到的那个y!
奖赏教育的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想想看很多家长是否在孩子得第二时,家长说为什么不是第一?吝于赞赏和肯定,挫伤的不仅仅是孩子当时的心情,更是孩子的自我全能感,对孩子的自信建立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被看到和肯定,他们才会有更好状态去攻克不足。
⛳️
问孩子:“你们看现在的市区跟100年前的市区有什么不同呢?”孩子说:“我一个活了十多年的人,我怎么知道100年前的市区跟现在有什么不同?”
咦呀,孩子告诉我的明明是个真理嘛:16年的人生阅历毕竟是有限的,不要以为他们什么都知道!
此时我觉察到自己正在另一个思维陷阱里:觉得孩子当然能知道!
但是我们忽略了: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还不多久,好多事情我们活了这么久都还不知道,甚至许多80多岁的老人活了一辈子都没活明白的事情,怎么他们就能知道呢?有时我们就是忘记了他们还是个孩子。
这种想当然的固化思维也常常出现在其它亲子情境中成为亲子沟通不畅的原因。
⛳️
一次自己应试回来,如释重负,我说:“考试好累呀!”孩子们反应很大:“哇,你才知道吗?你才知道吗?我们学生党总是这么累的好吧?!你今天才知道吗?”
又是常见的家长思维陷阱:“当孩子真是好幸福,什么都不用管,只管读书就好了!”
可是你看:一次考试已让大人心力交瘁!而孩子们稚嫩的手写字写出了老茧,沉重的书包背出了高低肩,无穷无尽的大考小考,难道他们不累吗?
🐾这些小故事带来的感悟🐾
🍒多用欣赏的眼光去发观孩子的智慧
🍒尊重年龄特点不过份高估孩子的能力
🍒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同理心平等心!
如果在育儿的漫漫长路上,可以常常有尊重和反思,相信困扰会随之减少,亲子关系也能更加融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