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你控制的,终究会被反控制》

2018-12-10 08:04:07 松果小编

控制,在关系中产生并存在,也就是说,它必须有投注的对象,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完成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好”,叫妈妈为你“好”。当妈妈们这么觉得并这么做时,就是在控制了。当孩子真得加穿了衣服,顺从、接受了你的好,此时控制最终达成。


一、控制与依赖

控制与依赖,是一对以互补形式存在的关系状态。从这点来说,依赖型人常常有被控制感。但每个人都不愿被控制,之所以就范,一定是这个彼此的关系里有获益,正是这份获益牵制、制约着我就范。从能量上来看,控制方力量是强大的,被控制方力量相对是弱小的,当这种力量悬殊或不稳定时,弱小者常常允许被控制而更多去依赖以持续获益。她们两者的关系此时就是控制与依赖。


二、控制与反回控制

一旦控制与依赖相对稳定或两者力量悬殊不断缩小,弱小者发现(感觉)可以为自己不被控制做些什么时,就进入了控制与反控制期,这是一对以对抗形式存在的关系状态。 举例:也许10岁孩子曾经状况百出,就不学习,你会说“一天不打,上房揭瓦。”所以一天三四次打,效果真得还不错,这是你能想到、做到、效果也最好的方法了。可是,慢慢你发现,这孩子真的是欠揍,明明能不打他的事儿,非得把你惹毛了打他一顿才心静。 亲爱的,你知道吗,此时,孩子已经开始实施反控制了。你想啊!一天几顿打,却不知在何时?何地?强度?持久度?之后会发生什么?处于这样的状态,多没安全感踏实感啊。与其这样,不如我来控制这一切,时间、地点、事件、强度、力度、持久度,这样我甚至能知道你打我的方式以及我随后的自我疗愈安抚的整个过程。这就叫,我虽然不能控制你不打我,但我可以控制你如何、何时打我。这就是那个当下我能想到、开发到的最好的反抗方式。


三、相同本质,共同需求

无论是互补式的“控制与依赖”,还是对抗式的“控制与反控制”,其双方都有相同的本质,也就是共同的需求:还想与对方建立或存续关系(也就是想要与对方有联结)。试想,一个你不想与之建立关系的人,想要控制你,你觉得Ta能得逞吗? 所以,从这点来看,共同的需求,也是以上两种状态得以存续的前提条件。 看到这儿,也许有的朋友会说“我们两关系刚开始挺好的,我说什么她做什么,我们的日子蒸蒸日上,现在就不同了,主要是她对着干,可我就想不明白了,她对着干的既没理也没用,回回把我气的半死,偶尔听我的,我就会顺畅很多,我也知道我这是把自己情绪的遥控器交到了她手里,可关键是我说的都是对的啊,总不能按她说的来,一切都抓瞎吧!” 对此,如何破解?


四、切勿执着,莫忘初心

我们说:控制本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你对控制是否执着。 比如,控制的一方是否太执着于对错,而忽视了对方的真正对抗是被控制的不舒服感。又或者执着于对抗的反控制者,是否也忽视了对方具体所做所为所带来的正面价值与意义呢?当我们都陷在自己的执着里时,有谁还记得我们初相见时的初心:开心快乐地在一起! 所以 亲爱的们 可以控制,但切勿执着! 莫忘初心,重关系本身! 祝福你们!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