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心领神会 2018-09-06 提示:微课和正式的心理咨询不同  前段时间在群里看到一条微信,题目是孩子越出息父母越孤独。大概意思是说一个单亲妈妈培养出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儿,从小到大是个学霸吧,大学上的是清华,最后读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后。毕业后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找的女婿也很厉害,年纪不大已经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他们的孩子四岁,先是爷爷奶奶去带,由于女儿和婆婆公公关系不和,老人家一怒之下就回上海了,并且说,再也不去美国了。这位单亲妈妈退休后被返聘,收入不菲且心情舒畅,总之自己过得很好。为了女儿放弃了工作,去美国帮女儿带孩子。在美国和女儿女婿一起生活中,发生了很多矛盾。为此感慨万千,写出了这封发人深省的信。恰好,这几天我邻居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太跟我讲述了她和八十五岁的老伴这一个月来伺候从美国回来探亲的闺女女婿一家四口的事情,她讲的自己的经历感受和那位单亲妈妈讲的差不多,老太太讲到最后说,希望女儿赶紧走,再也别回来了,我真是受不了。我听了之后,很心痛,试想一对平均年龄82.5岁的老人,要伺候女儿一家四口一日三餐和清洁卫生的画面,您会有什么感受?我感受到了这位老太太和那位单亲妈妈一样强烈的失落、痛心、无奈和抱怨。这对我触动很深。心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难道真的是孩子越出息父母越孤独吗?今天就这个话题,我来谈谈我的看法,我声明一下,这仅仅是我的看法,因为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没有标准答案。每位家长在培养孩子中一定有很多感悟,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希望我今天的探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家长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究竟我们该怎样培养孩子。 一、说到培养孩子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 群里的人应该都是为人父母了,关于我们究竟为什么要生孩子,不知道大家认真思考过没?有没有人认为生孩子纯粹是希望用生命的降临来感悟生命的神奇,用自己的爱去陪伴另一个生命的成长,纯粹是去体验这种经历,去丰富自己的人生呢?如果不是这样想的,那是什么呢?仅仅是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呢?还是说,在长辈的督促下或者对同辈人的模仿,随波逐流似的生了孩子。或许还有人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有了孩子,那就生吧。总之,很多人是在生育观并不清晰的情况下、也不知道究竟怎样做父母的情况下,不清楚父母这个职称的岗位职责范围的情况下,开始了为人父母的历程。 二、那我们该怎样为人父母?怎样培养孩子呢?我们要培养人,首先要了解一下人的成长发展有什么特点。 发展心理学认为:首先,人的成长发展是毕生的历程,贯穿一生。个体一生都在为适应环境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从受精卵着床到胎儿发育成长到离开母体再到逐渐长大成人再到衰老死亡,这是一个复杂连续漫长的过程。为了研究方便人们人为地将人的一生分成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和价值。大部分人可能觉得一个人考上大学参加工作或着成家立业后就算完成了成长。其实不是这样的,发展心理学认为,人到暮年依然还在获得感情和智力的发展,即使是临终体验也是人生最后的发展。只有到生命的终止才算完成了一生的成长发展任务。可以说生命不息,成长不止。 其次,成长发展又是多维度、多方向的。它发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这三个维度的交互作用基础上,同时又在每个维度上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比如说儿童期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是向上的一个发展,;青少年期孩子的生理能力普遍提高,但语言学习能力较之前就有所下降。父母想想,我们的孩子上初中后是不是还像上幼儿园或或小学生那么爱说话呢。?成年期人的经验能力增强,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可见发展既是全方位的,又是不平衡的。成长是一个获得和丧失的动态平衡过程。 再次,成长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是相对稳定的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环境指的是一个人接触到的外界的一切事物,大致分为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是我们教育的基础和可能性。  人的生命全程大致分为,胎儿期、婴幼儿期、童年早期、中期、青少年期、成年早中晚期。其中,人的核心人格形成的时期是在童年早期,核心人格是指一个人基本的特征,比如他是什么样一个人,他的自尊、独立、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能否成功等。现在比较公认的是核心人格在三岁之前形成。 下面我们简要地讲一下个体出生后最早三年的成长过程。这是一个人生命的开始,就像盖大楼打地基一样,是人生的关键期。通过了解三岁前的成长过程,看看能否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思考。 心理学家马勒将一个人的成长发展阶段分为三个期即 :自闭期、 共生期、 分离个体化时期。分离个体化期又分为四个亚期( 孵化期,实践期,整合期、客体情感永恒期) 一、自闭期是在 0—2 个月,这时候的孩子是靠本能反射来生活的,如吸吮反射,当一个母亲把手指放在孩子嘴边,孩子就会自动吸吮手指。这就是一种本能反射,是无意识的、不受自主神经控制的行为。注意,这不是母亲或者别人教会他的。靠这种反射,婴儿找到母亲的乳头,吸吮乳汁,他这样就可以存活,母亲仅仅是提供了奶水并没有做更多。这时的婴儿整天基本都在睡觉,好像不和母亲发生什么关系,自己形成了独自的系统。我们叫它是原始自恋期,从客体关系角度来讲是一元关系阶段。 二、叫共生期是在2-6个月,大概从2 个月的时候开始,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朝母亲笑,这个微笑对孩子来说意味着社交活动的开始,这是人类的第一次社交反应。 微笑预告了自闭状态结束,微笑也预告了这个孩子从此结束了独自的自闭期,是即将破壳而出的开始。这时的孩子感觉到了母亲的存在,但觉得和母亲是一体的,孩子会觉得母亲是附属于自己的,母亲的存在就是我的存在,他不能把自己和母亲分开。孩子从一元关系进入两元关系,进入和母亲的共生关系。2-6 个月孩子的微笑是不分人的,他分不开母亲和外人的差别,所以他不仅仅和母亲共生,可能和这个世界也是共生的。注意:孩子的微笑也是他自发的不是谁教会他的。 前两个时期婴儿看上去是很好带的,母亲把他搂在怀里的时候,这个孩子是很听话的,一般是不太动的。尽管母亲并没有教孩子做什么,但,母亲的作用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母亲在自闭期没全身心的陪伴,孩子有可能不会形成原始自恋,这个自恋很重要,他是一个人自尊的基础,也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起始和动力。如果在共生期母亲没有很好的陪伴和恰当的回应,孩子就不会形成亲密关系,长大后也可能很难和人建立起亲密关系。 三、分离个体化时期(6 个月-3岁),从六个月开始,孩子开始离开母亲的怀抱朝向外界探索。他逐渐区分母亲和自己不是一个人。这个时候孩子看到母亲会微笑,看到陌生人的时候会紧张焦虑。他不仅可以区分自己和母亲的不同,也开始区分母亲和外界的不同。这是人类走向个体化独立的第一步,这个时期叫陌生人焦虑期,我们知道,孩子半岁左右开始认人了,就是开始扩大认识范围的表现,是与母亲分离的开始,标志着孩子即将通往独立之路。一个人的自体感以及所拥有的关系的特性,大多由这个阶段发生的事情所决定。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分为四个亚期: 第一个亚期孵化期:有经验的母亲会发现6-10个月的孩子不象6个月前静静的躺在你怀里,孩子开始不听话,他会拼命的挣脱母亲的怀抱,要面朝外、开始向周围的环境探索和发生关系。母亲坐在那里抱着他时,只要他的小脚一挨着妈妈的腿,就会蹦。在7~8个月时,孩子开始爬行,这是孩子在从身体上与母亲分离,这是孩子要离开妈妈向外探索的又一次进步,是独立的心理诞生的开始。 第二个亚型:实践期(10~16月) 婴儿开始学走路,当孩子学会了走路,说明已经有能力离开母亲了。这个过程很重要,这时的母亲一定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母亲对孩子这个能力的肯定和孩子离开后的反应,应该是温柔的、稳定的、抱有情感的,应该温柔且有力地推这个孩子一把,让孩子有勇气进一步的进行快乐的实践。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提供了一个可以信赖的期待,孩子将逐渐增强自己的力量,逐渐扩大把握感和驾驭感,并获得自尊感。 第三个亚型:和解期(16~24月) 这个阶段,儿童语言能力快速发展,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儿童在语言方面上与母亲以及其他重要人物(尤其是父亲)之间进行了越来越多的互动。他们开始说话时是说:宝宝要吃,宝宝要妈妈抱。后来就会说:我要吃,我要妈妈抱。这是在强调自我意识,是孩子在心理上与母亲分离的表现。当孩子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几乎是得意地展现他新建立的独立时,自体的主张以及分离的感觉便成为了核心。儿童在将自己与母亲分离,并将自己建立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过程中,虽然迈的步伐越来越大,但他仍然强烈地需要帮助和确信。儿童既想独立又害怕离开母亲,这时,母亲既要鼓励帮助确信孩子独立的能力,又要在孩子害怕的时候,、在孩子回头寻找母亲以充电的时候,能够让孩子看到母亲稳稳地站在那里。当孩子回头看到母亲还在,他就便可以踏实下来,就像充足了电一样,可以放心地走向远处了。这样反复地走出去一段路,回头看看母亲,看到母亲在,扭头继续向前走。再回头看看,再扭头继续向前走,并越走越远。 第四个亚型:自体和客体恒定阶段(24~36个月) 这个时期孩子在内心形成了对母亲的稳定的内在表象。儿童将母亲的形象记在心里,不需要走几步回头寻找母亲了,孩子内心已经怀揣了母亲稳定的内在表象。就像出门备足了干粮,这种内在母亲存在的发展,使儿童可以独立于母亲之外进行活动,并且可以体验到人际间的分离。当达到了这一点,儿童便能离开母亲进行独立活动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都是从三岁开始上幼儿园的心理学基础。
随笔:说说心理咨询这点事(四)~~微课逐字稿《孩子越出息~父母越孤独吗》(上)
2018-11-25 09:47:43
松果小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