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等待孩子的一句感恩,孩子等待父母的一句道歉
2018-11-13 21:41:13
松果小编
如果我们能够借助愤怒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正使它难以得到满足,那愤怒就是有价值的。
——马歇尔·卢森堡
今天说一说学生在校不良表现的第三种情况:报复。
提到报复这个词,首先想到的是曾经被热议的上海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2015年12月,历时两年半的上海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告终,林森浩被执行死刑。林森浩毒杀了室友,按照法律的规定,这是他应得的惩罚。
林森浩是恶人吗?校友对他的描述大多是“阳光、开朗、热情”。
他的一位高中同学表示,林高中时待人真诚、和善,但性格比较安静、腼腆。但有时候有点古怪,不太顾及别人的感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活在自我的世界中,“会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跟同学一起玩,他不打招呼就跑了。但他对朋友还是好的,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愿意帮你。”
一位大学同学称,林森浩具有多面性格,偏内向。班级活动林森浩一般都不会缺席,平时林森浩虽然话不多,但也不属于话很少的。“他对自己的智力应该比较有信心,有一定的表现力,但我感觉他似乎一直不受重视有点自卑。”
在复旦大学读研期间,林森浩保持不错的成绩,并在研究生学生会担任干部。生前还献血两次,在汶川地震中还捐款800元。林森浩在二审宣判后,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如果判决最终核准,他希望捐献遗体。
这样的林森浩跟坏人恶人根本沾不上一点边。可是,是什么让“林森浩”走上了这条不归路?我认为缺少归属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归属即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归属感则是这种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
首先,“林森浩”们是在家庭中缺少归属感。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在抱怨孩子没有责任心。责任心从哪里来,来自于归属感;归属感从哪里来,来自于从小到大自己的事自己有发言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前几天跟一位家长谈到她的女儿,智商非常高的一个孩子,死记硬背的都会,创造性的东西不行,尤其不会写作文――甚至考试的时候一个字都不写。我问了她家里的情况,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姥姥姥爷,一家人围着她转,十三岁了从来没有自己回家过,周末去补习班回来都是家长给开门,因为怕她弄丢了钥匙。上了中学才开始自己洗内衣和袜子。家长不理解,我们可以帮她做所有的事,只要她学习成绩好就行,她怎么就做不到呢。我告诉家长,这是因为她没有信心,没有机会锻炼自己所以不相信自己行。我给家长提建议:第一,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天半小时,这也算劳逸结合不耽误学习。第二,家里的事多征求孩子意见,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归属感和表达能力。第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自己做,做不好没关系,慢慢就会做好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培养了自信心,知道“我行”,以后到学校和社会上也知道“我行”,对于别人的评价就不会太在意,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言行心生厌烦嫉妒和愤怒。
同样的,在学校里老师也要民主、公平、和善的对待孩子,给孩子发言的机会,给孩子做事的机会,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培养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自然就有了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林森浩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如果能有足够的归属感,可能就不会因为那位同学“有点张扬,有时候无所顾忌的拿他开涮”而失手杀人了吧。
如何识别孩子的“报复”心理呢?有“报复”行为的孩子给大人的感受到是“受到伤害、失望,难以置信,憎恶”。报复行为的大前提是失望,可能是因为缺少关注,可能是在权利之争中失败,还可能是迁怒――在学校产生的愤怒回家里报复,或者在家里产生的愤怒来学校报复,跟老师之间产生愤怒报复同学,同学间产生愤怒报复老师。
当家长或教师有受到伤害、失望、难以置信、憎恶的情绪时,一般适合单独与学生谈,可以问孩子“你不愿意去上学是因为今天你没有按自己的想法穿外套吗”、“你不肯吃饭是因为我没按你的要求准备早餐吗”、“你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是不是想让我知道你不怕我”、“你不肯及时写作业是不是觉得我惹你生气了”。一旦你识别出了孩子的“小伎俩”,他们通常会很坦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良好的沟通也就开始了。
对待有报复行为的孩子需要特别慎重,他们通常已经感觉很委屈,离自暴自弃仅一线之隔。家长和教师及时认识到自己在权力之争中的不妥言行并承认错误是明智之举,一定一定不能把自己受伤、失望、憎恶的感觉反弹给孩子。
爱孩子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感恩,孩子也在等父母的一句对不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