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改变及心理咨询》
2018-05-25 16:12:46
松果小编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总是时不时会问自己,什么是心理咨询?蒋平教授的定义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凭借语言、文字、互动等沟通形式,帮助来访者提高自我认识,增强自主能力,解决其心理问题以促进其适应和发展的咨商问答过程"。这个定义堪称完美,在这个定义中强调心理咨询是一个为了改变(提高、增强、解决以促进等都是"改变")为目的的过程。那究竟是过程重要还是改变更为重要呢?过程可以被看见,可以被记录,相对于过程,改变就相对显得有些抽象了。咨询前后,有时从记录的资料来看,来访者几乎毫无改变(就如孵蛋过程,在破壳之前,外表几无变化),但我们就此可以肯定的说他真的一点改变都没有吗?我不禁要问:"是否有改变"究竟是外界的观察记录决定的还是来访者本人决定的呢?
曾看到过这么一段文字:"改变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意愿的强烈与否,只要意愿足够强烈,改变就在下一刻"。乍一看,这句话似乎非常有道理,可是经受不住进一步的推敲。试问:我想要改变现状,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意愿更强烈呢?这还是要方法吧?一定还是得求法。只是我理解的这个法不是外求法,而是内求法,即求诸己,求自己的本心,从而由内而外的开始改变。有求就一定有问,那问谁?问自己,透过虚妄,通过真实的回答自己,一直问到自己最本真的"因"(为什么要改变的因),一旦认同了这个因,改变的强烈程度那是毋庸置疑的,然后静静的关照它,慢慢的智慧就会升起,然后就知道如何去改变,这种改变是由内而外的,它是富有生命的,而且是改变就在下一刻。
在佛法里经常能看到"本自具足"这句话,本人理解它其实和人本主义的思想基本吻合,我自从学习心理学接触到人本主义之后,就深深的认同这个理念,每个人都具备自我完善从而圆满的能力,因为他本来就圆满。只是我们常常是向外求法,方向错了,所以很多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被完全疗愈或疗效不佳。
我理解的心理咨询是什么呢?我现在的理解就是:"帮助来访者放松下来并通过一定的语言(包括:文字、话语、肢体动作,也叫肢体语言)引导,让他本人问心内求,最终决定是否改变的一个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代心发问,向心咨询”。这就要求我们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需要拥有一定的智慧在那一刻能够成为来访者心中的"我"并"代心发问",同时来访者能够如实的回答"自己",最终让来访者本人找到自己想要改变的最本真的"因"(为什么要改变的因)之所在,从而让改变按来访者本人所期待的方向发生(也许来访者通过问心之后他觉得不需要去改变,看清楚了以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从而得到完全疗愈),这或许就是人本的另一层内容:"尊重来访者的决定(是否改变的决定)"。
既然"本自具足",那我自己就不用外求咨询师了,我自己疗愈自己,你或许会如此问?的确,你可以自己疗愈自己。
那如何自己疗愈自己呢?让自己成为"空"——具有空属性的空。可见的东西都是可以计算大小的,我们常说大海无边无际,形容它的宽广和无穷的大,但因为它可见,所以它的大小其实是可以计算的,从而也说明了它根本不是无穷的大,否则就不会有海啸了,因为它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海啸"的巨大动作,于是有了"动乱",发生了海啸。其实世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有了这段话:"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那人的胸怀是什么呢?是"空",是人体这幅"臭皮囊"下的"空",它与宇宙一样无边无际,它与宇宙同源,你所看到的它都能容纳,无所不纳,我称之为"心宇宙"。我们人体肉眼看上去很小,但如果我们把他放大到无数倍,他何尝不是一个宇宙的模型呢?他就是"空"。
以下是"空"之假想内容,个人感觉远不完善,需要后续不断的去体会补足及圆满。我不知道是否有来世,或许有,或许没有,无从知晓。但不妨碍我们做个假设,假设我们心中的那个"空"(真我:空的属性,追求探索及经验)一直都存在着,从未消失过,只不过是借助下我们人的这幅"臭皮囊"(假我:以保证躯体的完整及生存为原则,欲望的发源地)到人间走一趟,阅历一番,经验一番,等"臭皮囊"的机能耗尽,它就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类似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那个注意力("空")始终还是那个注意力("空"),只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仅此而已,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我们常常以为那个"臭皮囊"就是"真我",想尽办法想让它活的更长,享受更多,于是有了各种欲望、爱恨情仇、生离死别等。我们有烦恼,有苦痛,都是因为把假当成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执念",我们给了我们的"空"设了太多的限制,让那份空的容量不够大。倘若我们能让自己心中的"空"回到真正的空的属性,把我们所有的"遇见"都通通纳入到心中的"空"中陈列,全方位全包围无死角的用宁静的心去观察着它们,我们就一定会生出智慧,让事情往我们选择的方向发展。空的状态,是一种全允许的状态,事情可以这样发展,也可以那样发展,怎么样都是可以的,全然的接纳,尊重任何事物发生发展的存在,我们只是探索及经验这段人生的一个过程。
时常让自己静下来,回到"心宇宙"的"星空"下,让"假我"和"真我"对话,也就是时常"问心",让"真我"指引着我们前行,很多问题行为就能得到疗愈,人也就越活越明白,从而达到身心合一("假我"与"真我"完全吻合)的境界,如果能进一步达到真我与宇宙合而为一,那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神往状态——身心灵合而为一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或许时间都是静止的,从而可以让自己体会到一瞬即永恒。
或许佛、耶稣等先贤圣人达到过这个身心灵合而为一境界——“我是宇宙,宇宙亦是我“的境界。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凡人通过时常问心的经验,一定可以让"臭皮囊"的生存时间拉的更长(也就是寿命更长些),我如此假想着。
对“空”感兴趣、需要心灵成长的朋友们,请动动手指添加公众号:“心空心理咨询”,让我们一起成“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