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竟然也会遗传?

2017-12-02 07:35:20 松果小编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父母或祖父母患有抑郁症的时候,那么,TA患上抑郁症的风险更高。 研究发现,与家族中无抑郁症患病史的人相比,一个人的祖父母或父母患有抑郁症的话,那么它的抑郁症患病几率较前者增加了两倍。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于一名抑郁症患者来说,其生物学后两代内的抑郁症患病风险显著增加,”来自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州精神病学研究所 Myrna Weissman总结道。 不过大脑健康专家强调,在任何情况下,抑郁都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家庭成员出现患病史。 “虽然抑郁症家族成员的抑郁风险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某一位家族成员肯定会出现抑郁症状,” Jeffrey Borenstein 博士表示,他是纽约大脑和行为研究基金会主席。 他表示,该研究想要说明的是:“人们应该意识到抑郁症家族史对自身抑郁症风险造成的影响,一旦他们出现抑郁症状,那么他们应该立即寻求帮助,因为,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者们对251名年轻人(平均年龄为18岁)及其父母、祖父母的相关信息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与非抑郁症患者父母相比,抑郁症父母的孩子的抑郁症风险是前者的两倍,并且他们患上一些具有破坏性疾病的风险也很高,例如:上瘾,有过自杀想法甚至尝试过自杀,较差的机体功能。 研究小组发现,其父母或祖父母中均有抑郁症患病历史,那么,这一家庭中的第三代出现抑郁症的风险比普通家庭高出三倍。 因为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抑郁症的预防或治疗,“因此,抑郁症家族史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显然应该意识到自身的抑郁风险,尽早预防或及时治疗显然对他们的精神以及身体健康是十分有利的,” Fornari 认为。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