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变成“小丑”,知晓自己曾被至亲虐待是理性崩塌彻底的导火索。
2019-10-21 17:24:39
松果小编
笔者:宋杨
(文中有《小丑2019》剧透,不希望剧透的小伙伴请谨慎阅读。)
亚瑟在镜子前扯出微笑的脸,明明在哭的小丑妆容之后是无法出自本真发笑的沉重感。唯一可以给到他寄托的,便是他仅有的身份“小丑”。当他失去自己做小丑的本钱——笑容,也就意味着他失去了做小丑的资格。所以当他再用小丑的身份去工作,他是没有足够能力去维护自己的身份,吸引来的便是那些小混混。他们抢走那块象征他身份的牌子,小丑为了拿回身份在车流间奔命,当他的能力匹配不了“小丑”的身份时,象征身份的牌子成了击打他的武器。小混混他们从小丑身上看到的是他们不能接受自己内心沉重的部分,通过打他的行为,将自己无法承受之重一并施加给小丑。在一顿施暴之后,那块牌子碎掉时,支撑他的那个成人身份,随之破碎,留下小丑躺在巷子里像个小孩子绝望地大哭。
本就沉重不已的小丑,去到治疗室,他用笑着哭泣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揭示了随着现实打击的发生,具有精神病特性的混合性情感开始迸发——笑和哭混在一起,喜悦和痛苦同时交替,“是我想的太多,还是这世界变得更疯狂?”不知是他误解了现实,还是他活成了现实的玩笑?他渴望被理解,得到的回应不过是“大家都一样”,倾听他的人只是假装在倾听,他重新拾起“我很好”的面具。对方关注他曾经写了什么,听不到他正在写什么。
世界变得疯狂时,“人们只想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去跟人建立关系,而对当下的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难道不是最疯狂的事吗?小丑正在逐渐消解的主体性,随着他的痛苦被平常化而慢慢被分解。与此同时,他也发现并且在内心种下了“果然,这些人都是一个样,那么就不是我的问题”的种子。“心理治疗师尚且如此,这个世界的“心”姑且坏了罢!”他拿出可以引人发笑的“梗”,拿出那个让他痛苦的“核”。旁人只会发笑,无法洞察其中隐藏的痛苦。他说过的话被当成没说过,他想死自然也不会被重视。生命像是儿戏,真正的欢乐在他逗笑小孩时被理解为骚扰。黑人女性本象征着底层民众,在底层民众那,他依旧受到歧视。这也是他真正的境遇,在社会上处在边缘位置遭受欺凌,在精神上处在边缘位置面临着崩溃。
回到自己家时,那些破碎不堪的生活现实,面对起来就显得更加无力了。他处在崩溃边缘,还得照顾已经崩溃了变成精神病人的母亲。他成为小丑,制造欢笑和轻松给他人,在家他也是那个制造欢笑和轻松的人——听从母亲的话:装出笑脸,给世界带来喜悦。而这里涉及到一个关于身份的误认:给世界带来喜悦并没有问题,可是通过假装怎么能真正的让人感受到喜悦呢?能够让人感受到的喜悦,需要有感而发。故而在这个误认之中,他自己的感觉被排除在外。它提示出为什么他没法儿做“小丑”去带来喜悦,因为他没有自己的感觉——没有自己。看到自己喜欢的喜剧演员莫瑞时他的神情自发的变得喜悦,在内心深处他也想成为那个被人鼓掌欢迎、享有目光和支持的人。莫瑞出场前,其余的人们对他的眼光都持有非议,当莫瑞对他进行肯定时,莫瑞无疑在他的内心变成了那个“世界英雄”绽放着光芒。
让他大笑的,便是朋友借给他枪支后他由怀疑自己不能拥有,转而摇身一变和朋友一起取笑另一个比他更受歧视的人——侏儒。他的大笑,与他见老板时的窘迫和小心呈现出明晰的对比。同时也意味着,他自己心深处以为最讨厌那些不尊重人的人,其实是讨厌自己。那些不尊重人的人,在他拥有枪支时以嘲笑侏儒的方式在他自己身上显露无疑。他内心隐藏着那些他所“讨厌”的特质,欺压、不尊重、两面三刀。分裂的特质在此呈现出来,他也做着和其他人类似的事情,在面对比自己弱小的人时,他亦是高高在上的。老板说着喜欢他,却表示对他非常不满,同样出于难过的笑容浮现在脸上,出于对“喜欢和攻击难道是一回事”的疑惑。一致性的感受到喜悦去表现出喜悦是主体性体现的其一证据,一致性的去表达他内心的喜悦,对他来讲过于稀少,因为多数时候他都处在被“欺凌”的位置。
当他在被老板批评后回到家,电梯中一对母子抱怨大楼真糟糕,当他终于有一种“啊,我们是相同的人,我也是这样感觉”的认同发生后,他想要跟他们建立关系。通过模仿对方开枪自杀的手势,这时对方又有些怀疑他是否有问题。为什么他在生活中总是处在被嫌弃和看做“奇异分子”的位置上呢?答案在于他与其母亲——一个精神病人的无距离接触。他出于照顾母亲去给母亲洗澡,男女本有别,他给母亲洗澡同时交付出去的,还有自己的男性身份和对应的男性能力,同时出于本位——儿子的位置与其父亲的位置混淆起来。与母亲的无距离接触,象征性消解了他作为儿子的本位、男性身份、独立身份的同时,也将他跟“精神病人”的边界模抹杀掉了。换言之,他对自身不对劲的状态更多时候只是在渴望被理解,而自己始终没有去理解它们是怎么回事。他自己放弃了理解自己的权利,而对于一个自我放弃的人,被旁人理解为异类又成了“自然”。
正如他妈妈告知他的“你要装出笑容”,这里他也装作自己是父亲的身份与母亲在成年后赤身裸体相见,由于位置的错位,他在情感上以喜悦的表情去表示哭泣便也不奇怪了。他妈妈依旧在期待有人来对他们给予帮助,亚瑟充当了那个帮助者的角色,他作为母亲的对象存在者。并且给他种下“当谐星不是要会搞笑”的种子,背后的潜义在于你根本不能通过你目前的小丑身份得到认可——你是一个没有身份的人(精神病人的身份属于社会赋义的位置,而他妈妈否定他的身份亦是在对他进行施虐,一个可以被精神病人施虐的人,可见他的身份感更加低于“精神病人”。故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亚瑟在生活中常常被周围人欺凌,因为他认同了妈妈给到他的位置,他的内核已是一个比“精神病人”位置还要低的边缘人)。类似的潜在疑惑“亲近和攻击是一回事吗”再次出现,出于他对母亲这个亲近之人的不理解而产生的痛苦,本来他很认同母亲,期待社会上的人们给到他接受和好脸色,从而变成对期待产生疑惑:不可能有那个人出现的吧,这些疑惑以无意识的方式彰显。
当他拿着枪舞蹈时,唯唯诺诺的他和另一个截然相反的他进行对话:
“你叫什么名字?”
“亚瑟”
“你真的很会跳舞”
“我知道”
“谁不会跳舞?”
“他”
他开枪(倾凌性、攻击性的表现)打死了那个不会跳舞的“空气”,“会跳舞”是有能力的体现,或者说他打死了那个无能的自己。往往自己本是跟自己最亲近的,他用攻击的方式去攻击最亲近的——由此可见从认同其母到发展成行为上的认同在此泛化的展开了。这时他的妈妈询问那是什么,显然被亚瑟的枪声惊到,同时作为一个压制出现。他的妈妈总是期待美好的,或者说那个对美好的期待压制了亚瑟去体会杀死无能的自己的过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亚瑟的无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他妈妈的认同,他杀死的是体内的“妈妈”。妈妈当然会警觉,并且一改常态的温和,大吼“那是什么”。(体现出一个精神病人妈妈对亚瑟的掌控及压制)
随着亚瑟杀死“无能的自己”崛起的,是他的主动性,他尾随邻居想要与其建立关系——而尾随这种具有倾凌性(攻击性)的动作在之前的亚瑟身上明显是少有这个痕迹,多数时候他作为被倾凌、被攻击的人出现。所以当他以包含着倾凌性(攻击性)的方式觉醒,展现其主体性的方式也会伴随着倾凌性(攻击性)。
由于亚瑟想要做小丑的意愿本就属于认同他妈妈给到他的界定“装出笑容带给世界喜悦”,在随着其母否定他借用小丑身份维持生活的能力后,他从原本写不出段子,到抄写他人的段子,并且连“笑”的反应也是附和旁人的声音时。对自身“笑”的感觉迟钝,反应了他更加对自己的感觉更加麻木,而这种麻木是源自对被附加身份——小丑的第一次隐形反击。他记在笔记中的“永远要观察好笑的事”提示了他为什么无法真正快乐的根源,为了变得好笑,他回避了自己的痛苦,同时回避了其他除了“笑”之外其他享受存在的渠道,这是他的痛苦所在。为了变成“妈妈想要的样子”,他放弃了自己,放弃了真实的去表达自己。这种放弃从亚瑟的年纪上来看,已经太久。等到他作为自己再爆发时,那些由于压制真实的自己而遭受到的倾凌(攻击)以非常猛烈的形势袭来。他开始在笔记本上将写下的“人”划叉,划叉作为象征性的杀死人的动作流露,愉悦之情也不由自主的浮现。
这里还没有完全爆发,基于亚瑟在笔记本写下“罹患精神病最糟的是,大家都期待你没病”所提示出来他尚且被期待束缚着。他感兴趣的女邻居在这时来敲门并表示对亚瑟的兴趣无异于也让亚瑟在工作中精神满满,表现为胜任工作,从而也意味着他的内在还是渴望着被注视和期待的。可是他做了太久的老好人压抑了太多倾凌性(攻击性),已经藏不住了。所以最终让亚瑟失去工作伴随着的身份的,是他无意间将寓示着攻击性的枪在儿童面前唱到“真正开心”时通过掉落的方式展示出来。
在儿童面前将枪掉落在地,意味着他自身的安全感的缺乏已经让他随时处于警惕,以至于面对对一个成年人来讲毫无杀伤力的儿童也带着武器。毕竟生活中太多“突如其来的灾祸”:朋友出于自保的“出卖”,他什么都没说。看到女子被欺负他不能与之抗衡,从而采用用惯用的“哭笑”去引开三名男子对女子的关注。男子本想欺负女子,当他能力不够想要帮忙时,只能肉偿,故而也只有沦落到被欺负的局面。毋庸置疑,他在此时对女子抽身离开的帮助是通过“自我牺牲”换来的。他在此体会到的,是作为一个“好人”的无用,他与他一直回避的自身无能间,进行了一次真实的碰撞。他笑自己看得清楚想要帮忙却无能为力,对方笑的是他已经沦为鱼肉任他刀俎。他惯用贬低自己而获得的“病人”身份,此时也不能像在没有杀伤力的妇女面前那样可以让他得到庇护。无能的代价,便是任人欺凌。枪在这里,成了保护自己的工具,被欺凌到失控,他射伤了欺凌他的人。通过以暴制暴的方式,他摆脱了那种只能处在底端任人欺凌的无能。他那丝毫并未由于第一次开枪而打不准对象的手,也出卖了他积压的攻击性迫切想要施展的渴望。
在杀死欺凌者后,从他第一次拿着枪跳舞被打断到现在放下枪一个人享受这份快感,他不再需要“枪”(象征着男性能力),枪已经借由这次从杀死代表自己无能的“空气”到杀死眼前这个真实的无能的欺凌者之后,内化到他的身体之中。欺凌者的死亡,对他杀死人的行为有了一个扭曲的镜像命名:英雄。英雄的名在此通过“杀人”的行为绑定在一起写入他的体内,他的舞蹈第一次在镜头面前呈现,其表现出的自在和享受,不亚于“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喜悦,真正的“小丑”出现了。而这里的“小丑”,从原先内外不一致:装作高兴带给人喜悦;进化成内外一致:高兴的享受杀人的喜悦。而他也迎来了第一次在镜子中,享受的看着自己的确定。这份确定中由于男性身份的再整合,从他走路的姿态到拥吻女邻居的气场都证实了他不再是曾经的他。
他对同情的白眼、敢于讲出朋友的出卖、直接砸坏打卡机扭头就走、让他妈收声....基于他找到了在“微笑”之外还有其他的存在感。而这存在感,是基于作为“小丑”被看到。他成了出现在众人口中、眼中的“公众人物”,可是依旧不是他自己。奈何从极低的存在感到人尽皆知之间落差过于巨大,当他再看到电视上被大家都接受的市长说着明明不了解死者却表示同情的模样、听着歪曲小丑用意并且贬低小丑来抬高自己的假惺惺、面对着假装在听他说话的治疗师时,他通过杀人被极大关注和谈论的存在感让他不能耐受自己又跌回曾经的境地。做回亚瑟便怀疑自己是否真实存在、没人关心、会被忘记、不被重视、会被放弃...这一切都太窒息了。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作为那个不知道自己从小到大“使命”的人,面临着在舞台中间出现也不能发声的无能境地。
当他以亚瑟的身份出现在台上讲段子时,他仅有的“笑梗”来自跟妈妈相处的段子,这也揭示了他内在有多么的贫乏,同时也意味着他的内心之中“只有”他的妈妈,他已经被其母满满的占据。极度被占据和做杀人小丑时彰显出自身存在感的巨大差异,让他怀疑自己的真实。借助他所在意的女邻居的目光,将他拉回亚瑟身份上不至于完全失控。他太渴望真实存在,作为“小丑”出现时获得的存在感对他来讲具有致命吸引力。加之对他来讲重要的女邻居将“小丑”判定为“英雄”、迎面走过的人戴着“小丑”面具,这类正向肯定对亚瑟来说过于缺乏了,而以暴制暴本是异化的正义,随着“小丑”的行为被肯定时,他又被异化了。
他试图跟他妈妈去分享被肯定的喜悦,通过共舞的方式。而他妈妈只是询问他身上有香味,并不能感受到喜悦。这与他所找到的治疗师只是问他问题而感受不到他的痛苦对应起来。他妈妈便是一个只关心她想要关心的事情并且毫不关注他的人。由于太亲近,亚瑟是不能识别的。这也是为什么当亚瑟作为亚瑟时,他不可能拥有存在感的根本原因。他至亲的人从未感受到过他的真实,他至亲的人也从未把他当成一个活人去感知。明显在亚瑟的妈妈这,她不具备一个常人的能力,这也揭示了亚瑟为何会那么渴望“被感受”,因为从未拥有。
他妈妈渴望爸爸的回应,他渴望着他妈妈的好心情。当他通过杀人获得强烈的身份感时,他爸爸是谁也浮出水面了。那个具有跟他同等影响力的另一端点人物——市长,那个嘲笑“小丑”是孬种的人。亚瑟本来对他的爸爸尚有一丝想要触碰,他先是遇到了他的胞弟,出于对自己痛苦的感知,他总是更容易感受到他的痛苦。他用手在胞弟的脸上扯出一个笑容,对应第一幕他自己在自己脸上扯出的笑容。这也意味着从本质上来说,他和胞弟只是穿的衣服不同,内里被注入的“不快乐”揭示了他们一致的内核。
在遭到对方否定他妈时,他试图掐死对方。他与他妈妈之间由于巨大的秘密后的羞耻被绑定在一起,而他再看到镜映出他自身孩童真挚的弟弟时,他松开了掐对方的手。出于羞耻,他逃回家。这部分羞耻感伴随着身份,也联系着权柄因维系自身利益而显露的丑恶嘴脸。亚瑟的逻辑是“自我牺牲式的”,不能接受常规的利益互换。这一点在他妈妈为了爸爸牺牲了自己的身份去守住秘密,他则为了他妈妈牺牲自己的真实上显现出来。他爸爸为了自己放弃他们母子,在他看来这是背叛、也是丑恶的化身。他爸爸不能接受底层身份的普通女人,意味着不能接受真实,对于亚瑟来讲,他只有那些残酷的真实。所以从这个维度来说,亚瑟的爸爸回避的,也必由亚瑟担起责任来。这部分“担责”在现实中的呈现为:亚瑟的爸爸不能接受其母的身份,加上其母精神的脆弱性促使了其母精神病发;亚瑟爸爸抽身离开后,亚瑟作为一个儿子和男人的双重身份顶替了其父要承担的责任去收拾残局。
莫瑞的身份——喜剧界大佬,作为一个业界“权威”代表人物,更像是父亲般的角色。在亚瑟面临被父亲“嫌弃”从而拒绝承认他时,他在电视上再次看到那个曾经“接受”他的父亲般的人物拿他取笑。这无疑是双重打击!亚瑟的父亲嘲笑着声张正义和为了自卫杀死欺凌者的他、如父般的偶像嘲笑着拥有梦想成为喜剧人物的他。作为亚瑟实在是太苦了,他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他所看重的人如此虚假。“小丑”的身份集合了声张正义的代表、被父亲拒绝的儿子、没有价值没有归属感被嫌弃的穷人阶级、真实的声音。亚瑟的父亲由于无法面对自己的羞耻感扯谎并且动手打了亚瑟,听着代表着真实声音的精神病人在旁嘶吼,亚瑟进一步怀疑“真实”到底是什么,自己是谁?
当亚瑟想要找到“我是谁”的真相时,他终于发现关于自己的一切都是谎言,他妈妈领养他、虐待他以至于他精神失常,他把他妈妈当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他杀死他的妈妈,杀死那个说“你是小丑”的人,他和曾经“小丑”的限定告别。当身边最亲近的人是那个伤害自己最深的人时,他对世界彻底绝望了。他发笑的病症,不过是她妈妈纵容男友虐待他留下的后果。对他最冷漠的,是他认为最亲近的人,还美其名曰:装出笑容带给世界喜悦。这里揭示了他妈妈命名他笑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恶,隐喻性对应他的身份“小丑”掩盖了为了暴力而暴力的罪恶。他向来是弥补了他妈想让他成为的那个空缺,他妈需要笑容,而他就是彻头彻尾的笑话。
随着自己身世的真相被揭晓,他能够发现自己并没有和女邻居有任何关系,他可以看到部分真实的代价便是所以对他人期待的破灭。他杀死所有“假惺惺”的人,杀死他妈妈(杀死精神病人的代价便是自身的精神病发作),杀死假装担心他的朋友,放过真正关心他的侏儒。真正的小丑彻底出现了,那个信奉着“绝对真实”的小丑。为了维护他的真实,他与“不真实”作对。首先,他杀死了自己体内的亚瑟,杀死了自身的不真实和无能。“我希望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值得,我也厌倦了假装杀人不好笑”。可是他也不是作为自己出现的,他还是“小丑”,基于曾经他妈妈跟他说的那句话“装出笑脸给人带来喜悦”的推动下成为的“小丑”,现在他自己创造的,只不过是新的“小丑”。
在电台直播上,他讽刺所处的社会、讽刺人们把一些命看得不值钱、讽刺人们彼此不尊重。他不满:难道只有那些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才值得被尊重吗?他戳穿假装欣赏实际在讽刺他的莫瑞,作为一个边缘人的代表,他呼唤他也需要被尊重。他在警车上看到“由他而起”的暴动时,欢快的笑着,因为他知道这是由自己而起。他最初杀人的本意不过是在自己感受到强烈的危险下为了保护自己而产生的行为,街头的暴乱显然并非因为危急时的反抗。而是群体与群体之间借由“小丑”名义而爆发的肆意攻击,实际“小丑”他只是“边缘人群”的代表,他太渴望被肯定了,过于渴望,便会迷失。他最初维生的小丑身份是由那个歪曲他整个人的母亲投射给他的误认,此时他的“小丑”身份亦是被疯狂打砸街头甚至伤人的众人赋义了畸形——都不是自己。
这就是人生
看起来也许很好笑
有些人就是故意
践踏别人的梦想
但我绝不会灰心丧志
....
小丑以暴制暴,是自毁式的,或许在影片中我们很容易站到希望他“黑化”的位置上,出于对自身无能的愤怒。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小丑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成为他人眼中的自己特别简单,牺牲自己去满足对方的愿望,然后对方会有新的愿望不断升起,只需要不断去满足就好。成为具有主体性的自己更加困难,放弃期待他人的确认,承担每一个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前者短暂看起来不费力,直到最后醒悟时早已跌入无底深渊。后者每一步都艰难,最后会怎样,还得看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自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