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本心理学经典著作,你看过几本?

2019-09-02 16:55:50 松果小编
1、《乌合之众》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这是一部争议极大却经久不衰的心理学经典。书中对于乌合之众的定义,就是指因为某些共同利益短暂集合到一起,失去理智的一群人。勒庞说:“在群体之中,绝不存在理性的人”,在他看来,所有的群体都是丧失理智的,他们容易被感性情绪牵引,做出疯狂的举动。他将群体看做一群完全没有思考能力的傻瓜。  类似的观点在书中还有很多,这是它引起争议的地方。但考虑到勒庞创作该书时的法国大革命时代背景,你也就理解了他的想法。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混乱时代,没有福利机制和安全保障,人民自然陷入一片恐慌与不安之中。你也许会问,既然书中观点略显过时,那么还有读的必要吗?告诉你,十分有必要。矛盾无处不在,即使身处现代化的文明社会,勒庞发现的问题依然无时不刻地出现。  2、《梦的解析》  作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人为什么会做梦?在弗洛伊德之前,“梦”始终是各个领域的不解之谜。人类无法解释梦的来源,甚至将做梦列入神学领域进行研究。直到这本书的出现。它被古今学者誉为心理学领域精神分析的开山之作。弗洛伊德在书中提到“梦是欲望的满足”。梦通常是围绕人的潜意识展开,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被满足的愿望与诉求,会化为潜意识在夜里进入梦境得到释放。由于梦是日常欲望的随意拼凑和整合,因而经常带有荒诞和玄妙的色彩。就像很多人曾梦见过死亡,你无须恐惧,也不必紧张。它只是预示着你渴望改变目前的某种现状,也许是一段关系的结束,你会因此获得转变与重生。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解析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对梦的认知,架起了梦境和潜意识的桥梁。从此,人类打开了剖析自我精神世界的大门。  3、《自卑与超越》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什么是自卑?  阿德勒给出的定义是:当一个人面对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自卑,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情绪。  在我的认知里,自卑会导致两种情况:一是,由于自卑而一蹶不振,陷入精神抑郁;二是,由于自卑而不甘堕落,从此奋发图强。在面对自卑这个问题上,绝大多数人习惯于用逃避去掩盖自卑,结果往往就陷入了第一种情况。而这本书恰好可以帮助你在这种感同身受中拯救自己。  你为什么会自卑?如何和自卑相处?如何超越自卑?所有这些关于自卑的问题,阿德勒都给出了他最为独到的见解。我认为,战胜自卑也就意味着战胜自我。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角逐,是一次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一个自己向自己学习的过程,更是另外一次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  4、《影响力》  作者:罗伯特·B·西奥迪尼  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一个顶级骗子,那他很有可能看过这本心理学神作。在这本书中,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这些顺从行为的背后,他认为存在着6大基本原理: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奥妙,作者用一个个日常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例子替我们一一阐述。 为什么超市总喜欢提供“免费试用”?为什么行骗高手们总是以换装作为一种行骗手段?为什么我们明明不喜欢某个人,却对他提出的要求无法拒绝?在他的细致讲解下,我们发现,原来每一次顺从行为都有它清晰而又独特的逻辑,原来影响力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对他人发挥效应的。我认为,《影响力》这本书不仅能提高你的个人影响力,也能让你在面对他人影响力的时候,从容有效地应对。它就像一面透视镜,从中你能窥见最本质的自己与他人。  5、《逃避自由》  作者:埃里希·弗洛姆  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人们会拒绝自由,逃避自由?这本书讲述了文艺复兴之后,实现了精神独立的西方人民,由于集体归属感的丢失而倍感孤独与不安。于是他们以牺牲自由为代价,重新投入了集权主义的怀抱。心理学大师弗洛姆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一现象给出了分析:一个人要想更好地适应社会,他必须放弃自我本身,努力成为别人期待的模样。独立的个人无所依托,很容易就会陷入孤立无援之中。因此,他们希望通过依附权贵去逃避得来不易的自由。我认为,与其说这是逃避自由,不如说是逃避孤独。因为害怕孤独,所以变得焦虑和无所适从,不得已将自由交付出去以获得安抚。然而这并不能帮你重新找回已经丢失的安全感。弗洛姆在他那个年代就已经看透了现代人的纠结状态,他对人性和自由的洞察,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依然闪闪发亮。我相信,每一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对自由这个熟悉不过的词产生全新的认识。  6、《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作者:劳伦·斯莱特  除了能帮助你更加了解自己,改变生活,心理学常常有突破人类常识的发现。这本书收录的是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心理学实验,也是我眼中,最具颠覆性的十个实验。比如说“认知失调”实验,它揭示了一个被大多数人忽视的现象:当人遇到无法接受的事情,当人遇到无法接受的事情,往往能找到一种不合常理的解释来说服自己。这个试验以教会的名义,用神的口吻向一群虔诚的信徒预言:某日某时某分大洪水将会席卷一切,唯有到达指点的地点才可以得救。 然而当虔诚的信徒们抛弃一切赶到时,洪水却没有如约而至。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有两种反应,一是发现自己坚信不疑的教会欺骗了自己;二是对神的信仰轰然坍塌。但是这些信徒却找到了第三种解释:洪水没来,是因为他们的虔诚感动了上帝,上帝宽恕了人类。神奇吧!实际上,当你带着这个视角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认知失调现象到处都是。  7、《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作者:卡伦·霍尼   神经症是什么?这种病并不是精神病,而是一种社会病,一种时代病,主要症状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 如果你有上述症状中的任意一条,我都强烈建议你赶快来看这本书。这本书最神奇的是,作者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已经发现这种从残酷冷漠的商品社会中滋生出的心理病。而且她直接揪出了这一病症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 我们内心存在一个“假我”,当我们面对生活的压力、当我们想要逃避现实时,我们都会用这个“假我”来替代“真我”去面对。随着我们越来越依赖这个“假我”,它就开始压迫着“真我”,让“真我”无法成长。当扼住“真我”脖子的那根绳子越来越紧时,你就再也想不起,内心中曾经还有过这样一个“真我”…… 所以我建议你看这本书的时候,也审视一下:现在的自己,是“真我”,还是“假我”?  8、《写给无神论者》  作者:阿兰·德波顿   这本书的角度非常独特:它把宗教中,关于神的部分去掉,分析了人文关怀的部分,以及如何用非宗教的手段,抚慰心灵,走向内心的宁静。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认为,现代生活中我们,已经不再需要等待神下达他的旨意了。我们人类自己,一样可以获得心灵的救赎。无论神存不存在,人类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9、《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作者:M·斯科特·派克  对这本书的评价就四个字:相见恨晚!这是一本非常有诚意的心理学经典,作者本人是一名杰出的心理学医生,这本书是用他一生的从业经验和案例写成的。它曾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连续20年,盘踞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少有人走的路”是什么意思呢?大多数人关注的都是如何寻找现实世界的道路,比如如何选择男女朋友?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工作平台?少有人走的路,指的是一条通往我们内心的道路。这条路,很少有人关注。这是一条心智走向成熟的道路。如何走向心智成熟?即从“幻想的自己”中走出来,摆脱恐惧和懒惰,直面人生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启发我们的心智,激发我们的勇气。而为解决问题付出的努力,能使我们的思想和心智走向成熟。  10、《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  作者:弗洛伊德   到底什么是性变态?为何女人越“坏”,男人越爱?我们对于性对象的选择会受到哪些影响?  本书是弗洛伊德在人性与人类行为动机方面主要研究理论的扛鼎之作。其中对男人恋爱的畸形心理,性无能的原因,以及处女的谜样含意,都有极精辟的分析……可谓是为人类的性启蒙教育打开了一扇亮窗!读起来令人恍然大悟又回味无穷!  11、《心理学与生活》  作者: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这本书是心理学入门的基本书籍,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 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如果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12、《当尼采哭泣》  作者:欧文·亚隆  欧文·亚隆流传最广的经典之作!当名医遇到哲学超人,演绎出心理咨询的诞生过程,是初级心理咨询师推荐必读书目!  本书如诗般的语言,理性缜密的思辩,情节充满悬疑,高潮迭起,结局却出人意表。书中的三句经典名言:①任何不曾杀死我的东西,让我更强壮;②生活的愉快的关键,在于先去选择必要的东西,然后去热爱所选择的东西;③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