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行为才算得上是强迫症?

2020-03-21 09:21:25 松果小编
今天聊聊强迫症。 事情的起因是:有一个朋友A复工之后变成了“洁癖”,她把去单位的流程详细分成了无数块:去单位途中、进门扫码、测体温、出示工作证件、拿钥匙打开办公室的门、用手触到门把手、坐在工位上……如果当天A带了一次性手套,那么消毒的环节就简单了:手机+门把手。如果没有手套、赤手空拳,A的感受就是,从出发去单位到在工位上坐定,这些细小的环节都由无数个病毒组成,非常可怕。 A对我描述她的感受:“非常可怕”,我觉得这个表达太模糊,鼓励她说说看,哪些环节、哪些感受、如何可怕、为什么是“可怕”。于是,A完完整整地述说了那些可能沾上病毒的细节:路上掀开口罩抽烟的中年男人;口罩掉到嘴巴上、大声粗嗓催促孩子的女人;被无数人轮流使用过的登记册和签字笔;容易沾病毒的门把手;还有其他同事身上穿的羽绒服,带着毛茸茸领子随手一脱,搭在旁边的椅子上。 我问,这么多的细节,怎么做会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 A的办法是:消毒。不停的消毒。双手,门把手,钥匙,手机,电脑键盘,身边的地板,鞋底……一把小小的喷壶,装上兑好的84,每天呲……呲……呲…… 听上去消毒非常的到位,安全防护做的非常好,但是环节太多,我怕她焦虑,于是鼓励她在把这些环节捆绑在一起,集中消毒,让她想象从去单位的路上到在工位坐定,这个过程中所有可能沾染上的病毒,其实都集中在钥匙、手机、门把手、鞋子上——这四样东西恰恰就是最容易沾染病毒的呀!消毒的时候就方便了,把手喷一喷,鞋子喷一喷,钥匙手机等个人物品放在一块集中一喷——这下,心里就没那么多琐碎的小剧场了。 好不容易度过这个容易焦虑的阶段,A突然问:“我这是不是属于强迫症?” 是或不是,等下解答。 关于强迫症,再说一个我在地铁站看到的例子。地铁站出入口贴的有黄色的长长路线图标,有直角、带拐弯儿那种,中间是凸出的条纹。按照我们的第一印象,乍一看,觉得这可能是服务于有视力障碍的朋友。某天我出地铁站,看到有一个人专门走在这条黄线上,认真且执着,每一个拐弯的直角都不放过。身边有朋友问:“这应该是强迫症吧?——明明随意走一走都比走那条线要近啊!” 这是我们对强迫症的初印象:固执,重复,总是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他们一遍一遍的洗手,一遍一遍的锁门,一遍一遍的只走那一条路。总之,他们不一样,所以他们可能是强迫症。 其实,这些统统都不是强迫症,最多是比我们追求完美,或者说,比我们更喜欢把自己逼到一个角落,然后画地为牢。 真实的强迫症是一种追求完美的表现,主要是在两方面:一个是行为强迫,一个是观念的强迫。就是在某一个方面,想法上,观念的想法追求绝对的完美,想某些事情,就是反复的想,老想追求一个最完美的解决方法,或者说是行为上追求一种绝对的安全。反复的洗手,反复的抹那些东西,反复的收拾房间,这些还构不成强迫症。构成强迫症还得具备另外一个条件,就是在这种强迫观念发生的同时,或强迫行为发生的同时,还必须发生一个反强迫,他认为这种观念或这种行为不正确,来阻止这件事的发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发生两个同时发生,两个不能聚集起,也不能够统一起来,这个时候我们把它叫做强迫症。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上楼梯的时候只上单层:1、3、5……如果这层楼梯有10个台阶,虽然心里实在很不舒服,实在不能踩第10层(双层台阶),但TA还是上去了,那TA就不是强迫症。 一个人上楼梯的时候只上单层:1、3、5……如果这层楼梯有10个台阶,走到第9层的时候,TA心里实在不舒服,想踩上去却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把脚迈出去,好像身体不受控制一样。TA只想走单层,但是TA也知道,“只走单层”这种想法毫无道理,根本没必要,上个楼梯而已,脚只要一迈出去就完事儿了,为什么一定、只能是有第11层才能继续往前走呢? 可是,TA就是动不了。——这就是强迫症。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