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顺利度过11-16岁青春期逆反期?

2019-04-30 14:15:44 松果小编
青春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一个重要时期!年龄范围大约为11、12-15、16岁,大体相当于初中阶段。经历过这个时期的发展,个体的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都日趋成熟。 青春期属于人生一个很特殊的时期。是由于这个期间的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是非常复杂、充满矛盾的。又称为“困难期”、“危机期”“第二反抗期”。这阶段主要的特点是身心发现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 青春期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在身体外型和生理机能的急速变化,他们的体貌特征开始接近成人。在成长加速中各生理机能迅速增强,使他们的机能发育也开始走向成熟。其中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的完成! 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而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而这发展中的矛盾,是人生必经的矛盾冲突,是青春期的少年儿童不能回避的最基本的矛盾。 成人感使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强烈起来,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而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依然希望得到成人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青春期儿童会出现心理的闭锁性,使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主要是不向成人袒露,这也是因为成人感和独立自主意识所致。另外还有他们觉得成人不能理解他们,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又增加其闭锁性的程度。但是,与此同时,诸多的苦恼又使他们备感孤独和寂寞,很希望与他人交流、沟通,并得到他人的理解。这种开放胸怀的愿望促使他们很愿意向同龄朋友推心置腹。其实他们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向自己认为可信赖的成人朋友谈吐心声。 另外青春期的儿童通常要表现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如果获得成功或者良好成绩,就会享受优越感和成就感。如果遇到失利或失败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这两种情绪体验其实常常交替出现,一时激情满怀,一时低沉沮丧。 青春期的认知能力发展也是相当迅速的,无论在记忆还是思维方面都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值得一提的是,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大概包括以下内容: 1.自我意识的发展 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进入青春期后,与身体迅速发育相比,心理发展还很滞后。这种矛盾给初高中左右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多苦恼,使他们的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 ☆自我意识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 成熟速度(早熟或晚熟)很容易影响青春期孩子对自我形象的认识。青春期孩子自我认识的兴趣首先表现在关注自己身体形象上,强烈地渴望了解自己的体貌,如身高胖瘦、体态、外貌品味,并喜欢在镜子中研究自己的相貌、体态,并注意服装仪表和风度,注意别人对自己的打扮反应,会因为某些不甚令人满意的外貌特点产生极度焦虑。 ☞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中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一直影响着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在群体中社会地位以及自尊等情感的认识,并逐渐影响着自我的评价。 ☞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青春期对自我的认识还表现在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与自我情绪情感的过分关注上。他们一般会把自己想像为“独特的自我”,把周围人视为“假想的观众”,似乎这些假想的观众随时随地都在关注、观察着自己这一独特的自我。常常主观地把自己的自我欣赏、自感不足等都投射到周围人身上。这份过分夸大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现象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自我中心倾向。 2.青春期情绪变化的特点 ☞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 青春期孩子的情绪表现,有时相当激烈、粗暴甚至失控,有人用“疾风暴雨”来形容。成人或常人认为平常的是是非非,却在他们那里引发出高强度的反应。有时他们的情绪高涨,热情洋溢,有时又会消极低沉、孤独压抑。这些烦恼和激情是他们自己难以控制的。如果消极情绪转化为心境,会使他们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的情绪背景中。在这种心境和情绪背景的条件下,遇到不满或不平之事或者遇到挫折、对抗,很容易爆发突发式的情绪,尤其是在父母面前更容易失控。虽然在平静下来时也会感到后悔,但又常会复发。作为父母的话,要善于体谅他们的情绪状态,体谅他们目前的困境,不要“硬碰硬”,要善于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渡过青春期这段暴风雨的难关! ☞青春期的躁动 随着第二性征和功能的发展,出现了对异性好奇和接近异性的欲望,但又由于环境和舆论的限制,这种朦胧的好奇心和欲望感不得不被压抑,使之往往处于莫名的烦躁与不安之中。这是青春期的一个突出的困扰问题。他们要面临性骚动带来的欲望,又要面对压抑,还要在他人面前进行掩饰。如果在与异性的关系中某种行为受到指责和非议,他/她们还要常常经受压力。因此常常为此而经受烦恼、压抑和烦躁。在家庭中常因为这类事情而发生矛盾,或严重冲突,乃至引发离家出走的事件等! 3.进入第二反抗期 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是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外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独立! ☆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硬抵抗。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 ☞软抵抗。表现为漠不关心,冷淡相对。 ☞反抗的迁移。有时也迁怒于其他成人 ☆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 ☞从生理方面来说,由于身体的加速成长,生理的迅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了“成人感”---自以为已经成熟。但又因为发展的不平衡,他/她们在知识、经验、能力方面并未成熟,只处于半成熟状态。这就造成其成人感与半成人感现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造成反抗期的主要原因。 ☞从心理方面来说,由于自我意识的飞跃发展,使他/她们进入“心理断乳期”。在心理上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要以独立的人格出现。但因为发展的不协调,他们的心理能力明显滞后于自我意识,从而呈现难以应付的“危机感”。 ☞从社会因素方面来说,进入中学以后,学校环境和教学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更高的要求,就势必激励他们产生“长大成人”的责任感。另外,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非常注重自己在同龄人群中、在朋友中的地位,他/她们力求找到知心朋友,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和尊重。为此,他们要力争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格。当自主性被忽视或者受到阻碍,人格伸展受阻时,就会引起反抗。 其实反抗期的出现是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发展的必经途径。对这一现象应给予客观的正确的认识,更需要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一人生中的特殊的转折期。 4.青春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同伴关系 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出先疏远、后接近的行为模式。处于青春期的异性开始对异性逐渐产生了兴趣!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对于异性的兴趣确实以一种相反的方式来表达,表现出漠不关心、轻视对方甚至以一种不友好的方式攻击对方。到初中后期及高中,男女之间逐渐开始融洽相处,但一般都不将对对方的情感表露出来,多数成为一个人永久的秘密。 ☞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特点 青春期儿童通过反抗期走向自主自立。进入初中以后,以父母为榜样的态度不再继续,代之为看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对父母的依赖交减少了,而反抗情绪却增加了。同时由于自身洞察力与对他人认识能力的发展,能够从人的整体人格对父母的优缺点进行全面的评论,认为父母虽然有缺点,但还是应该受到尊敬的。 ☞青春期孩子与教师关系的变化特别 在小学儿童的心目中,教师还有着权威的地位。但到了初高中揭短,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不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老师,他们开始对老师品头论足。初高中生所喜爱的教师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热情和蔼、关心学生、知识渊博、讲课风趣等。对所喜爱的教师所讲授的科目,他们会努力的学习;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所讲授的科目很容易持排斥的态度。 ☆如何做好青春期的心理卫生? 需要对青春期孩子进行必要的性教育,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使他们认识到人体正常的发育现象,消除神秘、好奇、不安、和恐惧感,来应对这个人生的特殊阶段! 另外要引导男女之间的集体的、广泛的健康交往。对于早恋,宜“梳”不宜“堵”。教育孩子要从一生幸福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使孩子们自己认识到,花儿来得早,凋谢得也早。避免采用过激手段,引发不良后果。 应该加强正面道德、理想和青春期教育,为他们创造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条件,帮助他们顺利的度过青春期! ☆如何尊重青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反抗期? 第二反抗期有很多的特点,也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又与少年儿童的教养条件、所处的环境与遇到的各种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儿童青少年顺利度过这一人生的艰难期。 要想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人生这段特殊的艰难期,父母需要正视青少年儿童的反抗期。 反抗期是青少年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成人感出现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作为父母的话,一定要正视这一现象,千万不能不知所措或者陷入与儿童的矛盾之中。如果将自己作为矛盾的一方与孩子纠缠不清的话,会使问题复杂化,甚至严重化。 父母要正视反抗期中矛盾的焦点在于: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虽然暂时不具备成熟的心理条件,但具有成人意识!而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表现在父母只注重孩子半成熟的一面,而忽视了子女的成人感这一不可忽略的发展事实。父母应该正视的现实是,到这个时期父母不能把再把子女作为支配的对象,子女也已经不再依从于父母,而成为独立的自我了! ☆父母帮助青少年儿童顺利度过反抗期应该把握哪几个要点? ☞在反抗期到来之前要做好思想准备。注意调整与他们的关系和改善对待他们的态度,为正确对待青春反抗期做好准备和铺垫 ☞尊重其独立自主的要求,尊重他们的隐私权,遇事多同他们商量,倾听他们的意见。 ☞以朋友相待。和他们建立起朋友式的友谊关系,能够交流思想,吐露心声,进行良好的沟通,以朋友的关系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引导。 ☞引导孩子正确地接纳自己的变化,正确对待自己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青春期少年儿童的情绪变化强烈,带有冲动性,并且不善于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出现抑郁、焦虑、愤怒等消极情绪时,应教会他们积极的应对方法。如纠正他们非理智的观念、心理咨询、参加文体活动等来转移注意力,对自己进行积极心理暗示,理性面对情绪的周期性变化等! 希望以上的分享不但能帮助处在第二反抗期青少年儿童的父母们,也能让青少年的孩子们看到文章之后对自已所处在的青春期这个人生的特殊阶段有所了解、认识,顺利的走过青春期这段风雨艰难的日子,拥抱上帝预备的美好的生活! 愿慈爱的上帝亲自引领祝福你!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