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不是爱,我要求你,是我需要你来满足我。

2019-04-22 13:56:03 松果小编
1. 小a的男友认为他跟小a在一起后变得没有上进心、不想挣钱、不想承担责任。他希望小a有责任心,不要那么贪玩,不要经常出去喝酒,像一个女孩子多学学做饭,要把钱花在恰当的地方,要坚强一些,不要那么爱哭。 小a的男友把自己的动力不足,归咎于小a,我想这样的做法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归结于一句话“都是因为你....”同时男友把他自己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和愤怒,寄托在小a身上,变成对小a的期待,以此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男友没钱,希望小a恰当花钱,男友不能承担责任也不够坚强,希望小a像个女孩子能够照顾他,同时希望小a坚强一些承担责任。男友自己没有上进心,希望小a不那么贪玩,上进一些。 恰当的要求使人身心愉悦,双方彼此互相满足。满足对方要求是爱对方的表现,而爱≠要求。过度的要求会吞噬对方的内心生存空间,过度要求的长期叠加使人窒息。 涉及到关系,不得不谈的是尊重。关系间涉及双方甚至多方,你是你,我是我。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天生存在的,维持关系平衡的关键在于:尊重彼此的差异性,而非修改他、贬低他、否定他。 经常提出要求的人,具有一定吞噬性。把原有的个性一点一点剥掉。个性作为生命的特征,这种做法无疑为去生命化。 去生命化的关系特质在于:关系间一方为主人,另一方为奴隶、附属品的倾向日渐增长。关系从平等、尊重的平衡关系慢慢滑向主次的失衡关系。 2. 小c的妈妈告诉她,她现在不小了(24岁),要趁现在赶紧找一个条件不错的对象处着。不要找像她爸爸那样的,工薪阶层没什么钱。趁她现在年轻,还有资本抓紧机会,不然以后年纪大了,就是别人挑你而你没资格挑了。女孩子也不要花太多心思在别的地方,好好的嫁个好人家才是真的。妈妈老了以后就靠你了,我们只生了你一个,所以养老这些你还是得找个经济条件好的。 小c的妈妈对自己的年纪有所焦虑,认为年纪大了就没资格挑选,故希望小c趁现在有资本时抓紧机会;小c的妈妈没什么钱,希望小c找一个经济条件好的;小c在养老上有所担心,希望小c花心思找个好人家。 关系间的要求在于一方向另一方提出某个要求,希望对方满足自己。 也许小c的妈妈想要告诉小c的是没钱后生活的艰辛,而她只重点强调了要经济条件好的。在小c内心,经济条件好的就成为了一个标记,要么听话如此照做,着眼于经济条件好,而忽略评估共同生活的其他条件。要么反叛和妈妈反着干,找一个经济条件与父亲差不多的。小c的妈妈的话没有说得足够清楚,歧义性就此衍生。 关系越是亲近说话越是小心伤害彼此,讲清楚自己真正想说的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意所以对方所说的话语越发具有影响力,渗透他的身心骨骼。 一个没说清楚,由于关系亲近于对方的影响力,在另一方理解起来无异于施加言语暴力。这种暴行不比暴打一顿来得轻巧。 比如:内心坚信的某个信念,对自身有一些深切的影响却不能背弃此信念。 正如挣钱这个事儿,如果挣到足够的钱被称为“优秀”。那么挣不到钱就成了不优秀、糟糕。换言之,希望子女挣很多钱的父母,子女能够感受到这部分父母对“有钱”的肯定。 子女内心深处的困惑:挣多少算有钱?我有钱吗?钱比我重要吗?等疑问滋生,从而看似对钱有所困惑,实则子女对自身在父母处的价值感非常薄弱,这种价值感的薄弱,对子女内心进行暴打:在生活中对钱财格外注重,添增苦扰。 要求不是爱,要求是要求方匮乏的补位替代品。 要求不等同于爱,它却以爱的名义出现。 要求背后:爱、恨、感觉、欲望、想法等在那刻汇聚以要求的面目出现,被要求迷惑,将局限自身对关系的体验感。 关系中交换彼此重要的感觉是必要的,交换的过程会以要求的面目对彼此提出邀请。而要求后伴随着匮乏,满足他人的要求就成了填空题。 有的题填空一时,有的题填空一世,填空的时间越久,自己的时间越少。以满足他人为主,还是为自己为主,在此就显示了不同的目的性。 以满足他人为主的填空题,口头禅为:为了你... 以满足自己为主的填空题,口头禅为:因为自己... 前者越来越匮乏,后者越来越轻松。 明确自己对自己的责任,这是进入关系的先决条件,也是维持关系的必要条件。 作者:宋杨 (本文图片引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立刻删除)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