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就发挥失常,这是为什么?

2018-04-23 23:34:30 松果小编
又到了考试的季节,学生,老师,家长,都到了最后“决战”的时刻,考前减压也提上了日程。为什么要减压呢?为了避免“一考试就发挥失常”。 有很多小伙伴反应,看到试卷就觉得脑中一片空白,会做的题目也不认识它了,越是大考,这种情况越明显。 这是为什么呢?  害怕成功。这是最简单粗暴的原因。 说起害怕成功,本人就是典型一个,我读中学时曾经为了降低自己的班级排名,估计降低自己的总分。这是意识层面的害怕成功,因为自己的自我实现预言认为自己是不应该考第一名的,就是说“我不配考第一名”,所以,偶尔意外的得了第一名,很不适应,就有意将自己的名次降低。这是我中学时真实发生的事情,属于意识层面,很多时候,这个过程在无意识层面完成。比如说一名学生,基本上会稳定的考第几名,上下浮动很小。如果一门课考的差了,另一门课就会超常发挥,保持总分的均衡。这是潜意识调整我们的行为,达到我们的“自我实现预言”。如果一名学生,各门课程知识掌握的都很到位了,每次考试都考不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说明他的“自我实现预言”自己就是一个“差生”,无法接受自己“优秀”的标签。 攻击父母。这是最自残的原因。 在一个班级里,总有一个“差生”群体,他们其它表现可能很不错,就是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做家访会发现,他们中很多人与父母的关系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孩子不喜欢哪个老师,哪门课的成绩往往比较差。我们可以说这是恨屋及乌的结果,更可能是,这个孩子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攻击:我就是用学不会否认你的价值,让你挫败!孩子对父母的攻击更隐蔽一些,他们总是很精准的感觉到父母在乎什么,如果父母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忽略孩子其它方面的需求时,孩子有可能采取这种自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避免面对自己的不完美。这是最自欺欺人的原因。 青春期的孩子有种“世界在我脚下,我是无所不能的”全能感。于是他们追求完美主义,很不愿意面对现实的限制。“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我记得我小时候还交过白卷呢,因为思路混乱,作文写不出来了,宁可交白卷也不愿意胡乱拼凑一些。总幻想自己可以驰骋天下的“英雄”们在“考试”这个现实考验面前卡了壳?怎么办?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太痛苦,不如,“都是因为粗心才没考好!”“都是因为状态不好,没发挥好!”就像我们成人的拖延症一样,不去做,永远不会证明出自己不完美。永远有种美丽的幻觉:“如果……,就完美了!” 老师和家长该怎么做? 给“考试”减负:不把考试当做孩子的唯一。 现在的毕业班教室里,最显眼的应该是“中考”(高考)倒计时的标牌了,学校里会尽一切可能“造势”,动员学生和家长提高重视,只有考试是重要的,是之前所有学习成果的检验,就是说,考不好,以前所有的努力都是0!这次考试,成为了一名学生所有价值的检验,考试成绩也成了他们整个人的价值的标签!多可怕啊,如果一个孩子从小价值感建立不足,会觉得自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通过考试才有,这得产生多大的恐慌!实际上,这个考试只是检验一下一个学生知识的掌握量而已,无关一个人的价值和人生。老师和家长最好适度的看待考试这个指标,把那些附加的意义都去掉。给考试减负,只是一场考试,对孩子漫长的人生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给孩子经验,建立多元价值体系。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因为高考失败而自杀?因为考试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人生,除了考试成功,他感觉不到自身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北大心理师徐凯文谈到北大学生的“空心病”,指的就是这种,除了考试,其它的价值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的孩子,他们高考成功顺利进入北大后,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称之为“空心人”。在应试教育下,如果家长和老师过度强调考试的重要,忽略孩子其它方面的养育,孩子的价值体系容易出现问题,一个觉得自身没有价值的人长大成人后会遇到很多问题,我想很多父母到如今还深受其苦,才把希望都寄托到孩子身上。 给“失败”正名,即使错了也没关系。 学生害怕考试,归根到底是因为害怕考试失败,害怕面对老师的冷眼,家长的失望,陌生人的嘲讽。孩子都是自以为中心的,如果父母非常在意孩子的失败,觉得孩子失败是他的错,那么孩子会觉得失败是不可原谅的,将要面临巨大的惩罚,整个世界都会将他抛弃。这种恐惧没有人能承受得了。只有家长和老师轻松面对孩子们的失败和错误,认为错误不可避免,完美是不存在的。即使孩子做错了,考差了,也不会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孩子才能觉得考试只是一件平常的事,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只要随心做即可。 临近考试学生如何进行心理保健? 拉宽时间视野,考试只是人生中一件很小的事情。 拿一张白纸,画一个自己的人生事件图谱,从0岁到70岁,把有记忆的事情按照时间标注在自己的人生图谱上,把未来想要做的事也按照时间标注在图谱上。图谱的最后,写上自己的墓志铭。用红笔标注眼前这场考试,看看它对整个人生图谱到底有哪些影响。你愿不愿意在自己的墓志铭写上:“xxx因为高考(中考)失败自杀,埋于此。” 认识自己的价值观,找到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 拿出一张白纸,放在面前,写出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五样东西。然后,生活发生危机,你必须舍弃一样东西!然后,舍弃第二样东西!然后,舍弃第三样东西!然后,舍弃第四样东西!这个游戏有点“残忍”,得把自己深爱的东西一样一样舍弃,然后剩下最后一样,看看它是什么?留下的这一样,就是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东西。然后把它与目前的考试相对照,看看考试和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关联性怎样。 成人礼,与父母告别,开始自己的人生。 拿一张白纸,这次我们玩一个“再选自己父母”的游戏:在纸上写上“再选xx的父母,父亲:……母亲:……”把脑中第一个想要当自己父母的人名字写上就可以了。然后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选他们呢?了解自己对自己父母不满意的地方。尝试以平等的视角看待父母的缺点和错误,认识到他们也是普通人。向父母告别,告诉他们自己已经长大成人。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