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反复催促孩子他都不动呢?》
2020-04-09 07:55:05
松果小编
《为什么反复催促孩子他都不动呢?》
有朋友在私下里面向我提问,五岁的小男孩每天晚上都要催促很多遍,都不愿意去刷牙,这是什么一个情况呢?其实看上去我们的家长朋友们经常会为类似这样事情而感到焦虑和担忧,不光是刷牙这件事情,有很多孩子让他洗澡也经常拖延不去,做作业也是这样的,所以为什么我们的孩子经常一件事情明明很简单,应该是他自己该去做的事情,可是却经过反复催促,他都不愿意去做而要拖延呢?我想家长朋友们肯定有很多人都为此感到不解,那我想今天我就在这里进行一个解答,让大家知道究竟为什么孩子总是要拖延本应该由自己去完成的事情呢?
【案例解析】《为什么反复催促孩子他都不动呢?》
我在这里面要跟大家再次强调一遍,0到7岁的小朋友,他们的感情脑是远远重过理性脑的,也就是说0到7岁这个时期这个小朋友,他们做事情更多的是考虑开不开心,快不快乐,而不是应不应该或者是对不对。这件事情是我在之前每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个案例当中都经常会跟大家提到的,在今天又反复地跟大家强调一遍,所以当孩子不愿意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或者拖延于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一定都是出于这件事情给他带来了不好的感受,你会发现孩子去看动画片,玩游戏,跟小朋友们一起玩他一定不会拖延,他一定会非常积极的参与。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也是一样的,我们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说跟自己心爱的女生约会,那你一定不会拖延,可是如果让你去做一些让自己不太喜欢做的事情,比如说繁杂的工作,那你多半也会拖延,领导也会反复的催促你,但是你好像就是不愿意去触碰。所以这大概我们成年人也是有的。所以心理学家认为三岁的小朋友,他的心理复杂程度已经不亚于成年人,所以当我们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事情放到自己身上来思考和觉察一下,如果是我,我会愿意积极主动的去完成这件事情吗?所以如果 刷牙洗脸洗澡,类似于这样的事情给孩子带来的是不愉快不开心的感受,那么孩子肯定就会在这件事情上进行拖延。反而我的女儿,大家都熟悉的小雨点儿,她从来都不会拖延于不刷牙不洗脸,原因就在于我们从来都没有让这件事情让她感觉到不开心和不愉快,给她带来不好的感受。那在这里要再次提醒所有的家长朋友,催促只会让孩子收到你的焦虑,当我们跟孩子反复说快一点快一点的时候,孩子收到的一定不是快一点这三个字所要表达的意思,他收到的其实就是父母的焦虑,通过我们的催促,我们的焦虑转移给了孩子,而在焦虑的状况下,孩子一定会更加拖延于做这件事情,所以在这里提醒一下父母们,我们完全可以用一个非常好玩的技巧来做一个调整和改变。那就是把我们命令的口气变成尊重的口气,那怎么样能够把命令换成尊重呢?那就是让我们把祈使句换成疑问句。快去洗澡,快去刷牙,这就是祈使句,是命令的口气,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喜欢被命令。但如果我们能够换成疑问句,就是宝贝,已经很晚咯,那你准备几分钟以后去刷牙呢?15分钟呢还是六分钟呢?是的,当我们换成疑问句之后,孩子就能收到我们对他的尊重,因为每一个人都只会为自己的计划和决定负责任,而这个提问当中还有一个小技巧,那就是我们给孩子设定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的就是一个时间选择的框架,那我们问孩子的是,你准备几分钟去洗脸刷牙,而不是去问他,你要不要去洗脸刷牙呢?如果你问他要不要刷牙,他就有可能会选择要或者是不要,那我们要在这里提供一个框架,也就是说孩子在我提供的选择选项当中选哪一个,我认为都是ok 的。所以他一定没有办法去选择不要去刷牙,而是选择几分钟之后去刷牙,所以我们的这个小技巧就是要问到,你打算几分钟之后去刷牙呢?是五分钟还是六分钟呢?你会发现孩子选择五分钟也好,六分钟也好,都是ok的,甚至他选择十分钟也是ok的。那你接下来就告诉他,好的,非常好,我相信宝贝一定会很好的去执行自己的承诺,那等一下妈妈就会提醒你好吗?那我们用这样一种方式就能够给到孩子很好的尊重,所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把命令换成尊重,祈使句换成疑问句,你学会了吗?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相关推荐